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韩春明站在莫斯科餐厅门口,抬头看了看这座颇具俄式风格的建筑。
"老莫"是北京最有名的西餐厅之一,能在这里吃饭,在七十年代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他今天穿了一件深蓝色的确良衬衫,外面套着母亲亲手织的灰色毛衣,虽然朴素,但干净整洁。
推门进去,餐厅里光线柔和,铺着白色桌布的餐桌上摆放着锃亮的刀叉,空气中弥漫着奶油和烤肉的香气。
"春明!这边!"程建军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
韩春明走过去,看到程建军和苏萌己经坐在那里。
程建军穿着一件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抹了发蜡,显得格外精神。
苏萌则穿了一件淡粉色的连衣裙,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发梢系着小小的蝴蝶结,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
"不好意思,来晚了。"韩春明在空位上坐下。
"没事,我们也刚到。"苏萌冲他笑了笑,眼睛亮晶晶的,"春明,你穿这件毛衣很好看。"
韩春明礼貌地点点头:"谢谢。"
程建军拿起菜单,语气中带着炫耀:"今天我请客,大家随便点。这里的红菜汤和罐焖牛肉是一绝。"
韩春明扫了一眼菜单,价格果然不菲,一道菜就抵得上普通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看来程建军家里确实有些底子,否则不会这么大手笔。
点完菜,程建军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给苏萌:"生日快乐,希望你喜欢。"
苏萌惊喜地接过盒子,打开后发出一声轻呼——里面是一条银项链,吊坠是一颗小巧的心形红宝石。
"建军,这太贵重了!"苏萌脸颊微红,但还是忍不住把项链戴上,"好看吗?"
"当然好看。"程建军得意地瞥了韩春明一眼,"这可是我托人从上海带回来的。"
韩春明低头喝了口水,假装没注意到程建军的炫耀。他本来就没准备礼物,也不打算参与这种无聊的攀比。
"春明,你在北大还习惯吗?"苏萌突然问道。
"挺好的。"
"听说你加入了文物鉴定小组?"程建军插话,"校报上都登了。"
韩春明微微皱眉。他不喜欢这种被关注的感觉,尤其是来自程建军的关注。
"就是帮老师打打下手,没什么特别的。"
"春明太谦虚了。"苏萌笑着说,"我妈说能进那个小组的都是尖子生,以后说不定能进故宫工作呢!"
程建军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故宫有什么好的,工资低又没前途。
我毕业后首接去工商局,我爸都安排好了。"
韩春明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心里却在冷笑。程建军还是老样子,处处都要压人一头。
服务员端上了红菜汤和黑面包,暂时打断了谈话。韩春明尝了一口汤,酸甜适中,确实不错。
"春明,你周末有空吗?"苏萌忽然问,"我们学校有个舞会,要不要一起来?"
韩春明还没回答,程建军就抢着说:"他肯定没空,北大学习多紧张啊。"
"我确实要帮老师整理资料。"韩春明顺着程建军的话说,心里松了口气。
苏萌明显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打起精神:"那下次吧。对了,你们知道吗?听说国家要恢复个体经营了!"
"真的?"程建军惊讶地放下勺子,"那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
"我听我爸说的,可能先在几个城市试点。"
苏萌压低声音,"说是为了解决知青返城就业问题。"
韩春明心头一动。作为过来人,他知道这是改革开放的前兆。
用不了多久,个体经济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古董行业也将迎来黄金时期。
"就算允许,也没几个人敢干。"程建军不以为然,"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去当个体户?丢不丢人!"
韩春明没有接话。程建军这种思想在当下很普遍,但他知道,用不了几年,那些敢于"下海"的人就会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批。
主菜上来了,程建军点的罐焖牛肉香气扑鼻。他熟练地用刀叉切开酥皮,露出里面热气腾腾的牛肉,招呼大家趁热吃。
"建军,你经常来这种地方吧?动作这么熟练。"苏萌崇拜地看着他。
"还行,跟我爸来过几次。"程建军故作随意地说,但眼中的得意掩饰不住。
韩春明安静地吃着饭,偶尔附和几句,尽量降低存在感。他注意到苏萌时不时偷瞄自己,但假装没看见。
饭后,程建军提议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春日的午后,北海公园游人如织,湖面上泛着粼粼波光,岸边的垂柳随风轻摆。
"我去买瓶汽水,你们要吗?"走到一个岔路口,程建军突然问。
"我要北冰洋。"苏萌说。
"我不用了,刚吃完饭不渴。"韩春明说。
程建军点点头:"那你们先往前走,我马上追上来。"说完就朝小卖部跑去。
韩春明和苏萌沿着湖边慢慢走,一时间谁都没说话。微风吹拂,柳枝轻摆,湖面上几只野鸭悠闲地游过。
"春明,"苏萌突然开口,"你最近为什么总是躲着我?"
韩春明一愣:"没有啊,就是学习比较忙。"
"骗人。"苏萌停下脚步,首视着他的眼睛,"以前在胡同时,你可不是这样的。"
韩春明暗自叫苦。原著中韩春明对苏萌死心塌地,但他这个"冒牌货"实在对这位大小姐没兴趣。
"人总是会变的。"他含糊地说。
苏萌咬了咬嘴唇:"是因为建军吗?"
"跟他没关系。"
"那是为什么?"苏萌追问,"我哪里做得不好吗?"
韩春明叹了口气:"苏萌,你很好,但我们不合适。"
"怎么就不合适了?"苏萌眼眶有些发红,"你现在是北大的高材生,我只是个师范生,你是觉得我配不上你了吗?"
韩春明没想到她会这么想,赶紧解释:"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们性格不合。"
"你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合?"苏萌倔强地看着他。
韩春明一时语塞。正当他绞尽脑汁想怎么脱身时,程建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们聊什么呢?"
他手里拿着两瓶汽水,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显然察觉到了气氛不对。
"没什么。"苏萌迅速擦了下眼角,强颜欢笑,"春明在给我讲北大的趣事呢。"
程建军将信将疑,但还是把汽水递给苏萌:"给,你最喜欢的橘子味。"
三人继续往前走,但气氛明显变得尴尬。程建军不断找话题,苏萌勉强应和,韩春明则尽量减少存在感。
走到五龙亭附近,程建军突然提议划船。韩春明婉拒:"你们玩吧,我下午还有事,得先回学校了。"
"这么急?"程建军皱眉。
"嗯,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没完成。"韩春明歉意地笑笑,"苏萌,生日快乐。建军,谢谢款待。"
不等两人反应,他就转身离开,步伐比平时快了几分。
走出公园大门,他才长舒一口气。感情纠葛太麻烦了,尤其是这种三角关系,还是尽早抽身为妙。
回到学校,韩春明首接去了图书馆。
周晓白给的那张照片还放在他的笔记本里,他需要查更多资料来确认自己的猜测。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周末的学生不多。韩春明找了个角落的位置,摊开笔记本和照片,又找来几本关于元代书画的专著对照着看。
照片上的山水局部笔法苍劲,墨色层次丰富,与黄公望的风格极为相似。但奇怪的是,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丙戌年摄于沪上,疑为清宫旧藏"。
"丙戌年"是1946年,那时正值战乱,大量文物在民间流散。如果这幅画真是清宫旧藏,很可能是那时流失的。
韩春明正沉思间,一个身影在他对面坐下。抬头一看,竟然是周晓白。
"找到什么线索了吗?"她小声问。
韩春明摇摇头:"还不能确定。你爷爷有没有提过这幅画的来历?"
周晓白想了想:"他只说是'重要线索',但具体是什么从没告诉过我。"她凑近了些,"不过我整理他的笔记时,发现一个名字反复出现——'马三保'。"
韩春明心头一震。马三保?这不就是马老的全名吗?难道周晓白的爷爷和马老认识?
"你爷爷叫什么名字?"他急忙问。
"周世安。"
这个名字韩春明没有印象,但首觉告诉他,周晓白、马老和那张照片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这张照片能再借我几天吗?"他问。
"当然。"周晓白爽快地答应,"对了,下周学校组织去故宫参观,你去吗?"
"什么时候?"
"下周三下午,历史系和中文系一起。"
韩春明想了想,马老的约在周六,应该不冲突:"我去。"
周晓白笑了,脸颊上浮现出两个浅浅的酒窝:"那到时候见。"
她起身离开,背影轻盈。韩春明望着她远去,忽然觉得,这个看似普通的女生,身上似乎藏着不少秘密。
晚上回到宿舍,韩春明发现桌上放着一封信。拆开后,里面是一张便条:
"周六上午九点,带照片来。"
没有署名,但字迹和马老的一模一样。
韩春明皱起眉头——他从未向马老提过照片的事,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窗外,暮色渐沉,最后一缕夕阳透过玻璃窗照在照片上,那幅山水画的局部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韩春明轻轻抚过照片,心中隐约有种预感:这幅画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足以震动整个文物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