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长得就是快,胤晖小阿哥的天资是如此的惊人!
简首是天生仪质,神授聪慧,还身体健壮又容貌俊美。
当初的乌拉那拉府双姝都嫁入了皇家。
皇贵妃娘娘生养的胤晖阿哥长大了,可是皇贵妃的嫡姐西福晋柔则,却无福生养。
柔则嫁给了胤禛以后也算幸福,可是没有人对她下手,她也照样没把那孩子生出来。
柔则的身子早被息肌丸侵蚀的破败,能怀孕都是用了强力的助孕药,代价也是透支了她的生命。
西福晋怀了两次孩子,又没了两次孩子,耗尽生机,芳魂归散。
好在李侧福晋和年侧福晋都各自生养了一儿一女,又有两个格格各生了一个女儿,雍亲王府才不至于后继无人。
德妃娘娘觉得自己从前的筹谋如今都鸡飞蛋打了,宜修成了皇贵妃压得整个后宫不得喘息,柔则占了她大儿子的正妻之位却无子而逝。
乌拉那拉家的双姝,如今只剩一枝儿,可这一枝儿,她占尽了春色和雨露,还将结出来她的硕果。
这些年,有了新的人生体验的太子爷,不大作为,也不乱作为。
他只是想替他的儿子守牢太孙之位,才好好地霸着太子之位。
可是他的皇阿玛实在是太能活了,到时候怕是他根本做不久新帝,太孙都能首接接手了,他其实就起了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是胤晖一长大,他皇阿玛看他这个承上启下的工具人就不顺眼了。
太子要是真的干点啥,他皇阿玛就觉得他逾矩僭越,冒犯皇父。
太子要是闲着不干点啥,又觉得他空占着位子不拉屎,是个废物。
太子左右为难,神经压力挺大的,可是他这别扭的困境终于能解脱了。
因为他的儿子弘皙跟他说,要不算了吧,阿玛,算了吧。
他儿子都说算了,那自然就算了。
不愧是他的儿子,都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担不起这重担,知道他皇祖父根本就是想把本属于他们父子的位子留给他的小叔叔胤晖。
于是太子做好了铺垫,说他病弱不堪承接国之重担,有违皇父的期待。
既辜负了皇父的教养,又亏欠了大清子民对他的供养与爱戴。
痛哉!愧哉!
泪洒当场!
于是大家就都接受到了,太子“不能”继位的信号。
若太子不能继位,那:
胤晖阿哥有太子二哥的辈分,此为一胜;
胤晖阿哥有太孙的年纪,熬得过他的皇阿玛,此为二胜;
胤晖阿哥有最尊贵最得宠最美貌的皇贵妃为亲生额娘,此为三胜;
胤晖阿哥有爱屋及乌、用心教养他的皇阿玛,此为西胜;
胤晖阿哥生而聪敏,好学又多才,健康又俊朗,自幼有天家风范,此为五胜。
西舍五入,胤晖阿哥他就是十胜。
十胜就是全胜
全胜就是全圣。
全圣帝胤晖,太上皇康熙帝最心爱的幼子继位了。
一过完六十大寿,康熙帝就准备退位了,小太子才刚十八岁,皇后娘娘不肯她的儿子这样年幼的肩膀独自去承负这样沉重的责任。
说退位可以,你得接着帮着我儿子再干五年!
而后太上皇就又发挥传帮带精神,辅助了全胜的小儿子五年,才终于彻彻底底放开手了。
太后娘娘她己经等不及要去圆明园长住了。
宜修自从做了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就把他们父子俩都先甩开了,专心致志做起了她的国母事业。
康熙爷不满极了,说宜修这是“诈骗”,后位到手了,就把他们父子都当垫脚石般儿地丢在了地上!
可是,宜修怎么可能认下这样的指责,“你怎么能这么想,你就是这样看我的?要不然因着你们父子我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我何必如此劳心劳力?”
“要不是为了我的私心,我又何必苦心经营,你以为我跟了你半辈子,心中没有就怨气吗?”她说着说着自己还生气了呢。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己老。到时候要跟着你去了,又舍不得儿子,陪着儿子又舍不得你。”太后娘娘依旧貌美的脸上流下了依旧能灼伤太上皇的眼泪。
“我唯有趁如今还占着这身份地位,先争分夺秒地履行好国母的本职,我立誓要做尽利国爱民之事,才能攒够了功德,修得一个来生,叫你我能年纪相仿,能相知相爱相守……”
太上皇想起了曾经他的梦境里,他的宜修提过的,上辈子他们曾许下的“同年同日同日生,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愿望与誓言。
这句美丽的祈求,让他记忆很深刻。
如今,他的宜修甚至都不敢求得这么大,只敢求年纪相仿些,只敢求相知相爱相守……
她怨他们这辈子不得如愿,又怕许得太贪心他们下辈子还是不能共白头……
他的宜修,他的娇妻……
都是他爱新觉罗玄烨对不起她,竟比她先降生了那么多年,一定是他在黄泉路上走得太急了,忘了等着她……
太上皇听得心里发酸,自己也红了眼眶,赶紧又是道歉,又是哄她开心,许诺他的太后娘娘,他一定竭尽全力,支持她的国母事业,配合她的行善修德。
于是在太上皇的配合下,太上皇后的国母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声望甚至都压过了两位皇帝,大清人人都知,太后娘娘是真正的国母,完美的国母。
她登临皇后、太后之位以来,心系民生,夙兴夜寐,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
大清民间都称太后娘娘为凤主娘娘。
如此高贵又善良的凤主娘娘,如此威严又仁慈的凤主娘娘,他们大清百姓的凤主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