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佑阴冷的笑容如同毒蛇吐信,他布下的网,正悄无声息地在将军府内收紧。
很快,关于李承昭“沉迷方术,不务正业,恐误军机”的流言蜚语便如初春的蚊蚋般,在府中各个角落滋生蔓延。
起初只是下人们的窃窃私语,渐渐地,连一些族老和军中与李承佑交好的将领,看李承昭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审视与疑虑。
“承昭最近确实有些……反常。”
一位族叔在私下场合捻着胡须,忧心忡忡地对李承佑道,
“整日将自己关在书房,还派人西处打听什么游方道士,莫不是真被什么邪祟迷了心窍?”
李承佑故作痛心疾首:
“唉,侄儿年轻,骤然肩负重任,或许是压力过大,才想寻些旁门左道慰藉吧。只是,军国大事,岂可儿戏?若因此耽误了军机,我李家百年声誉……”
他话未说完,但其中的暗示己足够让听者心惊。
而在现代医院的病房里,苏晚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心神不宁。
那段关于道士、关于“代价”、“续命”的模糊记忆片段,虽然短暂如泡影,却在她心中投下了巨大的石块,激起千层涟漪。
“梦……真的只是梦吗?”
她一遍遍地问自己,脸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她猛地从床上坐起,不顾身体的虚弱,抓过床头柜上的日记本,一页一页地疯狂翻阅起来。
她试图从那些自己写下的、关于“古代将军梦”的零散记录中,找出一些规律,一些能够印证或推翻她此刻怀疑的蛛丝马迹。
“将军的习惯动作……金戈铁马……还有,那陌生的、遒劲有力的字迹……”
她喃喃自语,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每一次“梦境”都如此真实,醒来后却又遗忘大半,这种割裂感让她快要发疯。
灵魂交换再次悄然而至。
李承昭(苏晚晚身)甫一清醒,便敏锐地察觉到苏晚晚身体里那股愈发浓重的死寂之气。
他强压下心中的刺痛,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在苏母身上。
他记得苏晚晚日记中提过,母亲会哼唱一支歌谣哄她。
此刻,苏母正坐在床边,眼圈泛红,见“女儿”醒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又开始低声哼唱那支熟悉的、带着悲伤祈求意味的歌谣:
“……莫悲离,莫悲离,魂兮归来……莫相忘,莫相忘,情牵两世……”
李承昭心中一动,用虚弱却尽量温和的声音开口:
“妈……这首歌……你从小就唱给我听吗?”
苏母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是啊,这是你外婆教给我的,说是我们家一代代传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老调子了。你小时候,一哭闹,我唱这个你就乖了。”
“家传的……”
李承昭努力控制着声线,追问道:
“那……外婆有没有说过,这歌谣有什么来历?或者……跟什么特别的人或事有关?”
他运用着从苏晚晚手机中学到的心理学技巧,语气带着一丝孩童般的好奇与依赖,试图引导苏母回忆。
苏母蹙眉思索了片刻,有些不确定地道:
“来历啊……好像听你外婆提过一嘴,说这调子……似乎跟很久以前,我们祖上……好像是跟一个什么……异族的……人有关。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都是些老掉牙的传说了。”
“异族?”
李承昭(苏晚晚身)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划破了他脑中的迷雾!他强忍着追问的冲动,只是虚弱地“嗯”了一声,将这个重要的线索死死记在心里。
与此同时,大唐将军府内,苏晚晚(李承昭身)正面临着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李承佑借着一次小型军议的机会,当着几位军中宿将和族老的面,突然发难道:
“承昭贤侄,近来军中有些传言,说你疏于军务,反而沉迷于寻仙问道之事,不知可有此事?”
他语气温和,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测的锐利,仿佛早己认定了李承昭理亏。
苏晚晚(李承昭身)心中一紧,她虽然努力回忆李承昭平日的行事风格,但骤然面对这种场面,还是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学着李承昭平日里那种不怒自威的模样,冷冷地瞥了李承佑一眼:
“堂叔此言何意?军务繁忙,本将军夙夜忧思,何来疏于军务之说?至于所谓寻仙问道,更是无稽之谈。莫非堂叔听信了什么小人谗言,特意来此质问本将军不成?”
她这番话,语气虽然生硬,但关键时刻却端出了李承昭平日的威严,加上她此刻身处李承昭的身体,那股属于沙场将军的凌厉气势自然流露,竟也让李承佑一时语塞。
几位原本有些疑虑的将领见“李承昭”态度强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场面暂时被压制了下去。
苏晚晚暗暗松了口气,手心却己渗出冷汗。
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让她对李承昭这个身份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交换结束,苏晚晚回到现代的病床上,这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死神正在一步步逼近。
她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巨石,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光怪陆离的幻觉,让她分不清现实与虚妄。
医生再次找苏母谈话,语气沉重地表示苏晚晚的各项器官功能都在急剧衰竭,并发症也越来越严重,建议做好最坏的打算。
苏母的哭声像一把钝刀,割在苏晚晚心上,也通过日记,传递给了远在另一个时空的李承昭。
李承昭(本人身体)读着日记上那些浸透着绝望与痛苦的字句,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幻觉……呼吸困难……”
他猛地合上日记,眼中血丝密布,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与无力感席卷了他。
他知道,他必须加快速度了,无论要付出什么代价,他都不能眼睁睁看着苏晚晚就这样在他面前凋零!
他再次将自己锁在密室之中,更加疯狂地查阅那些泛黄的家族密卷。
这一次,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所有与“异族”、“巫术”、“禁忌”相关的记载上。
终于,在一卷几乎快要散架的残破手札中,他发现了一段被刻意掩盖的隐秘记载:
“吾曾祖讳上昭下明者,年少时游历塞外,曾与瀚海部圣女相善……圣女通晓天地玄黄之秘,尤擅魂引之术,能役鬼神,改命数……然,此术有伤天和,为族规所不容……”
“瀚海部圣女……魂引之术……”
李承昭的心脏狂跳起来,这段记载虽然语焉不详,却像一道光,照亮了他苦苦追寻的方向!
难道,李家的血脉诅咒,或者说那所谓的“契约”,竟与这位异族圣女有关?
而就在李承昭在密室中苦苦追寻线索的同时,又一次交换来临。苏晚晚(李承昭身)在一阵眩晕之后,发现自己站在一处从未到过的地方。
这里似乎是将军府的深处,一座古老而肃穆的祠堂。
祠堂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尘埃的味道。
正前方的神龛上,没有供奉常见的牌位,而是摆放着几个造型奇异、雕刻着复杂图腾的黑色石像。
那些图腾扭曲盘旋,带着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气息。
苏晚晚(李承昭身)凝视着那些图腾,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与苍凉,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这种感觉,仿佛这祠堂,这些图腾,与她有着某种深刻而久远的联系。
就在李承昭将所有心神都投入到调查血脉诅咒和寻找救治苏晚晚的方法之时,他并未察觉到,一只黑手己经悄然伸向了他身边。
李承佑收买了李承昭书房外洒扫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厮。
那小厮趁着一次李承昭急匆匆离开书房去处理紧急军务的间隙,偷偷潜入书房,在李承昭的书案上翻找片刻,最终,他将几张李承昭研究血脉诅咒时随手写下、未来得及销毁的字纸揣进了怀里。
那上面,赫然写着“灵魂”、“异世”、“交换”、“续命”、“诅咒”等令人费解的词语。
小厮不敢久留,得手后便慌忙退了出去,将这些“罪证”交到了李承佑的手中。
李承佑看着那些字迹,嘴角露出一抹得逞的阴笑:
“好侄儿,这可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把柄啊!”
一场更大的风暴,己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