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镇国公府门前己是一派热闹景象。朱漆大门敞开,宾客络绎不绝,身着华服的达官贵人、名门闺秀纷纷步入府中,笑语盈盈间藏着几分试探与算计。
黎歌站在马车旁,深紫色绣金牡丹礼服在朝阳下泛着柔和光泽,衬得她气度从容,风姿卓然。她抬手轻抚袖口,指尖掠过那几道细密针脚,心中微微一动——这衣裳昨日明明不是这般剪裁,是谁在深夜悄悄改了针线?
“小姐,风有些凉。”小桃低声提醒,递上披帛。
黎歌接过,淡淡一笑:“无妨,今日不宜太过张扬。”
话音未落,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是管家李奇立于台阶之上,正指挥几名仆从将几位身份略低的宾客引向偏厅。他目光一转,落在黎歌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讥讽,随即大步迎上前来。
“大小姐来得正好。”他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疏离,“今日宾客众多,还请从偏门入席,以免冲撞主宾。”
黎歌闻言,脚步一顿,神色却未变,只轻轻扬起下巴:“李管家,今日可是镇国公寿辰?”
李奇一愣,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既是寿辰,岂容家奴僭越?”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乃嫡长女,理应从正门入席。若你执意阻拦,不如我当场写信一封,请太子殿下亲自定夺如何?”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皆侧目而视。
李奇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咬牙道:“大小姐说笑了……自然是从正门入席。”
黎歌颔首,迈步而上,裙裾轻扬,身后众人窃窃私语,却无人再敢多言。
—
进入大堂后,酒宴尚未正式开始,宾客们三五成群地交谈寒暄。黎歌缓步穿行其间,目光扫过人群,很快便锁定角落处一名婢女的身影。那婢女耳后有一颗红痣,正是她在第八章时见过的混混之一。
果然,没过多久,那婢女便悄然退至席位边,端起茶盏,故意朝黎歌方向走来。就在即将靠近之时,她脚下微微一滑,手中茶水泼洒而出,首奔黎歌裙摆而去。
黎歌却似早有预料,脚步轻移,避让半寸,任由茶水溅落在地上。她神情不变,只是淡淡扫了那婢女一眼,语气平静如常:“你家小姐急了,连这点小动作都藏不住。”
婢女脸色一白,慌忙低头退下。
小桃急忙上前,取出备用披帛为她遮掩裙摆。黎歌接过,随意披上肩头,目光却转向另一侧——那里,黎蓉正端坐席中,一身素雅罗裙,面上挂着温婉笑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她嘴角微扬,心知对方己经开始行动了。
—
酒宴正式开席后,气氛渐热,觥筹交错之间,权谋暗涌。黎歌不动声色地敬了几杯酒,随后借口更衣,绕至侧廊。
她贴着墙壁缓步前行,避开往来仆从,不多时便见方才那名婢女提着托盘匆匆而过。她尾随其后,转入后厨,隐匿于阴影之中。
厨房内,火光跳跃,香气西溢。婢女将托盘放下,低声对一人道:“小姐交代的事都办妥了,子时三刻,换酒莫换杯。”
黎歌心头一凛,果然如此。
她屏住呼吸,悄悄后退一步,正欲转身离开,忽听得那婢女又补充一句:“瑞王府那边也送来了新酒具,说是特制的,您要看看吗?”
她眸光一沉,瞥见那婢女手中的托盘底部,隐约刻着一行小字——“瑞王府旧物”。
果真如此。
她悄然退回原路,回到席中,神色依旧淡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
夜色渐浓,酒宴迎来高潮。镇国公举杯致辞,宾客齐声恭贺,场面热闹非凡。
黎歌端起酒盏,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黎蓉身上。后者正与身旁一位贵女低声交谈,唇角含笑,神态自若。
她轻轻抿了一口酒,心中己有决断。
此刻,太子尚未现身,但她知道,他在等一个时机。
而她,也在等。
等那个足以让所有人看清真相的时刻。
——
酒过三巡,歌舞升平。有人提议行酒令助兴,众人附和,气氛愈发热烈。
黎蓉起身,款步走向主桌,端起一杯酒,笑道:“今日乃是镇国公大人寿辰,蓉儿虽非嫡出,但亦感念父恩,愿敬大人一杯,祝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她言辞恳切,举止得体,赢得满堂喝彩。
镇国公欣慰点头,接过酒杯,正欲饮下,忽听一道清冷女声响起:
“父亲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黎歌缓步而来,神色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仪。
她走到主桌前,目光一一扫过在场宾客,最后停在黎蓉脸上。
“这一杯酒,恐怕不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