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东水西调

关于西皇子盛行的事,江鸿宴己经从盛颜那里得知了一些,但当着他们的面还是故作惊讶。

“他是这样的人?”

“是啊!朝中没有不知道的,以后老皇帝退了,皇位必定没他的份。”

凌风就坐在旁边静静听着,没有吱声,也没什么表情。

忽然提到这个问题,江鸿宴便于他聊了几句,“有没有可能,干旱和洪涝这些问题不是光凭他个人就能解决,天灾要发生,我想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不过关于这件事,我倒有些想法,若是能实行起来,或许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干旱和洪涝的发生.......”

凌风的眸中闪现出一丝兴趣,“江兄弟有什么好想法,不如跟我们说说,我跟赵大哥差不多,也没读过什么书,实在没想过能有什么好点子阻止天灾,我总感觉这种事不是人力能干预。”

赵龙也来了丝兴致,“真有办法吗?我觉得不可能,除非神灵降世。”

“我们都知道,东部水多,一到雨水多的季节,容易出现洪涝,而西边则偏干旱贫瘠,要是能开沟挖渠,将东边的水引到西边,既能缓解东部的洪涝,也能解决西边的干旱问题.......”

赵龙听到这话忽然哈哈大笑,“江兄弟,你搁这说梦话呢?你知道盛国有多大吗?真照你说的开沟挖渠,那几乎是把整个盛国给挖穿了,这么大的事得耗费多少时日?三年五年可能都不够,甚至需要十几二十年。”

凌风也是这个想法,“是啊,江兄弟,盛国太大了,你说的这个东水西调,耗时长,也需要很多人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可能等不到完工,洪涝或者干旱又发生了。”

江鸿宴当然知道这个工程耗时长,记得那个世界的这项工程就耗费了很多年。

“一二十载固然长久,但放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不过是弹指一挥。几年前的那场旱灾,死去了很多人,如果再次发生,后果难以想象,关键是如果敌国趁机入侵,对我们极其不利!这件事耗时虽长,但带来的好处很大,一旦完成,往后的几百年甚至更久,都不用再担心干旱以及洪涝问题,这么一比,十几二十年还算久吗?”

赵龙听完忽然沉默了一下,凌风也是一样。

过了一会,两人回过神来。

凌风面露赞赏,“江兄弟,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这一二十年倒也不算什么了,我们盛国洪涝频发,你说的这件事若真能完成,我想以后再发生洪涝的机会就会小很多,也可以避免很多百姓遇难,更不会给敌国出兵的机会。”

赵龙也点了头,认同了他的话,“说的也是啊,刚才一听到这事,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不可能,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可能,这么大的事肯定需要很多人参与,也能给百姓带来挣钱的机会,让他们靠着自己的力气填饱肚子,现在有多少人都闲着找不到活干呢。最重要的是以后旱灾洪涝会减少很多,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江兄弟,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

“我最近一首在帮书铺抄书,过程中也就看了很多书,看的多了,自然也就想到了。”

凌风对他更好奇了,没有恶意,只是出于赞赏,“看得出来,江兄弟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想法总是多一些。”

江鸿宴否认,“惭愧,并不是什么读书人.......”

赵龙插了一嘴,“他呀!以前是个僧人,看过不少书,想法多也正常。”

“僧人?”凌风更好奇了,“僧人不是应该在诵经拜佛吗,怎么会在这,还与赵大哥相识?”

“哈哈哈......”赵龙爽朗大笑,“贪食荤腥,做不了僧人了,现在是个寻常百姓。”

凌风一笑,“这样?”

赵龙点头,“就是这样,这僧人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规矩太多,人啊,就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吃肉怎么有力气干活?当个俗人也挺好,诵经拜佛根本没什么用,每次发生天灾战乱,死尸遍地,也没见有神佛降世帮助百姓。”

凌风觉得赵龙这话不假,庙里香火不断,灾难一点不少,“说到这个,江兄弟以前是僧人,那么江兄弟信神佛吗?”

赵龙很确定地抢答,“他肯定不信,不然应该不会吃肉。”

江鸿宴点头,“自然是信的。”

赵龙忽然有些诧异,“你信?那你就不怕神灵惩罚你?”

凌风也面露不解,“我也有这样的疑惑,既然你信,那怎么会贪食荤腥,不怕神怪罪吗?还有个疑问跟赵大哥一样,既然有神,那为什么百姓饱受灾难之苦的时候,从没见过神佛降临,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