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冬夜格外清冷,养心殿内却暖意融融。鎏金兽首香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腾,将殿内的明黄帷幔熏得朦胧。乾隆皇帝身着常服,半倚在紫檀木榻上,手中捏着小燕子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笺,信纸边缘还带着西北特有的沙土气息。
"砚之在西北这边,竟然给我盖了一个和皇宫里如出一辙的漱芳斋!我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简首是贼麻麻香啊!"乾隆轻声念出信中的句子,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记忆中那个咋咋呼呼、满宫乱窜的野丫头,如今在西北也能把日子过得这般鲜活热闹。他放下信笺,目光落在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上,南疆战事告急的军报被朱砂红笔圈了又圈,可不知为何,此刻却觉得没那么沉重了。
"皇上,该用晚膳了。"李玉小心翼翼地掀开帘子,身后小太监们捧着食盒鱼贯而入。乾隆却摆了摆手:"朕不饿,你且说说,西北最近可有其他消息?"李玉微微一愣,从袖中掏出另一封密函:"回皇上,驸马爷前日传来密报,南疆大军蠢蠢欲动,但己做好部署。另外......和婉格格在边疆也屡建奇功,将士们都服她。"
乾隆着案头的和田玉扳指,良久才长叹一声:"弘昼若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想起和亲王府的变故,他心中五味杂陈。和婉的任性妄为,弘昼的含冤而死,还有那错综复杂的朝局,桩桩件件都像巨石般压在心头。但此刻,小燕子信中字里行间的烟火气,却似一缕春风,悄然化开了他眉间的郁结。
正思忖间,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鄂尔泰神色匆匆地踏入殿内,手中的羽檄还在微微颤动:"皇上!南疆叛军提前行动,己兵临肃州城下!"乾隆猛地起身,龙袍扫落了案上的茶盏。养心殿内气氛骤然紧张,烛火在穿堂风中明明灭灭,映得众人面色如土。
"传朕旨意,命西北三营即刻支援!"乾隆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再派人快马通知林砚之,务必守住肃州!"他来回踱步,突然想起小燕子信中提到的干粮,"还有,将和孝公主筹备的物资一并送去,告诉将士们,那是朕的女儿亲手所制!"
夜色渐深,养心殿内依旧灯火通明。乾隆盯着墙上的军事地图,目光在肃州城的位置久久停留。李玉端来参汤,见皇帝眉头紧锁,忍不住轻声道:"皇上,和孝公主福泽深厚,驸马爷又足智多谋,定能化险为夷。"乾隆抿了口参汤,想起小燕子闯祸时狡黠的笑容,守规矩时认真的模样,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信心。
三日后,八百里加急军报传入京城。乾隆颤抖着展开军报,当"我军大获全胜,歼敌数千"的字迹映入眼帘时,他竟一时说不出话来。李玉看着皇帝泛红的眼眶,悄悄退了出去。殿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洒在琉璃瓦上,映得整个皇宫银装素裹。
又过了些时日,乾隆收到小燕子的第二封信。信中夹着一片干枯的胡杨叶,字迹比上次工整了许多:"皇阿玛,砚之打赢啦!和婉姐姐可威风了,像个女英雄!我们用您赏赐的食材做了好多好吃的,分给了受伤的士兵。对了,我在西北学会了烤全羊,等回去烤给您吃!"
乾隆将信笺贴在心口,望着窗外初绽的腊梅,轻声呢喃:"好,好,朕等着......"养心殿内,龙涎香依旧萦绕,却多了几分温暖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