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迎来了第一场雪。
韩春明站在西九城食品厂新建的办公楼窗前,看着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厂区的空地上。
三个月前与林世诚的那场商业博弈,如今己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永丰食品预付的十万元授权费,让厂里顺利引进了两条自动化灌装线,产能翻了一番。
"韩厂长,青岛的货发完了。"
车间主任老赵推门进来,胡茬上还挂着几片雪花,"这是程建军同志托司机捎来的信。"
韩春明接过那个印着海军学院徽章的信封,触手冰凉。
拆开后,除了程建军熟悉的字迹,还有一张黑白照片滑落出来——照片上的程建军穿着呢子军大衣,站在一艘军舰的甲板上,背后是辽阔的海面。照片背面写着:"寒假不回了,随舰出海训练。
替我向晓白问好。"
信的内容很简短:海军学院组织优秀学员参与南海巡航训练,为期两个月;林世诚的背景调查有了新发现,资料己随信附上;
另托战友带回一箱青岛特产,给厂里职工当年货。
韩春明翻到第二页,是一份复印的档案资料,字迹有些模糊,但关键信息清晰可见:"林志成,曾用名林世诚,1957年经广州赴港,持华北供销总社介绍信,同行者马志远..."
"马志远?"韩春明眉头一皱,这不是马教授的堂兄吗?
他继续往下看,发现一份手写记录的复印件:"据查,林志成赴港时携带大量食品加工设备图纸及配方资料,系原北平'林记酱园'商业机密..."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韩春明的思绪。
"喂,西九城食品厂。"
"春明,"是周晓白的声音,背景音很嘈杂,"我刚在学校档案室发现些东西,关于'林记酱园'的。中午能来趟学校吗?"
"正好,我也收到建军的新消息。"韩春明看了看窗外越下越大的雪,"雪太大了,我去接你吧。"
挂断电话,韩春明披上军大衣,对老赵交代了几句,便推门走进了风雪中。
厂区里,工人们正在清扫积雪,新安装的蒸汽管道散发着阵阵热气,与寒冷的空气相遇,形成一片白雾。
北大历史系档案室温暖如春。周晓白坐在角落的阅览桌前,面前摊开几本发黄的账册。
见到韩春明,她立刻招手示意。
"看这个,"她指向账册上的一页,"1948年'林记酱园'的进货记录。"
韩春明凑近细看,发现账册上记载的原料采购量,远远超过当时店铺的实际销售能力。
"他们在囤货?"
"不止,"周晓白翻到另一页,"看这个——'特供华北供销总社,芝麻200担,花生油50缸'。
"她压低声音,"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关键时期,这些物资都是战略储备。"
韩春明立刻明白了:"所以林寒松和马志远..."
"很可能在倒卖战略物资,"周晓白点头,"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林记'突然关门——不是经营不善,而是东窗事发。"
韩春明从口袋里掏出程建军的信:"巧了,建军查到林世诚赴港时,带的正是这些'商业机密',还有马志远同行。"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惊。
雪花轻轻拍打着窗户,档案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暖气片的流水声。
"所以林世诚回来..."周晓白轻声道。
"不只是为了生意,"韩春明接上她的话,"更是为了洗白家族历史。"
正说着,档案室的门被推开,一位白发老者拄着拐杖走了进来。周晓白立刻站起来:"金教授!您怎么来了?"
"听说你在查'林记酱园'的资料?"老教授声音沙哑,目光却炯炯有神,"我当年在华北局工作,正好了解一些情况。"
金教授坐下后,从旧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我私人保存的一些材料,或许对你们有帮助。"
信封里是几份泛黄的文件,最上面是一张1948年的处分决定:"关于林寒松、马志远倒卖战略物资问题的处理意见"。
"当年这事被压下来了,"金教授叹了口气,"马家有人脉,林家及时逃往香港。没想到现在..."
"您认识林世诚?"韩春明敏锐地察觉到老教授话中有话。
金教授推了推老花镜:"上个月他来学校捐了笔钱,说是支持饮食文化研究。
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跟他父亲年轻时一模一样。"
离开档案室时,雪己经停了。
韩春明和周晓白踩着厚厚的积雪,慢慢走向校门口。
夕阳从云层中透出,将雪地染成淡淡的粉色。
"现在怎么办?"周晓白呵出一口白气,"要告诉建军吗?"
"等他回来再说吧,"韩春明看着远处被积雪覆盖的未名湖,"眼下更重要的是..."
他的话被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打断。一个邮递员骑车过来,喊道:"韩春明同志在吗?加急电报!"
电报是从广州发来的,只有短短一行字:"永丰食品向海关申报进口'正阳门'炸酱原料,疑有诈。李。"
韩春明的脸色变了:"李处长在广州?"
"应该是去查林世诚的底细了,"周晓白接过电报看了看,"'疑有诈'是什么意思?"
"走!"韩春明拉起她的手,"回厂里查查最近永丰的进货单。"
西九城食品厂的办公室里,韩春明翻出了最近三个月与永丰食品的所有往来文件。
在最后一摞报关单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永丰申报的"正阳门特制酱料"原料,包括一些根本不在配方中的化学添加剂。
"这些是什么?"周晓白指着几个复杂的化学名称。
韩春明脸色越来越凝重:"防腐剂和增味剂...而且都是国内禁止使用的种类。"
他猛地合上文件,"林世诚在利用我们的品牌,进口违禁添加剂!"
"要不要通知海关?"
"先别打草惊蛇,"韩春明沉思片刻,拿起电话,"我给李处长回个电报,请他深入调查。"
当晚,韩春明独自在办公室整理材料,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窗外又飘起了雪花,厂区里一片寂静。突然,电话铃声刺破了夜的宁静。
"喂?"
"韩先生,"是一个陌生的男声,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林老板让我转告您,明天上午十点,他在建国饭店等您,有要事相商。"
"什么事?"
"关于...合同的一些补充条款。"对方顿了顿,"林老板说,您一定会感兴趣的,毕竟关系到'西九城'的未来。"
电话挂断了,韩春明握着听筒,感到一阵莫名的不安。
他看了看墙上父亲的老照片,轻声自语:"爸,您当年遇到的,也是这种局面吗?"
雪,下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