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巷尾手作铺的烟火暖 > 第39章 绷架里的秘密账本

第39章 绷架里的秘密账本

林疏桐拎着绣架回到手作铺,天己经黑了。

屋檐下挂着的纸灯笼摇曳生辉,她将绣架小心地放在第39章 绷架里的秘密账本工作台上,指尖轻轻着夹层边缘。

那张文件的重量仿佛还在掌心。

她深吸一口气,抽出那份看似普通的“旧物改造工艺流程优化建议”,翻到背面,果然在夹层深处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复印件——一张不属于这份方案的财务账本。

编号清晰可见:“云栖巷项目·资金流向明细”。

她的手指微微一颤。

快速浏览下来,心跳逐渐加快。

这是一份详细的项目账目记录,每一笔支出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然而,越往下看,林疏桐的脸色就越发凝重。

她看到了“虚假报价”、“虚列成本”、“套取政府补贴”的字样,甚至还有几个老城区项目的名称:云栖巷、槐荫里、青石街……每一个都是传统街区,每一个都在被“拆迁改造”的名单上。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财务文件,而是一份足以揭露真相的关键证据。

她猛地合上文件,胸口起伏不定,脑子里却迅速冷静下来。

这东西是谁放进去的?陈总的秘书?为什么?

他明明是站在开发商那边的人,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留下这样的证据?

门外传来轻叩声。

林疏桐心头一紧,迅速将账本塞回绣品夹层中,才走过去开门。

沈砚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保温盒,眉眼温和:“刚下班路过,想着你今晚可能没吃饭。”

她笑了笑,侧身让他进来:“谢谢,我正好有点饿。”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绣架,目光停顿了一下,语气不变:“今天展厅的事,听说了。”

“你也去了?”她有些意外。

“社区心理援助中心和文化局有合作项目,我去参加闭门会议。”他放下保温盒,缓缓道,“陈总离开时脸色很难看。”

林疏桐点点头,把饭打开,一边吃一边低声说:“有人在我绣架里藏了一份账本复印件,内容涉及陈总的公司虚假报账,骗取政府拆迁补助。”

沈砚的手一顿。

他沉思片刻,抬眸看着她:“这件事,不能只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你得找个信得过的人帮忙。”

“你是说……”

“公益律师。”他点头,“我知道一位专做公益诉讼的前辈,可以联系他看看这些证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林疏桐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如果真举报了,会出事吧?”

“怕吗?”

她摇头:“不是怕,是不想连累别人。”

沈砚看着她,声音很轻:“可你想保住这条街,想守住这里的故事,就得有人站出来。”

窗外灯火阑珊,风吹动风铃,叮咚作响。

她低头看着绣品夹层的方向,眼神坚定下来。

第二天上午,苏总监再次登门。

这次她穿得很随意,脸上没了往日高冷的职业面具,反倒多了几分疲惫。

“昨晚我接到了市监察部门的通知,说他们收到了关于‘云栖巷项目’资金问题的匿名举报材料。”她走到林疏桐面前,语气复杂,“我想问你一句,那份账本……是你提供的吗?”

林疏桐没有否认,只是反问:“你怎么知道是我?”

苏总监苦笑:“除了你,谁还能在这种场合拿到这种东西?而且……我记得你当时说‘它们不该被遗忘’,那句话像钉子一样扎在我心里。”

她深吸一口气:“其实我早就怀疑资金有问题,但苦于找不到证据。现在有了这个,我会配合调查。”

林疏桐望着她,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曾一度代表资本与利益的女人,也终于被这座老街的烟火气熏染出了人性的温度。

“谢谢你愿意站出来。”

“应该是我说谢谢你。”苏总监轻声回应,“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远都活在数据报表和KPI里,忘了这片土地本来的模样。”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轻松了些。

临走前,苏总监留下一句话:

“陈总那边己经收到内部调查通知了。”

她走后不久,刘警官的妻子来修一只破旧的竹编小篮子。

林疏桐一边修补,一边随口说起最近发生的事。

女人听完后,久久不语。

最后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你们要保护这条街,是不是?”

林疏桐点头。

她咬了咬嘴唇,郑重地说:“如果真能阻止拆迁……我想做点什么。”

“你可以从身边人开始。”沈砚在一旁轻声道。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身离去。

林疏桐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一番话,会在未来掀起怎样的波澜。

夜色渐浓,灯火温暖。

绣架静静地立在角落,仿佛藏着整个城市的秘密。

而明天,也许会有新的故事,在这条老街上悄然发生。

林疏桐坐在绣架前,窗外是初夏的晚风,吹动纸灯笼轻晃,映出她低垂的眉眼。

她将账本轻轻放在桌上,指尖在泛黄纸页上停留片刻,仿佛触到了那段被时光掩埋的记忆。

奶奶常说:“手艺是用来记住人和事的,不只是卖钱。”

此刻,她终于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账本不仅是一份证据,更是一个街区命运的转折点。

它承载的不只是金钱与谎言,还有那些即将被遗忘的街巷、老屋、旧物,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

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刘警官的妻子急匆匆地冲了进来,手里攥着一部手机,屏幕上赫然是社区群里不断跳动的消息。

“林姑娘!”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我把‘守护云栖巷’的倡议发到群里了!现在己经有八百多人签名,还有外地游客打电话来问能不能参与!”

林疏桐怔住了一瞬,随即心头一热。

她没想到,那句随口说出的“如果真能阻止拆迁……我想做点什么”,竟像星星之火,在这片老街上悄然燎原。

沈砚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刚收到的邮件截图,神情平静却藏着一丝兴奋:“市文化局己经注意到这件事了,他们准备启动文化遗产保护申请流程,但需要一份由居民主导的正式申请书。”

“我己经联系了几个老住户。”刘警官妻子语气坚定,“大家都愿意签字支持你。”

林疏桐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力量。

她站起身,走到绣架旁,郑重地将账本夹进一个密封袋里。

“明天我就把这份东西交给公益律师。”她说,眼神明亮而坚定。

然而,就在她转身要离开时,门口忽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叩门声。

众人一愣,目光齐刷刷望向门口。

林疏桐走过去打开门,陈总秘书站在门口,神色复杂,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密封袋上,良久才开口:

“我能帮你们做的,还有更多。”

屋内气氛顿时凝滞下来。

沈砚微微眯眼,不动声色地挡在林疏桐身前一步。

秘书却没有靠近,只是低声说道:“我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也知道这条路有多难走。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开发商内部,并不全是铁板一块。”

他顿了顿,声音几不可闻:“有些事,比账本更重要。”

林疏桐握紧手中的袋子,心跳微微加快。

正欲追问,沈砚忽然抬手拦住了她。

“等一等。”他接过她的手机看了一眼,脸色微变,语气罕见地透出一丝紧迫,“我刚收到消息,街道那边……收到了一份‘居民同意书’。”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