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滦水谣 > 第25章 准备暴动

第25章 准备暴动

按照上级指示,迁安大队的队长李远帆联系地下党员,发动群众,准备配合冀东抗日支队,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暴动。

他们成立了自卫分会,抗日干部和党员分工包片,吸收各种人入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了上千名会员。

一颗颗火种,遍布迁安大地的每个角落,一旦点起,便像星星之火,燃遍这个广阔的平原。

这天,李远帆带着赵海成和小柱从西峡口坐船去滦河对岸。

船在向西走着,掀起两道水花。赵海成把手掌伸进水里,轻轻地摆动着。李远帆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嘴角微微上扬。小柱眉头紧皱,注视着对岸。

船老大一边划船一边随意地问:几位先生,去对面干啥?

小柱抢先答道:走亲戚。

船老大说:昨天有一个后生在那边碰见两个鬼子,被挑了一刀,肠子都露出来了。说完,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赵海成刚要搭话,手被李远帆按了一下。

李远帆说:这次赶上我表弟结婚,不去不行啊。

上了岸,他们奔了柳河峪。

柳河峪在一片深山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找到党员陈正平的家,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陈正平出来了。他让老婆去外面放哨,把这些人带到了地窖里。地窖中很黑,陈正平掏出火柴,点亮了油灯。下面放着几个矮凳子,他们坐了下来。

李远帆问:老陈,你这儿有多少人入会了?

陈正平掏出一个纸条,递给了李远帆。李远帆数了数,有十二个人,还有两个名字被划掉了。

李远帆指着纸条问:这是怎么回事?

陈正平说:这两个人本来要参加的,昨天突然来了一帮鬼子和伪军,把村里翻了个遍才走,他们两个被吓着了,找我退了会。

李远帆问:他们靠得住吗?不会出卖什么吧?

陈正平说:不会,他们都是单独和我联系,没有见过其他的人,再说他们只是胆小,人还是靠得住的。

李远帆说:不要麻痹,要处处谨慎。

这时,陈正平的媳妇突然趴在窖口说:不好,街上来了伪军。

陈正平对李远帆说:怎么办?

李远帆看了看陈正平,低声说:先隐蔽着。

陈正平叫媳妇在窖门上又放了两捆玉米秧,让她去了院里。小柱爬到梯子上,把枪口对准了窖口。赵海成站在陈正平的身后,手里端着枪。李远帆贴在地窖一侧,枪口冲上扬着。

过了一阵,陈正平媳妇拨开玉米秧,趴在窖口说:他们在街上贴了几张布告走了。小柱掀开窖门,嗖地跳了出去。他在外面看了看,把李远帆他们叫了出来。

李远帆简单嘱咐陈正平几句,带着人从后山离开了柳河峪。

他们改变方向,从张官营那边回阎家店。

路边有一个小窝棚,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出来。李远帆一挥手,几个人走了进去。里面的铁匠炉燃着火,一老一少扎着围裙正在敲打一块铁板。

赵海成突然叫了一声:李学,你咋在这儿?

李学扭过脸,眉眼间闪过一丝惊喜,说道:海成哥,我不在你们酒坊干就到这里学徒了。

老铁匠见他们认识,给他们找凳子。

李远帆说:你们忙吧,别耽误活计。

老铁匠说:不急,来客人了正好歇会儿。说完把一个烟笸箩递过来。

赵海成摇摇头,小柱去了门口。

李远帆卷了一个纸烟,抽了几口,说:这烟还有点劲,是东北那边来的吧?

老铁匠点了点头,说:一看,你也好这一口。

李远帆说:我爹好这一口,我嘛,不常抽。

老铁匠问:你爹高寿?

李远帆叹口气,目光投向窗外说:鬼子上我们村扫荡,把他活埋了。

老铁匠拍了拍大腿说:我挑了你的伤口,对不住了。

李远帆摆摆手说:那都是鬼子造的孽。

老铁匠说:就盼着八路军早点过来,把鬼子都宰了,替老百姓出出气。

赵海成把李学叫到一边,低声问他:听说过抗日自卫分会不?想不想加入?

李学说:我听说了,可是还没这个打算呢,世道不稳,我就想学点手艺。

赵海成说:世道不稳才要一起反抗,等把鬼子赶走了,学啥手艺也不晚。

李学说:看看再说。

老铁匠走过来说:你俩的话我都听见了,抗日自卫分会是不是打鬼子的?

赵海成看了看李远帆,李远帆点了点头。

老铁匠说:我这个岁数,你们要不?

李远帆眼睛一亮,说:当然要,只要真心打鬼子,我们都要。

老铁匠说:我叫鲁贺山,你告诉八路的官,算我一个。

李远帆握住鲁贺山的手说:行,我告诉八路军的官。

鲁贺山瞅瞅李学说:孩子,把胆子壮起来,也报个名,打鬼子咱都有份。

李学不再犹豫,大声说:那,给我也报个名。

这时,外面走进一个姑娘,手里拿着一坛子米汤。鲁贺山在李远帆的耳边说:这是我闺女玉凤。

临走前,李远帆委托鲁贺山打一些铁枪头和铁插,鲁贺山爽快地答应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