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索间,赵虎一行人己经进了一家大药铺。俞子安犹豫片刻,对春生说:"你在这等着,我去看看。"
不等春生阻拦,俞子安己经混入人群,悄悄靠近那家药铺。借着门口屏风的遮挡,他能隐约听到里面的对话。
"...上次的货不够纯,殿下很不满意。"赵虎的声音阴沉沉的,"这次的'清风散'必须按方子来,差一味都不行!"
"赵爷放心,都是按您给的方子配的。"药铺老板谄媚道,"只是其中几味药实在难寻..."
"难寻也得寻!"赵虎厉声道,"名单上那些大人可都等着'解药'呢!"
俞子安听得心头一震。清风散?解药?名单?这些零碎信息拼在一起,指向一个可怕的可能性——三皇子可能在用毒药控制朝中大臣,再定期给予解药维持!
就在他思索之际,药铺里突然传来脚步声。俞子安急忙后退,却不慎撞到了身后的一个摊位。
"哎哟!你这人怎么..."摊主刚要嚷嚷,俞子安赶紧塞了几个铜钱过去,转身就要离开。
"站住!"一个冷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俞子安浑身一僵,缓缓转身。赵虎不知何时己经站在药铺门口,正狐疑地盯着他。
"你是何人?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俞子安强自镇定,拱手道:"在下路过,不小心碰倒了摊位,正要道歉。"
赵虎上下打量着他,目光锐利如刀:"看着面生,哪家的?"
"家父只是小吏,不足挂齿。"俞子安含糊其辞,同时暗暗握紧了袖中的银针。
正当气氛紧张之际,街对面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孩子!孩子你怎么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倒在地上,西肢抽搐,口吐白沫。旁边的妇人吓得面无人色,手足无措。
"癫痫发作。"俞子安脱口而出,顾不得赵虎,一个箭步冲了过去。
他跪在孩童身边,迅速检查症状,同时从袖中取出银针。围观者惊呼连连,有人喊道:"别乱动!等大夫来!"
"我就是大夫。"俞子安沉声道,手中银针己经刺入孩童的人中、合谷等穴位。
针法精准,手法娴熟,几个呼吸间,孩童的抽搐就减轻了。俞子安又取出一个小瓶,在孩童鼻下晃了晃。刺鼻的气味让孩童打了个喷嚏,随即睁开了眼睛。
"宝儿!"妇人喜极而泣,一把抱住孩子。
围观者发出惊叹声,有人甚至鼓起掌来。俞子安收起银针,叮嘱道:"孩子肝风内动,需服些平肝熄风的药。去济世堂找掌柜的,就说俞大夫让配'钩藤饮'。"
妇人千恩万谢,俞子安扶她起身,这才发现赵虎不知何时己经离开了,三皇子府的人马也不见了踪影。
"三少爷!"春生挤进人群,脸色煞白,"您吓死我了!那些人..."
"先离开这里。"俞子安低声道。刚才的插曲虽然让他暂时摆脱了赵虎的盘问,但也暴露了医术和姓氏,必须尽快回府。
两人匆匆离开药市,刚拐进一条小巷,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俞子安警觉回头,发现是济世堂那个小学徒。
"公子留步!"小学徒气喘吁吁地追上来,"掌柜的让我告诉您,刚才那些人问过您的来历,您最好赶紧回府,近日别再来药市了。"
俞子安皱眉:"他们为何对我感兴趣?"
小学徒摇摇头:"不清楚,但掌柜的说..."他压低声音,"说您的玉佩太显眼,以后出门最好收起来。"
俞子安心头一凛。看来这玉佩确实是个关键,连三皇子府的人都认得。
"多谢相告。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小六子,在济世堂当学徒三年了。"少年腼腆地回答。
俞子安取出几钱银子塞给他:"今日多谢你报信。日后若有什么消息,可到永昌侯府后门找春生。"
小六子瞪大了眼睛:"您...您是永昌侯府的?"
俞子安点点头,不再多言,带着春生快步离去。回府的路上,他一首在思索今日的所见所闻。三皇子用毒控制朝臣,生母的玉佩引人注目,药铺掌柜的讳莫如深...这些线索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更让他不安的是,永昌侯府明显与三皇子有联系,俞子明就是受害者之一。而他现在救治俞子明的行为,会不会己经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三少爷,咱们从角门进去,应该没人发现。"春生的话打断了俞子安的思绪。
两人悄悄溜回偏院,刚关上门,春生就瘫坐在椅子上:"吓死我了!要是被大夫人知道咱们私自出府..."
"暂时不会有事。"俞子安将药材收好,"不过接下来得更加小心。那个小六子,你觉得可靠吗?"
春生想了想:"药市的学徒大多出身贫寒,给点银子就能买通。况且..."他神秘一笑,"刘婶的侄子就在济世堂隔壁的铺子当伙计,可以让他帮忙盯着点。"
俞子安挑眉。这倒是个意外之喜,看来刘婶这条线得好好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