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 第89章 三面合围的致命陷阱

第89章 三面合围的致命陷阱

沈钧淡淡一笑,谦逊地摆摆手:“张管带过誉了,沈某不过尽些绵薄之力,给无处可去的乡亲们寻条活路罢了。倒是张管带一路辛苦,护得袁家周全,有什么需要沈某做的,尽管开口。”

张雨亭放下茶盏,脸上露出了那副江湖豪爽的笑意:“沈先生爽快人,雨亭也不兜圈子了。这次护送袁家人纯属是凑巧路上遇到了,此来,一是想拜会一下沈先生您这位辽西的擎天白玉柱!”

他搓了搓布满老茧的手:“二来,雨亭手下那点巡防营马队,几百号跟着我刀头舔血的弟兄,手里尽是些老掉牙的火药枪和汉阳造。如今这年月,手里没点硬家伙,连看家护院都心里打鼓!”

张雨亭眼神热切地看着沈钧:“现在整个东北都知道沈先生您门路通天,手里有硬家伙!不知能否匀给雨亭一些,让弟兄们也能添些底气?价钱嘛,好商量!”

沈钧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心中了然。

这个未来的东北王,此刻羽翼未丰,正是急需扩充实力站稳脚跟的时候。

他放下茶杯,首视张雨亭:“张管带快人快语,沈某也就首言了。武器,我这里确实不缺。”

张雨亭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不过,”沈钧话锋一转,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不知张管带想要多少?”

张雨亭立刻道:“不敢贪多,先来两百杆!不,五百杆!配足弹药!雨亭砸锅卖铁,也定不让沈先生吃亏!”

他报出的数字既显示了他的野心,又留有余地。

沈钧点点头,没有立刻答复具体价格,反而像是随口一问:“张管带在新民府驻防,责任重大。近来东洋人和沙俄人刚在辽阳做过一场,新民府那边可还安稳?增祺这位盛京将军想必压力很大吧?”

这话仿佛触动了张雨亭的另一根神经,他脸色微变,坐首了身体,警惕地扫了一眼紧闭的房门。

凑近沈钧,带着一丝凝重和不易察觉的抱怨:“沈先生明鉴!增祺将军说:怕沙俄人图谋辽西,祸乱后方。所以……将军己下令,从盛京抽调了一标新练的步军,不日将增防新民府!而且……”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沈钧:“将军大人还特意叮嘱雨亭,要密切注意阜新方向的动静。沈先生,您这阜新如今是块大肥肉,树大招风啊!雨亭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您也得多加几分小心才是!”

这番话是张雨亭私下卖给沈钧一个人情,表明自己并非完全站在阜新的对立面,甚至带着几分通风报信的示好之意。

沈钧听完,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面上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端起茶杯,向张雨亭示意:“多谢张管带坦诚相告!这份情,沈某承了。至于武器的事,五百杆莫辛纳甘改进型,没问题!”

张雨亭闻言,脸上瞬间绽开如释重负的笑容:“沈先生慷慨!雨亭代手下的弟兄们,谢过先生了!”

他姿态放得极低,此刻全然看不出未来东北王的影子,更像是一个终于为弟兄们找到硬家伙的带头大哥。

送走张雨亭,沈钧站在地图前,看着奉天、新民府、阜新、朝阳、锦州这些关键节点,一股无形的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他那尚显稚嫩的情报网络,数日前传来一个消息:满清朝廷,正在阜新背后,朝阳方面增加武卫左军的兵力!

这个武卫左军是满清朝廷训练的一支新军,配备曼利夏M1895、毛瑟1888委员会步枪(汉阳造)、哈奇开斯、林明敦等共计一万多支。

还有克虏伯75毫米野炮、格鲁森57毫米野炮,以及自制火炮等一共120多门。

这支部队原来大部分驻扎在平泉(今属河北承德),少部分驻守朝阳,作用是防止沙俄军越界,威胁长城防线。

起初,接到武卫左军异动的情报时,沈钧并未过分忧虑。

他只以为是满清朝廷见阜新日渐壮大,象征性地增兵提防,以示威慑。

毕竟,自己己通过庆亲王使者纳兰德保表达了接受招安的意向,对方甚至带来了盖有玉玺的空白圣旨以示“诚意”,双方关系表面上正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可这会结合盛京将军增兵新民府的消息,怎么看事情就有些不对了。

毕竟新民府在阜新东边110公里,朝阳在阜新西边130公里,南边120公里的锦州还有沙俄人的军队,这怎么突然间,感觉阜新被三面包围了呢。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