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一首有个心愿,就是能够帮助村子里的人们治病。她觉得如果能在自己家里开一个小医馆,那么大家就不用再辛苦地跑到城镇去看病了。
于是,小燕子开始着手准备。她先把家里的一间空屋子收拾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去市场买了一些简单的医疗用品和药材。
接下来,小燕子背起背篓,上山去寻找各种草药。她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知道哪些草药有什么功效。她仔细地挑选着每一株草药,然后带回家中晾晒在院子里。
为了让医馆更加温馨,小燕子还打算养一只小狗狗。这样,小狗狗不仅可以陪伴她,还能帮她看守医馆,防止有人偷东西。
小燕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小医馆的开业,她相信这个小医馆一定会给村子里的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和帮助。
就在小燕子准备去集市挑一只小狗狗时,村里突然来了个奇怪的人。这人自称是医仙传人,带着个药箱就在村口摆起了医摊。村民们听说有厉害的大夫来了,纷纷围了过去。小燕子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好奇地凑过去瞧。只见那大夫给一个村民诊脉后,开了几副药,村民吃了竟很快就好了。大家对他赞不绝口,小燕子也暗自佩服。可没几天,村里陆续有人吃了那大夫的药后病情加重。小燕子赶忙用自己采的草药去救治,还真把好些人治好了。大家这才发现,那奇怪的大夫是个庸医,赶紧把他赶走了。经过这事,村民们对小燕子更加信任,小燕子的小医馆开业那天,大家都来捧场,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每天都忙着为大家治病,日子过得充实又满足。
春阳暖暖地洒在新漆的匾额上,"燕归堂"三个鎏金大字映得小燕子眼眶发烫。她抚摸着堂前挂着的铜铃串,这些年攒下的铃铛此刻成了医馆的门铃,风一吹便叮咚作响,恍若前世那些未竟的祈愿都化作了清脆的回响。
那日从村口医摊回来,小燕子彻夜未眠。她翻出珍藏的医书,就着油灯逐字比对那庸医开出的药方。朱砂配水银的剧毒组合,用相克的药材胡乱配伍,难怪村民们越吃越虚弱。晨光熹微时,她己背着背篓踏入后山,这次不仅采常用药材,更寻来解百毒的七叶一枝花与续命的千年野山参。
"燕子姑娘!求求你救救我家娃儿!"
尖锐的哭喊撕破黎明。小燕子冲出门,见王婶抱着抽搐的孩童瘫坐在门槛上。孩子口唇青紫,喉间发出诡异的哮鸣——正是那庸医错把寒咳当热症,误用寒凉药物导致的危象。她立即将野山参切片煮水,又用银针在孩子曲池、大椎等穴位施针。当幼童吐出黑紫色痰液,哇地哭出声时,围观的村民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这事很快传遍十里八乡。小燕子的医馆还未正式开张,门槛就快被踏破。她索性提前挂上写着"义诊三日"的红绸,把堂屋改造成临时诊室。老妪帮忙烧火煎药,孩子举着写有药材名的木牌在院里当向导,连隔壁猎户送来的猎犬阿黄都成了"药童",守在晾晒药材的架子旁威风凛凛。
开业那日,白云观的静慧师傅带着弟子们送来贺礼。当看到曾经调皮的小燕子身着素色襦裙,正有条不紊地为老人包扎伤口时,师傅的眼眶里满是骄傲。突然,铜铃急响,几个壮汉抬着担架闯进来,担架上躺着的竟是昏迷多日的李秀才。小燕子搭脉后神色凝重——这是积劳成疾加上庸医误诊,五脏六腑皆己受损。
她取来珍藏的千年灵芝,又调配了固本培元的汤药。连续三日三夜守在病人床前,观察药后反应随时调整药方。当李秀才终于转醒,颤巍巍地写下"妙手仁心"的匾额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从此"燕归堂"名声大噪,连县城的富户都派人来请她出诊。
深夜,小燕子倚在窗前,听着阿黄偶尔的低吠和后山传来的风声。药香混着桃花香飘进屋子,她翻开新的医案簿,郑重写下:"医者,当怀菩萨心,持斩魔剑。"铜铃在月光下轻轻摇晃,恍惚间,前世的苦难都化作了此刻守护一方平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