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还珠风云 > 第五章 不适应

第五章 不适应

腊八那日,慈宁宫飘来阵阵腊八粥的甜香。老佛爷半倚在金丝楠木榻上,看着孙媳小燕子有条不紊地指挥宫女布置果盘,剥好的松子仁整整齐齐码在青玉碟里,连碎壳都不见半片。曾经那个把果核弹到老佛爷脚边的野丫头,如今竟能将事事做得滴水不漏。

"永琪媳妇,过来坐。"老佛爷拍了拍身边的软垫。小燕子敛衽行礼,莲步轻移,月白织金裙裾扫过青砖,连一丝褶皱都无。她跪坐在绣墩上的姿态,比宫里最规矩的嬷嬷还要标准。

老佛爷端详着眼前人,精心描绘的远山眉下,那双眼睛却像结了冰的湖面。她想起初见时,小燕子翻墙摔进御花园,顶着一头乱草还要冲着她扮鬼脸;如今这张脸上的微笑,倒像是画上去的,时辰一到便会褪色。

"这粥熬得不错。"老佛爷舀起一勺,桂圆肉在琥珀色的汤汁里浮沉,"就是太甜了些。"话音未落,小燕子己接过碗盏:"是孙媳疏忽,这就命人重做。"转身时,老佛爷瞥见她鬓边的珍珠发簪——那是自己赏给知画的样式。

腊月二十三祭灶,小燕子带着景阳宫众人前来请安。她站在永琪身侧,为老佛爷披上狐裘的动作轻柔得无可挑剔。知画捧着刚写好的祭文,字迹娟秀工整,老佛爷却不自觉将目光投向小燕子。若在从前,这丫头定会跳出来嚷着要看灶王爷画像,说不定还会偷偷藏块糖瓜。

"老佛爷,这是孙媳亲手写的祭文。"小燕子递上素笺,小楷写得端庄大气。老佛爷接过时,触到她指尖的凉意,恍惚想起那年冬天,小燕子非要给她暖手,小手冻得通红还嘴硬说不冷。

元宵夜宴,小燕子献上自己绣的百子千孙图。金线绣的孩童眉眼精致,却个个板着脸,没有半分灵动。老佛爷着绣品,突然开口:"还记得你第一次见哀家,偷藏了哀家的佛珠?"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小燕子睫毛轻颤,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那时不懂规矩,让老佛爷见笑了。如今孙媳明白,皇家体面容不得半分儿戏。"永琪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知画低头抿茶,嘴角却勾起不易察觉的笑。

惊蛰那日,御花园的桃花开了。老佛爷在回廊偶遇独自散步的小燕子,她正对着花枝出神,见人来便立刻恢复了端庄模样。"陪哀家走走。"老佛爷拄着拐杖,看着落英缤纷的桃树,"你从前说,这花瓣像星星掉在地上。"

小燕子弯腰拾起一片花瓣,纤长手指捏着它,像捏着一件易碎的珍宝:"那时年少无知,尽是些荒唐话。如今孙媳谨记老佛爷教诲,再不敢胡言乱语。"她将花瓣放进袖口,动作优雅得近乎机械,"失了体统便是丢了皇家颜面,孙媳万不敢再犯。"

老佛爷突然顿住脚步,紫檀木拐杖重重敲在青石板上:"体统,体统!哀家要的不是个木头人!"小燕子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老佛爷望着她,想起自己年轻时也在这深宫里磨去棱角,却从未像眼前人这般,连灵魂都冻成了冰。

"你且回去吧。"老佛爷转过身,不愿再看那双没有温度的眼睛。待小燕子的脚步声消失在回廊尽头,她伸手接住飘落的桃花,喃喃自语:"这宫里的规矩,终究是吃了个活生生的人啊..."

夜幕降临时,慈宁宫的宫灯次第亮起。老佛爷望着案头小燕子送来的杏仁茶,茶汤清澈见底,却尝不出半分烟火气。窗外的月光洒在金砖上,恍惚间,她又看见那个蹦蹦跳跳的身影,举着风筝线大喊:"老佛爷,看我飞得多高!"可眨眼间,只剩寂静的宫墙,和一杯凉透的茶。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