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灵魂互换:穿越时空的虐恋 > 第13章 记忆苏醒,现代追寻

第13章 记忆苏醒,现代追寻

苏晚晚被自己脑海中清晰浮现的名字和那张模糊却英俊得让她心悸的面容彻底惊住了。

她颤抖着手,一页页翻阅着自己的日记,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那些曾经被她认为是光怪陆离梦境的记录,那些她以为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将军”,此刻,都有了一个清晰无比的名字——李承昭!

“李承昭……李承昭……”

她喃喃自语,心脏狂跳不止,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眼泪不受控制地滑落,混合着激动、恐惧、难以置信,以及一丝破釜沉舟的决心。

“是他!真的是他!”

“梦是真的!我不是在做梦!”

苏晚晚猛地从床上坐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有一个真实的‘李承昭’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他真的存在!”

那种灵魂深处的悸动,那种刻骨铭心的熟悉感,绝不可能是虚假的!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她记录下来的那些关于“道法”、“气机”的词汇,那些她曾无意识使出的武艺,或许都指向了某种她无法理解的联系。

她一把抓过床头柜上的手机,几乎是凭借着一股本能,颤抖着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敲击着那些对她而言意义非凡的词语:

“李承昭”、“唐代将军”、“灵魂交换”、“异族公主”、“楼兰”、“月奴”、“魂引之术”……

她疯狂地搜索着,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她此刻翻江倒海的情绪。

她不仅要确认他的存在,更想知道,这一切诡异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起初,她找到的都是些不相干的内容。

但苏晚晚没有放弃,她努力回忆着在李承昭身体里时,那些零星听闻的地名、官职、甚至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的模糊印象,特别是那些与“契约”、“异族”相关的细节。

凭借着这些残缺的线索,她不断调整着关键词。

终于,在一个收录冷僻史料与地方志异的网站论坛中,她看到了一条被标记为“野史轶闻”的帖子!

那是一段关于唐代中期一位李姓将军的记载,语焉不详,甚至有些荒诞不经,称其年少时曾与异族巫祝有过神秘交集,后奉命出使西域,处理一桩涉及古老盟誓的棘手事件。

帖子中提及的几个模糊地名、某个特定年份的边境冲突,以及对将军“身负异术,能人所不能”的描述,竟与她日记中记录的“梦境”细节隐隐吻合!

“这……这是真的!他真的存在过!”

苏晚晚死死捂住嘴,才没有惊呼出声。

尽管信息模糊,但这无疑是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经历的一切,并非臆想!

她立刻将这个帖子截图保存,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她想,如果能找到更多关于那个“异族巫祝”和“古老盟誓”的资料,或许就能更接近真相。

与此同时,身处大唐的李承昭,正在书房内凝视着那幅古画。

突然,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强烈悸动让他猛地抬起了头。

那悸动中,夹杂着苏晚晚清晰的震惊、狂喜,以及一种孤注一掷的探寻渴望,甚至,他还隐约“听”到了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唤:“李承昭……”

“晚晚……”

李承昭低声自语,心中五味杂陈。

一丝难以言喻的欣慰涌上心头,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对一切茫然无知的“闯入者”了,她开始主动追寻这一切的根源。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担忧与心痛。

“她想起来了,她开始触碰真相了……可这样的真相,对一个身患绝症、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女子而言,冲击力会有多大?她能承受得住吗?她会不会更加绝望?”

他为苏晚晚的记忆苏醒感到一丝光亮,却也为她即将要独自面对的残酷现实而揪心不己。

而在长安的另一边,李承佑在宫宴上被苏晚晚(李承昭身)巧妙化解了刁难,又眼见李承昭似乎因此得了皇帝几分“另眼相看”(皇帝私下认为李承昭或许真有几分旁人不知的神异本事,能洞察人心,连猫的心思都能猜到),心中更是妒火中烧,恨意翻腾。

他想起近来李承昭的种种“反常”,从突然精通医术到能言善辩,甚至在宫宴上表现出的那种洞察力,都让他觉得诡异。

“竖子!定是那妖道在背后捣鬼!”

李承佑回到府中,面色铁青地对心腹低吼。

他坚信李承昭近来的“神异”必定与妖人有关,尤其是那个曾经去过将军府、又神秘失踪的游方道士云鹤。

“本王就不信,找不到那个妖道!给我继续查!他既然敢在将军府露面,必然在长安留有痕迹。就算把长安城掘地三尺,也要把那妖道给我揪出来!”

他咬牙切齿,立刻加派人手,暗中再次下令,务必将那妖道搜罗出来,他要从这个源头下手,拿到切实的证据,彻底将李承昭钉死在“妖言惑众,图谋不轨”的罪名上!

现代医院里,苏晚晚的主治医生张教授,对这个病例的兴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不仅仔细调阅了苏晚晚所有的“梦境日记”,还特意申请查看了她近期所有的脑电波和生理数据监测报告。

那些之前被他认为是臆想和压力产物的日记记录,此刻在他眼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

张教授发现,日记中描述的古代生活细节,小到器物形制、服饰纹样,大到官职称谓、宫廷礼仪,其逼真程度远超一个普通现代人的凭空想象。

“这不像是编造,更像……亲身经历。”他喃喃自语,眉头深锁。他甚至找来历史系的同事,匿名咨询了日记中提及的某些冷僻的唐代风俗和官职,得到的反馈是“细节精准得令人惊讶”。

更让张教授感到困惑的是,他敏锐地注意到,苏晚晚的身体状况,在某些长时间的“昏睡”——也就是他后来推测的灵魂交换期间——之后,总会出现一些难以解释的、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好转迹象。

各项生理指标会暂时性地趋于平稳,仿佛身体获得了某种短暂的“修复”。

而且,她偶尔会在半梦半醒间,或者情绪激动时,脱口说出一些古怪的词语,比如“将军”、“军帐”、“圣上”,甚至是一些他听不懂的、疑似古代的短句。

这些都让他心中那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猜测——关于意识连接,甚至跨时空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清晰,也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科学无法解释的疑惑之中。

他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向上级申请,进行一项更具突破性的、但可能涉及边界的研究。

而远在终南山寻访归来的李承昭,并不知道现代发生的一切。

他带着从垂死老者口中得到的关于“灵魂契约”的惊人讯息,以及那份“同归于寂”的沉重预言,内心充满了绝望与不甘。

他将自己关在书房,再次取出那幅传家古画,以及从密室中找到的兽皮卷宗。他必须找到更多线索,必须找到破解之法!

他一遍遍审视着古画上那些细密的异族文字,之前摹写下来的拓片,老者只解读了其中一部分,主要涉及契约的形成和力量。

他坚信,剩下的文字中,一定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秘密,或许,就藏着那一线生机!

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处被老者标记为“残缺”或“无法辨识”的字符上,试图从字形结构和上下文联系中,推敲出可能的含义。

就在李承昭苦苦思索,试图从残存的文字和祖先手札中寻找更多关于“灵魂契约”细节,特别是关于“解除”或“替代”方法的蛛丝马迹时,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随着李承佑的指令而悄然逼近。

李承佑派出的爪牙,经过数日的秘密搜寻和威逼利诱,终于在长安城外的一处破落道观中,堵住了那位形容枯槁、正准备远遁的游方道士云鹤!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