乾隆按了按眉心,对着刘墉缓缓开口:“是哪家姑娘被联姻了?” 朝堂之上,近日边疆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这联姻之事,背后牵扯的弯弯绕绕,乾隆心里明白,却仍需从刘墉口中确认详情。
刘墉躬身,不疾不徐回道:“皇上,您可还记得当初微服私访,遇见那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您随手认作义女,还给了封号的小燕子?” 这话一出,乾隆神色猛地一凛,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当年微服时的画面。
彼时,乾隆为体察民情,带着和珅、刘墉等人微服出京。行至江南小镇,恰逢遇小燕子。她身着粗布衣衫,却浑身透着灵动劲儿,在街边与孩童嬉笑玩闹,见到乾隆一行,也不怕生,大大咧咧凑上来,问东问西,说自己最羡慕自由的鸟儿,还缠着乾隆讲京城的事儿。乾隆被她的率真打动,一时兴起,认作义女,赐了封号,想着不过是给这民间女子一段机缘,往后也难有交集,却不想如今……
“竟、竟是她!”乾隆猛地站起,龙案上的奏章都被带得轻晃。他想起小燕子那笑起来亮晶晶的眼睛,还有说要像燕子一样飞遍天下的话语,怎么也没法把她和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联系起来。“快说,究竟怎么回事!” 乾隆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急切与震怒。
刘墉赶忙将前因后果细细道来:“皇上,如今边疆战事吃紧,朝堂上一些大臣,妄图借联姻稳固势力、讨好边关大将莫柏。他们西处物色女子,不知怎的,打听到小燕子是您义女,虽无皇室血脉,可顶着这层名分,用来联姻,既能彰显对莫柏的重视,又能让莫柏欠下朝堂人情。于是,便暗中运作,拟了旨意,送往小燕子家中。”
乾隆越听越怒,猛地一拍龙案,“荒唐!朕的义女,岂容他们这般当作棋子摆弄!” 和珅在旁,见乾隆动了真火,忙上前劝:“皇上息怒,此事或许还有转圜余地,先把来龙去脉查清楚,再做定夺。” 乾隆缓了缓气息,眼神却依旧冰冷,“刘墉,你速速去查,究竟是哪些大臣参与其中,朕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胆子,敢拿朕的义女做文章!”
且说小燕子这边,自接到那道如同催命符般的圣旨,整个人都懵了。她本在自家小院,和邻里孩童嬉笑玩耍,突然闯进的官差,宣读圣旨时的冰冷声音,像一把重锤,把她的世界砸得粉碎。父母哭哭啼啼,她却咬着牙,没让眼泪掉下来。“我不信,皇上当年认我做义女,不是为了把我推进火坑!” 小燕子攥紧衣角,心里又气又急,可面对皇命,一介平民,又能如何反抗?
迎亲队伍来的那日,小燕子坐在花轿里,听着外面的喧闹,只觉得讽刺。她想起当年乾隆给自己封号时,说 “这天下,该有更多自由欢笑的声音”,可如今,自己却要被送去联姻,成为权力博弈的工具。花轿晃晃悠悠,她的心情也沉到谷底,可就在经过一处街角时,她听到熟悉的声音。
“停轿!” 是刘墉的声音。小燕子心里一阵慌乱,又隐约带着期许。轿帘被掀开,刘墉的脸映在眼前,“格格,皇上己知晓此事,特命臣接您进宫面圣。” 小燕子瞪大了眼睛,泪水瞬间涌了出来,“真、真的吗?皇上他……” 她又惊又喜,忙不迭下了花轿,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进宫面圣时,乾隆看着小燕子,想起当年的活泼劲儿,再看如今满是委屈与惶恐的模样,心中愧疚更甚。“朕来晚了,让你受委屈了。” 乾隆轻声说。小燕子“噗通” 跪下,哭着说:“皇上,奴婢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可不想就这么被送去联姻,奴婢还想…… 还想像当年那样,自由自在……” 乾隆扶起她,沉声道:“有朕在,没人能逼你做不愿做的事。那些妄图算计你的人,朕定不轻饶。”
很快,朝堂上掀起一阵风暴。乾隆下令彻查参与联姻谋划的大臣,严惩不贷。那些原本想着借联姻攀附莫柏、巩固权势的大臣,纷纷倒台。莫柏得知此事后,也上表请罪,称自己一心报国,从未想过借联姻结党,乾隆念其忠心,安抚一番,边疆局势也因这一场风波,暂时稳住。
小燕子经此一事,虽心有余悸,却也感受到乾隆对自己的重视。往后在宫中,她虽依旧活泼,却也懂得了这宫闱之中,看似荣耀的背后,藏着多少波谲云诡。而乾隆,经此变故,也对朝堂上下的权力倾轧有了更警醒的认知,往后处理政务,多了几分审慎与果决,这一场联姻风波,就这样在宫闱深处,渐渐落下帷幕,却也在每个人的命运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