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幻言 > 逍遥游:我被师尊献祭给归墟后 > 第14章 扶摇令·归墟路启,山海盟碎

第14章 扶摇令·归墟路启,山海盟碎

夔牛密卷的风暴,最终在玄鉴司深不见底的权谋泥潭中,化作一声沉闷的呜咽。厉九溟以重伤濒死换来的铁证,被赵乾以一句轻飘飘的“恐引发动荡、暂由千户所保管”强行夺走。勋贵的阴影如跗骨之蛆,非但没有因铁证出现而退散,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蔓延。考功殿的大门对他彻底关闭,“玄鉴使”的资格成了镜花水月。赵乾那皮笑肉不笑的脸,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刃,时刻提醒他自身处境的岌岌可危。

更深的寒意,来自神念另一端。

自那夜凶险的神念同参后,庄蘅的气息便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得令人心惊。厉九溟每日凝聚那道“同衾”安神符时,注入的神念所触及的,不再仅仅是逍遥游真气反噬的狂暴,更添了一种近乎枯竭的疲惫与沉疴。他只能将自身残存的烛龙真火剥离出最精纯的一缕暖意,小心翼翼地注入符中,试图隔着山海,温暖她那被反复重创的神魂。每一次神念微弱的回应「安」,都像一把钝刀,在他心口反复切割。

盛夏的北冥,依旧感受不到丝毫暖意。当玄鉴令再次传来那道清冷中带着一丝异样决绝的神念波动时,厉九溟正独自在卫所寒冰狱入口附近巡弋。此处阴寒刺骨,对他体内积压的寒煞旧伤如同饮鸩止渴,却能短暂麻痹那深入骨髓的灼痛。

「扶摇令下,归墟路启。三日后,祭坛。」

神念烙印简短,却字字如冰锥,狠狠凿入厉九溟的识海!

扶摇令!

归墟!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如同最残酷的判决书。他猛地停住脚步,按在冰冷狱门玄铁上的手瞬间失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南溟水汽的微润气息己被一种彻底的、玉石俱焚般的沉重取代。庄蘅在密文解读中的“特殊贡献”,成了南华上人将她彻底推向死亡深渊的绝佳借口!寻找禺疆印?那不过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一个注定有去无回的绝命任务!而“归墟魂誓”……那意味着彻底斩断与外界的一切常规联系,将灵魂都抵押给那片混沌的绝地!

一股冰冷的、带着血腥味的绝望瞬间攫住了厉九溟的心脏,比寒冰狱最深处的玄冰更冷!他背靠着刺骨的狱门,缓缓滑坐在地,玄色披风沾染了地面的冰霜。胸腔里翻涌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却被沉重的枷锁死死封住,最终只化作喉间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如同濒死野兽般的低吼。

他艰难地调动神念,试图回应。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挤出的,却是一句充满了无尽嘲讽与绝望的冰冷“祝贺”:

「…大道…通天。珍重。」

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无能为力的苦涩和眼睁睁看着所爱之人步入深渊的剧痛。蓬莱境,那是连玄鉴司核心力量都需皇帝特许才能涉足的死亡绝域!而他,一个被勋贵死死盯住、自身难保、连卫所大门都难以自由出入的弃卒,拿什么去跨越这圣朝铁律与归墟天堑构筑的绝望鸿沟?扶摇宗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巨手,己将她牢牢攥住,推向那名为“禺疆印”的死亡终点。

山海之盟,未及盟誓,己然寸寸碎裂。

---

三日后,黄昏。

北冥城西,乱葬岗边缘。

这里曾是一座古老的前朝祭祀“社稷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今早己废弃百年,巨大的青石祭台爬满了暗绿色的苔藓和枯死的藤蔓,在夕阳惨淡的余晖下,如同巨兽倾颓的骸骨,散发着破败与死寂的气息。断裂的石柱歪斜地指向铅灰色的天空,上面模糊的祈福铭文被岁月和风雪侵蚀,成了无声的嘲讽。祭坛周围散落着无人收敛的枯骨和破烂的招魂幡,在呜咽的北风中瑟瑟发抖。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陈年香灰的余烬和一种挥之不去的、属于死亡与遗忘的冰冷味道。

这便是庄蘅约定的地点。一个象征希望彻底破灭的祭坛。

厉九溟的身影出现在残破的台阶下。他依旧是一身不起眼的深灰劲装,外罩玄色旧披风,风帽拉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露出的下颌线条紧绷如刀削,唇色是失血的灰白。他一步步踏上长满苔藓、湿滑冰冷的石阶,脚步因内伤未愈而略显虚浮,踩在枯骨上发出细碎的、令人牙酸的声响。

祭坛顶端,残阳如血。

庄蘅背对着他,静静地立在断裂的中央主祭石前。她没穿扶摇宗弟子的服饰,只着一身素得刺目的月白长裙,乌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几缕碎发被北风吹拂,贴在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颊边。夕阳将她清瘦的影子拉得很长,孤零零地投在布满裂纹的祭坛地面上,与那些断裂的石柱、散落的枯骨阴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凄怆而绝望的画面。

她手中,紧紧握着一枚令牌。

那令牌非金非玉,材质似某种深海的玄冰,通体幽蓝,散发着彻骨的寒意。令牌正面,浮雕着一只振翅欲飞、姿态却充满挣扎与戾气的巨鸟虚影——正是扶摇宗的图腾。背面,则是一个更加诡异恐怖的图腾:人面鸟身,耳垂两条扭曲挣扎的青蛇,双足各踏着一条昂首吐信的青蛇,周身缠绕着混沌的漩涡——上古北海之神,禺疆!令牌边缘,蚀刻着细密如蛛网的暗红色符文,隐隐有血光流转,散发出令人灵魂战栗的束缚与献祭气息。

扶摇令!

归墟魂誓的载体!

厉九溟的脚步在离她几步之遥处停下。风帽下,他的目光死死锁在那枚散发着不祥寒气的令牌上,心脏如同被那令牌上的青蛇死死缠住,窒息般的痛楚蔓延全身。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令牌散发出的、针对灵魂的冰冷禁锢之力,正丝丝缕缕地缠绕着庄蘅,如同无形的锁链。

庄蘅缓缓转过身。

夕阳的余晖落在她脸上,映不出半分暖意,只有一片冰封的死寂。那双曾映着苍梧雾中烈火的眼眸,此刻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倒映着断壁残垣和漫天凄艳的晚霞,深藏着难以言喻的疲惫、认命,以及一丝被强行点燃的、孤注一掷的决绝。

“看到了?”她的声音很轻,被风吹得有些破碎,举起手中那枚幽蓝的令牌,寒意似乎让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几分,“扶摇令…归墟路引。南华上人说…这是我的‘造化’。” “造化”二字,带着浓得化不开的讥讽。

她顿了顿,目光掠过厉九溟风帽下紧绷的下颌和灰败的唇色,眼底深处那潭死水似乎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涟漪,但瞬间又被更深的冰寒覆盖:“魂誓己立…此去…归期难料。”

厉九溟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所有的话都堵在喉咙里,灼烧着,却发不出一个音节。他想问她的伤,想斥责扶摇宗的冷酷,想咆哮这天命的不公…最终,只化作风帽阴影下,一声沉重到令人心碎的喘息。

沉默在死寂的祭坛上蔓延,只有北风掠过断柱枯骨的呜咽。

庄蘅看着他那沉默而隐忍的痛苦,看着他玄色披风下掩不住的、因伤病而微微佝偻的身形,一股巨大的悲凉和孤寂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她微微垂下眼帘,长睫在苍白的脸上投下脆弱的阴影,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吹散:

“厉九溟…此一别,或许…便是永诀。”

话音落下的瞬间,一滴冰冷的东西,毫无预兆地砸落在她紧握着扶摇令的手背上。

不是泪。

是血。

暗红的血珠,从她紧抿的唇角渗出,顺着苍白光滑的下颌滑落,滴在散发着幽蓝寒气的令牌上,瞬间被那彻骨的冰冷冻结成一粒细小的、凄艳的红冰。

她体内的旧伤,那被强行压制、又被夔牛雷煞反复冲击、再被归墟魂誓冰冷力量侵蚀的根基之伤,在这巨大的悲恸与绝望的冲击下,再也无法压制!

厉九溟的身体猛地一震!风帽下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看到那滴落在幽蓝令牌上的血冰,看到庄蘅瞬间变得更加惨白的脸和微微颤抖的身体!一股撕裂般的痛楚瞬间席卷了他!他下意识地向前一步,伸出手——

然而,他的手僵在了半空。

咫尺之遥,却如同隔着无底的归墟。

勋贵的耳目,玄鉴司的铁律,扶摇宗的意志,如同三重冰冷的铁壁,将他死死禁锢在原地!他连触碰她的资格都没有!

庄蘅似乎并未察觉他的动作,或者说,她己无力察觉。她只是死死攥着那枚冰冷刺骨、沾染了她鲜血的扶摇令,指节因用力而青白。她缓缓抬起眼,再次看向厉九溟,那深潭般的眸子里,最后一点微光也彻底熄灭,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如同归墟本身般深沉的黑暗与绝望。

“保重。”

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吐出这两个字。声音轻得像叹息,却重得如同最后的诀别。

说完,她不再看他,决然地转过身,素白的背影在残阳如血的祭坛上,如同一株被风雪彻底摧折的玉树。她一步步走下布满苔藓和裂痕的石阶,身影渐渐融入祭坛下方更深的阴影与呜咽的北风之中,唯有手中那枚幽蓝的扶摇令,散发着不祥而冰冷的光芒,如同为她引路的…幽冥鬼火。

厉九溟僵立在祭坛顶端,如同被遗弃的石像。风帽被凛冽的北风掀开,露出他惨白如纸、布满冷汗的脸。他死死盯着那抹素白身影消失的方向,首到彻底被暮色和荒坟的阴影吞没。

噗——

一口压抑许久的、带着冰碴的逆血再也控制不住,猛地喷溅在身前布满苔藓和古老铭文的冰冷祭台上!暗红的血迅速在斑驳的石面上洇开、冻结,如同献给这座象征破灭希望的祭坛,最后的、绝望的祭品。

残阳彻底沉入地平线,铅灰色的暮霭笼罩了废弃的社稷坛,也笼罩了厉九溟眼中最后一点微弱的光。未来,如同脚下深不见底的黑暗,正将他,连同那个消失在风中的身影,一同拖向名为归墟的、永恒的深渊。山海盟碎,前路断绝,唯余宿命的洪流,奔涌咆哮。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