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系教研室的玻璃窗上结了一层薄霜,周晓白呼出的白气在窗前凝成小片雾气。
她手中的《世界经济导报》头版赫然印着:"世卫组织将正阳门配方列入传统医学保护名录,专家称或限制商业化开发"。
"荒唐!"她将报纸拍在桌上,墨水瓶都震得跳了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他们凭什么限制?"
韩春明正蹲在资料堆里翻找着什么,闻言抬起头,眼镜片上反射着窗外的雪光:"晓白,查查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华国是不是缔约国?"
"等等......"周晓白快速翻阅手边的资料集,"找到了!我国去年才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还没签署这个公约。"
"那就好办了。"韩春明从档案堆里抽出一本发黄的册子,"看这个——1951年卫生部《传统秘方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御用配方'的国家专有权。"
程建军推门而入,军大衣上还带着雪花:"最新情报,罗氏通过瑞士驻华使馆提出'学术交流'申请,要来北大考察传统医药保护情况。"
"来得正好。"韩春明冷笑一声,从抽屉里取出一卷图纸,"我准备了份'厚礼'。"
三天后,北大校园里张灯结彩。
主楼前挂起中英文横幅:"热烈欢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莅临指导"。
韩春明特意换上了深蓝色中山装,胸前别着校徽和历史系教师证,看上去儒雅而沉稳。
世卫专家组组长布朗博士是个满头银发的英国人,一见面就握住韩春明的手:"韩先生,久仰!您在《亚洲医学史》上发表的论文很有见地。"
"您过奖。"韩春明微笑引路,"请允许我先带各位参观我们的'活态传承'项目。"
一行人来到历史系特设的展厅。
玻璃柜里陈列着仿古的制药工具,墙上挂着放大的老照片。
韩春明指着一组照片解说:"这是我们在河北乡村找到的传统酱菜匠人,完整保留了光绪年间的工艺。"
布朗凑近细看,突然皱眉:"这些照片......"
"有什么问题吗?"韩春明一脸无辜。
"没、没什么。"布朗擦了擦汗。
他当然认得出,照片背景里那些"村民",分明是海军医院的医护人员!
参观到核心展区时,韩春明突然打开一个檀木匣子:"这是我校镇馆之宝——光绪御医手书的《正阳门酱方》原本。"
专家组一片哗然。布朗激动地掏出放大镜:"这太珍贵了!能否允许我们取样检测?"
"恐怕不行。"韩春明轻抚过匣子里的黄绢,"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一级文物不得出境。
不过......"他话锋一转,"我们准备了复制件供研究。"
周晓白适时递上精美的线装册子。
布朗迫不及待地翻开,脸色却突然变了——册子里全是工整的繁体字,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注释。
"这......"
"原汁原味的传承。"韩春明笑容温和,"正如世卫组织强调的,要保护传统知识的'本真性'。"
参观结束后,校方在临湖轩设宴招待。
酒过三巡,布朗终于忍不住发问:"韩先生,贵校如何平衡传统秘方的保护与商业化开发?"
"这是个好问题。"韩春明放下筷子,"我们采取了'双轨制'。
"他示意助手分发文件,"传统工艺部分严格按文物法规保护,而现代改良版则通过专利授权实现价值。"
程建军补充道:"正阳门药业支付给北大的专利使用费,全部用于传统医药研究所的建设。
这是商业反哺学术的典范。"
布朗翻阅文件的手微微发抖——文件显示,正阳门药业己在全球28个国家注册专利,完全绕开了世卫的限制!
宴会结束送客时,韩春明"无意"中提到:"对了布朗博士,听说您女儿在剑桥读医学?
我们有个中英传统医药交流项目,不知她是否有兴趣......"
布朗的背影明显僵了一下。
次日,教育部突然通知北大:世卫组织修改了决议,将正阳门配方列为"活态传承典范",取消商业开发限制。
消息传来时,韩春明正在给历史系学生上《商业档案分析》课。
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我们这样算不算用计谋赢了国际组织?"
"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春明擦掉黑板上的板书,写下"国际规则"西个大字,"商业战的高阶打法,就是比对手更懂游戏规则。"
下课铃响,周晓白匆匆赶来:"春明,香港来电,罗氏撤诉了!"
原来罗氏亚太总裁收到风声:若继续纠缠,布朗博士女婿在汇丰银行的违规贷款就要被曝光。
这个金融世家出身的银行家,立刻选择了体面退场。
未名湖的冰层开始融化时,正阳门药业迎来转机。
李文彬从香港发来电报:英国P&G公司提出合作意向,愿以技术换市场。
"不能重蹈罗氏覆辙。"
韩春明在董事会上敲着桌子,"我提议设立'三不原则':不卖断专利,不合资控股,不转移核心技术。"
这个强硬立场让几位港籍董事坐不住了。
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先生拍案而起:"韩生!商场不是战场,何必如此固执?"
"陈伯,"韩春明翻开会议资料,"您还记得1956年永和酱园是怎么被外资吞并的吗?"
老董事顿时语塞。那正是他父亲一辈的伤心往事。
周晓白适时展示调研数据:"根据我们对跨国药企的十年追踪,技术换市场的案例中,76%的中方企业最终丧失自主权。"
会议室鸦雀无声。窗外的玉兰花苞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最终,董事会通过了韩春明的方案。
签约仪式上,P&G亚洲总裁看着严苛的条款苦笑:"韩先生,您是我见过最难对付的谈判对手。"
"因为我背后站着五千年历史。"韩春明举杯示意,"下次谈判前,建议您先读读《孙子兵法》的英译本。"
商业上的节节胜利,让韩春明在学术圈也声名鹊起。
经济系主任亲自邀请他合开《商业史》课程,教室场场爆满。
"同学们,看这张1953年的供销合同。"
韩春明用投影仪展示泛黄的文件,"注意第七条'质量不符可拒收'的毛笔批注——这就是最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款!"
台下学生埋头记录的样子,让他想起十年前自己在北大图书馆抄卡片的日子。
那时谁能想到,故纸堆里的学问有一天能变成商战利器?
西月的某个清晨,一封盖着外交部火漆的信函送到韩春明办公室。
拆开一看,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邀请函,请他作为传统医药专家出席夏季论坛。
"看来我们的'活态传承'表演很成功。"
周晓白笑着帮他整理行装,"要不要带那套光绪御医的'镇馆之宝'去?"
"真品当然要留校。"韩春明眨眨眼,"不过我请故宫修复室做了个更逼真的复刻版。"
程建军匆匆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机票:"行程有变,论坛提前了。
对了,"他压低声音,"刚收到消息,布朗博士辞职了,据说和罗氏制药的'咨询费'有关。"
三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韩春明最后检查了一遍公文包,里面除了发言稿,还有他精心准备的一份清单——上面列着二十年来被外资收购的老字号档案。
飞机冲上云霄时,舷窗外的北京城在春光中熠熠生辉。
韩春明想起离校前校长说的话:"小韩啊,你现在是北大的一块招牌了。"
他轻轻着胸前的校徽。这块历经百年的铜牌,如今又添了新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