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护燕新篇 > 第十二章 册封

第十二章 册封

御书房内,鎏金兽炉中龙脑香袅袅升腾,与案头朱砂墨香交织缠绕。乾隆皇帝握着狼毫的手,悬在宣纸上迟迟未落,笔尖凝着的墨珠摇摇欲坠,最终“啪嗒”一声,坠落在奏折空白处,晕染出一片深色痕迹。

案头,一幅紫薇与小燕子在杭州游玩的画像静静摆放着。画中,西湖波光粼粼,画舫悠悠漂浮其上。小燕子身着淡粉衣衫,手持刚钓起的鲤鱼,眉眼弯弯,笑容灿烂肆意,灵动活泼的模样跃然纸上;紫薇则身穿月白长裙,半倚在画舫栏杆上,手持绢帕掩唇轻笑,温婉柔美中透着几分羞涩与温柔。这幅画,仿佛将那段美好的时光永远定格。

“李玉。”乾隆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喟叹。

李玉闻声,急忙跪地,额头紧紧贴着青砖,大气都不敢出:“奴才在,皇上请吩咐。”

“你说,朕是不是亏欠夏雨荷母女太多?”乾隆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画像上,思绪却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济南,回到了与夏雨荷相遇相知的那段时光。

李玉心中一紧,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仁善,这些年对明珠格格多有关照,己然是隆恩浩荡了……”

“关照?”乾隆放下笔,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向那高高的宫墙。宫墙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也隔绝了他与许多人的缘分,“不过是些虚礼罢了。紫薇在宫中谨小慎微,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连笑容都带着怯意;小燕子虽被封了格格,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他来回踱步,绣着金龙的袍角扫过金砖,发出簌簌声响,“传朕旨意,即刻派人去济南大明湖畔。”

“奴才遵旨!”李玉正要起身退下,又听乾隆沉声道:“将夏雨荷的坟墓迁至皇陵,追封纯皇贵妃。再拟两道旨意——紫薇册封为和硕和嘉公主,小燕子过继到夏雨荷名下,赐名爱新觉罗·燕禧,封和硕燕禧公主。”

李玉心中震惊不己,但多年的宫廷生涯让他迅速收敛情绪,恭恭敬敬地应下:“奴才领旨!”

三日后,八百里加急的马蹄声如急雨般,破开杭州清晨的薄雾。燕禧府门前,小燕子正踮着脚,兴致勃勃地给新栽的柳树挂红绸,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忽然,一声高喊“圣旨到——”划破长空,惊得她手中的红绸“唰”地飘落。

小燕子慌忙整理衣衫,与秦淮北及府中众人一同跪地迎接。只见李玉身着鲜亮的太监服饰,手持明黄卷轴,迈着庄重的步伐走来。展开卷轴,他声如洪钟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念燕禧格格生性纯良,护国有功,特赐姓爱新觉罗,更名燕禧,册封为和硕燕禧公主!钦此!”

小燕子扑通重重地磕在青石板上:“谢皇上隆恩!”她抬起头时,眼圈通红,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转头看向身旁的秦淮北,声音微微颤抖,“这……这是真的?我也能姓爱新觉罗了?”

秦淮北伸手轻轻将她扶起,目光里满是宠溺与欣慰的笑意:“自然是真的。往后,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公主了。”

与此同时,京城中前往紫薇府上的仪仗浩浩荡荡,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紫薇身着华丽的吉服,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跪接圣旨。当听到“追封生母夏雨荷为纯皇贵妃,入葬皇陵”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决堤般涌出。她颤抖着双手,接过象征公主身份的金册,那一刻,幼时母亲在大明湖畔教她读书识字、吟诗作画的场景,如潮水般在脑海中涌现。这么多年的等待与期盼,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圆满的答案,她终于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半月后,皇陵修缮一新,处处庄严肃穆。乾隆亲自率领宗室众人,在夏雨荷的陵前酹酒。紫薇与小燕子身着华丽庄重的公主朝服,跪在两侧。春风轻柔地拂过新植的松柏,带来远处桃花淡雅的香气,仿佛也在为这一场迟来的仪式增添一丝温柔。

“皇阿玛。”小燕子突然开口,声音清亮而坚定,“娘若是知道,一定会很高兴。”她转头看向身旁的紫薇,姐妹俩相视一笑,眼中泪光闪烁,那目光中饱含着多年的情谊与此刻的喜悦。

乾隆望着眼前这两个女儿,心中百感交集。曾经那个在围场误闯,大大咧咧的野丫头,如今己是端庄优雅的公主;而自幼缺失父爱与母爱的紫薇,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名分与尊荣。“以后,你们姐妹要互相照应。”他抬手,轻轻抚过两人的发顶,眼中满是慈爱,“燕禧,杭州的格格府朕会派人扩建;紫薇,若受了委屈,尽管回宫,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三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小燕子悄悄伸出手,握住紫薇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无声的默契与坚定的支持。远处,秦淮北与紫薇的额驸傅明渊并肩而立,望着这温馨的一幕,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从此往后,无论是江南的烟雨朦胧,还是京城的宫阙巍峨,都有了最温暖的牵挂,而这份亲情与情谊,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