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队办公室内,灯光在凌晨三点依然明亮。陈宇站在白板前,指尖着那块黑檀木屑的边缘,眼神沉静而专注。
“苏绾那边有结果了吗?”他问。
赵阳抬头看了眼电脑屏幕,“刚收到邮件,她和秦悦正在做最后的数据确认。”
话音未落,门被推开,秦悦与苏绾一前一后走进来,手中抱着一个金属箱。箱子打开时,里面是一台便携式光谱分析仪,屏幕上还闪烁着微弱的信号波动。
“不是普通的纳米机器人。”苏绾语气冷静,“它们之间的通信方式,是量子纠缠。”
办公室陷入短暂沉默。
“什么意思?”赵阳皱眉。
“简单来说,这些纳米单元之间存在一种超距作用。”秦悦解释道,“即使相隔千里,只要其中一个发生状态变化,另一个会立刻响应,几乎不需要时间。”
“这不就是……”赵阳顿了顿,“陆沉舟论文里提到的那种加密算法?”
苏绾点头,“完全一致。我们比对了他的学术资料,无论是波频模式还是数据结构,都高度吻合。”
陈宇手指轻敲桌面,“也就是说,他在用自己研究的技术,进行某种……实验?”
“或者更糟。”秦悦低声说,“控制。”
赵阳迅速调出殡仪馆冷库中20具尸体的信息,屏幕上出现了一串脑部扫描图像。
“所有死者都有相似的损伤痕迹。”他指着图示,“集中在海马体附近,像是某种神经干预导致的。”
“记忆中枢。”秦悦目光一凝,“他们不是被随机选中的,而是……特定的人。”
“筛选标准是什么?”陈宇问。
“目前还不清楚。”苏绾翻动手中的报告,“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曾经拥有某些共同点——比如,他们都接受过‘慈航基金会’的资助。”
赵阳立刻调取资金流向记录,“我之前查过,这笔钱通过十几家空壳公司周转,最终汇入一个境外账户。”
“账户信息呢?”陈宇追问。
“地址栏写着锦川市某废弃教堂。”赵阳将屏幕转向众人,“注册人姓名被模糊处理,但IP归属地显示就在市中心。”
“周慕云那边有没有进展?”秦悦看向窗外。
“他昨晚发来一条消息。”赵阳点开手机,“说追踪到黑客攻击源头,定位在大教堂钟楼区域。”
陈宇起身走向地图墙,将几个关键地点串联起来。
“殡仪馆、临终关怀中心、天启生物、慈航基金会……还有这个教堂。”他的声音低沉,“所有线索都在指向一个方向——科技。”
“可为什么是量子技术?”赵阳不解,“这不是还在实验室阶段吗?”
“因为它无法被常规手段破解。”苏绾说,“如果陆沉舟真的掌握了这项技术的核心,那么他就可以远程操控这些纳米单元,甚至……实时读取他们的大脑活动。”
“这就是他的目的?”秦悦喃喃。
“也许是第一步。”陈宇缓缓道,“真正的目标,恐怕还没浮出水面。”
就在这时,赵阳的电脑弹出一条新消息。
“周慕云传来的音频文件。”他点击播放。
一段童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响起:
“妈妈……我在等你。”
所有人脸色骤变。
“这段录音是在追踪过程中自动下载的。”赵阳快速查看后台日志,“没有来源标识,也没有加密痕迹,就像……它本来就在那里等着我们。”
秦悦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护身符。
“我记得母亲日记里提过一个词。”她低声说,“‘Lysandra计划’。”
“Project Lysandra。”陈宇重复了一遍,“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核心。”
他拿起电话,“联系周慕云,让他继续深挖钟楼区域的数据流,我要知道是谁在监听我们。”
赵阳正要说话,忽然注意到什么。
“红蝎最近一次任务现场……也发现了黑檀木屑。”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我没上报。”
办公室再次陷入沉默。
“她为什么要留下?”秦悦问。
“也许是故意的。”陈宇看着桌上那一小片黑檀木,“提醒我们,审判日己经开始了。”
门外传来脚步声,林深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台老式胶片相机。
“你们该去钟楼看看。”他说,“那里有一张照片,可能会让你们重新认识这一切。”
他递上一张泛黄的照片,画面中央是一座旧教堂,门前站着一位穿白大褂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
女人的脸,赫然是秦悦的母亲。
秦悦的手微微颤抖,目光落在孩子的脸上。
那双眼睛,竟与她惊人地相似。
林深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
“有些真相,不是用来揭开的,而是用来记住的。”
陈宇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心中却越发沉重。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