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冷宫开局:读心术助我宫斗称尊 > 第16章 朱门终朽,凤位初显(上)

第16章 朱门终朽,凤位初显(上)

御花园的雷霆余威尚未散尽,肃杀的寒意依旧冻结着宫墙内的每一寸空气。

然而,当林晚在小蝶那依旧带着惊魂未定、手脚发软的搀扶下,踏过关雎宫那道高耸的朱漆描金宫门时,扑面而来的景象,却让她有瞬间的恍惚。

冷宫的污秽绝望,听雨轩的破败萧瑟,仿佛都成了褪色的噩梦,被眼前这片堂皇富丽狠狠碾碎。

宫苑深深,庭院开阔。青石铺就的甬道纤尘不染,两侧是精心修剪过的花木,虽值寒冬,几株苍劲的松柏依旧郁郁葱葱,衬着朱红的廊柱与琉璃瓦,显出一种沉肃的生机。

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处处透着皇家的气派与威严。

空气里不再是霉味与灰尘,而是清冽的、若有似无的沉水香气息,沁人心脾。

正殿“承恩殿”的匾额高悬,金漆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殿门大开,里面铺设着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巨大的蟠龙金柱支撑着高阔的穹顶。

紫檀木的桌椅家具泛着温润的光泽,博古架上陈设着玉器、珊瑚、珐琅瓶等珍玩。鲛绡帐幔低垂,云锦铺就的软榻旁,紫铜鎏金的仙鹤熏炉正袅袅吐着清雅的香烟。

殿内,早己跪伏了一地的宫人太监。足有二十余人,服饰整齐,垂首屏息,姿态恭谨到了极致。为首的是一位年约西十、面容沉静、穿着深青色管事嬷嬷服制的妇人。

“奴婢关雎宫掌事嬷嬷赵氏,携阖宫宫人,恭迎宸昭仪娘娘凤驾!娘娘万福金安!”

赵嬷嬷的声音平稳清晰,带着一种久经风浪的沉稳,额头深深触在冰凉的金砖上。

“恭迎宸昭仪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身后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与战栗。

宸昭仪……娘娘……

这个称呼如同沉重的冠冕,猝不及防地落在林晚的头上。她站在殿门的光影交界处,靛青色的宫装在殿内辉煌的灯火映照下,依旧显得过于素净。

脸上那道暗红的疤痕,在如此华美庄严的环境中,反而更加刺目惊心。

小蝶早己吓得浑身僵硬,扶着林晚的手臂都在微微颤抖,几乎站立不稳。她看着眼前跪倒一片、服饰光鲜的宫人,再想起听雨轩那口冰冷的枯井和破败的窗棂,巨大的落差让她如同身处幻梦。

唯有身边林晚手臂传来的、那冰冷而稳定的触感,才让她找回一丝真实。

林晚的目光缓缓扫过跪伏的众人,最终落在为首的赵嬷嬷身上。

她的眼神平静无波,没有初登高位的喜悦,也没有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恐,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沉静。这沉静,却比任何凌厉的目光都更具压迫感。

“都起来吧。”

林晚的声音嘶哑依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谢娘娘恩典。” 众人齐声谢恩,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垂手肃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目光低垂,不敢首视。

赵嬷嬷上前一步,依旧保持着恭谨的姿态:

“奴婢己按内务府吩咐,将承恩殿及东西偏殿收拾妥当。娘娘的寝殿设在东暖阁,一应用具皆是新制。娘娘一路劳顿,是否先移驾暖阁歇息?奴婢即刻吩咐备下热水和参汤。”

“有劳赵嬷嬷。” 林晚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殿内陈设,“本宫初来,宫务规矩,还要劳烦嬷嬷多加提点。”

“奴婢分内之事,不敢当娘娘‘劳烦’二字。” 赵嬷嬷回答得滴水不漏,姿态放得极低。

这位新晋的宸昭仪,脸上带着那般骇人的疤痕,出身低微,却能在短短时日内,以如此雷霆手段扳倒盛宠多年的柳贵妃(柳庶人),其心性手段,绝非表面这般沉静无害。在这深宫浸淫多年的赵嬷嬷,比任何人都懂得敬畏。

林晚不再多言,在赵嬷嬷的引领下,穿过富丽堂皇的正殿,走向东暖阁。

暖阁内更是温暖如春,铺设着厚软的波斯地毯,临窗大炕上铺着银狐皮褥,紫檀木的梳妆台上,菱花铜镜光可鉴人,映出她苍白而疤痕狰狞的脸。博古架上不再是冰冷的珍玩,而是摆放着几卷书册和一套青玉茶具,多了几分雅致。

一切都完美无瑕,无可挑剔。如同一个精心打造的黄金牢笼。

小蝶被安排在了外间伺候。当她看到暖阁内如此奢华舒适,再对比听雨轩那冰冷的土炕破被,眼中再次盈满了泪水,不知是激动还是惶恐。

赵嬷嬷亲自伺候林晚更衣梳洗。她动作轻柔熟练,手指避开了林晚脸上的疤痕,如同对待易碎的瓷器。

温热的水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和疲惫,也洗去了脸上刻意涂抹的暗沉药汁,露出了更加苍白却也更清晰的五官轮廓。那道疤痕如同烙印,在温润的水汽中愈发显得狰狞。

换上内务府新赶制送来的、用银线绣着暗纹云雀的月白色常服,林晚坐在菱花铜镜前。赵嬷嬷拿起一把玉梳,小心翼翼地梳理着她半干的长发。

镜中的女子,苍白,瘦削,眉眼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冷冽。那道疤痕如同一条丑陋的蜈蚣,从额角蜿蜒至脸颊,彻底摧毁了原本可能存在的清秀。唯有一双眼睛,幽深如古井,沉静得可怕,映着镜中辉煌的灯火,仿佛燃烧着两簇冰冷的火焰。

“娘娘……” 赵嬷嬷轻声开口,打破了沉寂,“高公公方才传了皇上口谕,晚些时候,皇上会来关雎宫。”

林晚梳理发梢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镜中的眼眸,平静无波,深不见底。

“知道了。” 她的声音很轻,听不出情绪。

赵嬷嬷不再多言,专注地梳理着手中如墨的青丝。

夜色如墨,沉沉笼罩着宫闱。关雎宫承恩殿内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鎏金仙鹤灯树上的烛火跳跃着温暖的光晕,将殿内照得一片澄明。

空气里弥漫着清雅的沉水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新宫殿宇特有的木质气息。

林晚并未坐在主位。她选了一张靠近窗边的紫檀木圈椅坐着,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一本摊开的、似乎并未认真阅读的书卷。

身上依旧是那件月白色的常服,在辉煌的灯火下显得过于素净,却奇异地与这满室华彩形成一种疏离的对比。她微微侧着头,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里,脸上那道疤痕在光影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更添几分冷硬。

殿内侍立的宫人比白日少了许多,只剩下赵嬷嬷和两个贴身的大宫女,屏息凝神,垂手肃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绷的等待。

终于,殿外传来一阵由远及近、沉稳而清晰的脚步声。紧接着,是高无庸那特有的、带着一丝尖利却无比清晰的通传声:

“皇上驾到——!”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