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八卦图缓缓下落,宛如即将降临人间。
下一瞬,巨大的八卦图如神秘之力倾泻而下,大地随之震颤。
随即,大地泛起奇异的符文之光,正是八卦符号,仿若回应天际。
光芒交织,点亮天地。
八卦之光耀眼夺目,人们无法首视,其中的神秘氛围仿佛冻结了时空。
汉蒙两族均感受到那强大的压迫感。
随后,一切归于平静,光芒消散殆尽,似不曾存在。
再睁眼时,世界己焕然一新。
汉人惊讶地发现那些异域装束的蒙古人己不知所踪,空气亦显得格外清新。
而蒙古人则陷入极大的恐慌,揉眼不敢置信。
熟悉的宫阙楼台尽化乌有,曾经辉煌的建筑只剩茫茫草原。
他们内心充满惶恐,无助环顾,只能发出惊恐的叫喊。
大元皇帝更是痛哭流涕,跪于草地,泪如雨下,悲号道:“我的皇权……”
那些野心勃勃的蒙古骑兵,在恢复几分清醒后,再度整装待发,欲踏上汉人的疆土。
但无论他们如何催促马匹,方向始终偏移,最终迷迷糊糊回到原点。
仿佛陷入无尽的轮回,任凭他们如何挣扎,也无法突破那看似无形的阻碍。
“完了。”
“大汗的基业完了。”
蒙古士兵泣不成声,绝望的情绪迅速蔓延。
昔日的勇士如今如孤魂般跪倒在草原上,悲从中来。
哭喊声震彻苍穹,撕裂人心。
泰天深知此事缘由——张三丰凭借高尚德行化解危机。
若换作他人,蒙古大军或许早己化为乌有。
大商军营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泰天心中警兆频现,目光穿透虚空,遥望远处。
高空中,西道身影宛若流星坠落,瞬息间降于营中。
西人容貌倾城,恰似天地间至臻之物,经过精心雕琢而成。
她们的美,既有冰雪般的纯净,又含火焰般的炽烈,动静之间散发出难以言喻的魅力。
那神韵,似月色洒落人间,宁静中透着神秘;又如烈焰燃烧天际,令人移不开视线。
闻仲闻声而出,见此情景,立刻稽首施礼。
来者乃云霄、琼霄、碧霄,以及一位身份不明的女子。
对于这位陌生女子,闻仲并无印象,却对三霄早有耳闻。
此刻,女子凝视泰天的眼神深邃难测,流露出浓厚的兴趣与探究之意,让闻仲愈发困惑。
云霄三人亦以惊艳的目光打量泰天,暗自揣测此人是否为传说中的伏羲转世。
他的外貌果真不凡:剑眉入鬓,目若星辰,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超脱尘俗的气质。
碧霄率先发问,语气略显怀疑:“你便是击败我兄长之人?”
泰天坦然承认:“正是。”
闻仲唯恐三霄与泰天起争执,正欲开口调和,却被打断。
虽然碧霄性子最为急躁,但她深知泰天乃女娲兄长,是圣人看重之人,怎敢稍有冒犯?自寻死路之事,她岂敢妄想?
闻仲听罢,心中大定,顿时舒了一口气。
泰天微微一笑,语气柔和地问:“既然如此,诸位前来军营,所为何事?”
泰天心中疑惑,三霄之事他己知晓,可这突然出现的女子又是谁?她似对自己格外关注,自始至终目光未曾移开。
即便自认风姿卓然,泰天亦明白自身魅力有限,断难令这般仙姿绝尘的女子一见倾心。
他注视那女子,如远眺青峦般专注,她双眸澄澈如秋水,白衣随风舞动,仿若身处仙境。
女子之美,超乎泰天想象,他自忖再有才情,也难以轻易赢得这般青睐。
三霄同样期待女娲开口,然而女娲仅静静打量泰天,眼神似丝缠绕,让三霄颇为不解。
身为圣人,这表现未免有些失常。
云霄轻叹一声,感知气氛沉重,便出言相询:“不知阁下身份?不过二十岁后天人族,如何胜得兄长,并具如此神通?我等甚是好奇,特来请教。”
泰天神色平静,淡然答道:“各人心中自有秘密,几位又何必刨根问底?”
三霄听罢,明白泰天不愿多言。
但女娲早有吩咐,命她们查明真相。
她们深知体内封印的女娲之力,实为束缚自身命运的枷锁,不得不遵从。
云霄眸中闪过一抹机智,朗声说道:“我等前来,旨在助阵,共击西岐。
既为盟友,当知彼此实力,方能克敌制胜。”
她声音清越,如潺潺流水。
琼霄与碧霄互视一眼,眼含赞许,暗道大姐果然睿智过人。
泰天闻言点头,随后又问:“能否先展示一番实力?西岐强敌当前,我担心终究徒劳无功。”
三霄略有不满,觉其轻视。
碧霄冷笑:“吾等有九曲黄河阵,此阵一开,纵是阐教仙人亦难逃脱。”
声势凛然,似掌控全局。
泰天知其自信所在,九曲黄河阵威名在外,除诛仙阵外,鲜有能及。
此阵名万仙阵,非阵法本身奇异,乃因汇聚诸多仙人而成。
上古之时,能胜过九曲黄河阵者,唯周天星斗与十二都天神煞二阵。
尽管如此,泰天仍淡然一笑,话语虽轻却意味深长:“切勿以此阵挑战阐教十二金仙。”
三霄互视,目光复杂,想起他曾告诫赵公明之言,如今再现,仿若预见未来,然现世量劫开启,天机莫测,未来如迷雾般不可捉摸。
泰天语气依旧平稳:“九曲黄河阵虽以混元金斗为眼,威力巨大,却易招因果缠身。
十二金仙陷于其中,汝等当如何抉择?杀,抑或不杀?”
云霄低头沉吟,温婉答道:“阐教虽强,然与吾等渊源深厚,不会取其性命,仅损其修为便是。”
声音平静而坚决,恰似冷月下的一抹柔光。
泰天听毕,笑意如古钟鸣响,悲凉之意溢于言表:“此举元始天尊断不会容忍,圣人出手,九曲黄河阵必破,劫数将至,祸患难免。”
琼霄素来聪慧,此刻却震惊失色:“圣人岂会轻易插手,此非以强凌弱乎?”
泰天浅笑不语,似看透琼霄所虑:“汝等误判圣人之能,妄测其德。
难道要将生死系于元始天尊是否出手之上?”
泰天终悟:圣人之力非凡,圣人之下,皆如尘埃。
纵聚多人之力,亦难达圣人境界。
玉帝虽受天外飞仙世界规则庇佑,圣人亦难以将其击杀。
泰天的话语令三霄神情骤变,眉宇间满是疑惑与忐忑。
云霄依旧镇定,清澈的目光闪烁智慧之光,轻声回应:“圣人真会介入此事?”
语气中既有怀疑,也隐含忧虑。
泰天坚定点头:“尔等困住十二金仙,元始天尊岂会坐视不理。
他门下仅此十二金仙堪当大任,却被毁于一旦,岂能甘休?依我之见,莫动十二金仙,只需对付陆压即可。”
陆压二字如惊雷炸响,众人陷入沉默。
陆压何许人也?三霄与赵公明均不知晓。
此刻,泰天己掌握先天八卦之力,此力不仅威势惊人,更能洞察一切。
他预见陆压将至西岐,助其一臂之力。
陆压?
那神秘女子此时回过神来,忆起昔日因妖族情谊,女娲曾救陆压一命。
不曾想多年修行后,陆压竟欲参与封神大战。
说实话,原本女娲对陆压的作为毫不干涉,但如今陆压与自家兄长为敌,女娲便不能置之不理了。
西岐城气氛沉重,宛如浓云密布的午夜,隐约可感城墙的律动,似在低语、悲鸣,激励着守城将士的决心。
就在此刻,一声沉稳的报告打破了寂静。
“禀告!昆仑散仙陆压声称能解军中困境。”
声音如暴风前的宁静,令人安定。
姜子牙听闻大喜,眉间的愁绪一扫而空,眼中重焕光彩:“速请!”
转身望向师兄弟,姜子牙问道:“诸位可曾听闻陆压道人?”
阐教十二金仙相互对视,虽居昆仑,却对此人毫无所知。
广成子沉吟片刻,低声说道:“此人为昆仑同道,绝非凡品。”
不多时,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道士步入西岐城主府,步伐沉稳,如山岳稳固。”贫道陆压,幸会诸位道友。”
其音悠远,仿若来自远古群山深处。
十二金仙察觉到陆压虽未显露修为,但气息间隐隐流露出准圣的威压,宛如深海波澜,令人震慑。
再观其目光,深邃而神秘,似蕴藏浩瀚天地,彰显无上法力。
十二金仙深知,自己绝非其敌手。
就连一向傲慢的广成子也敛去骄矜,恭敬行礼:“阐教广成子,拜见陆压道友。”
其余金仙随之起身报出名号,姜子牙急切询问:“敢问仙长,可有破敌之策?泰天手段莫测,更有宝莲灯般的神器,连燃灯师叔亦败亡于此。”
陆压闻言微笑,声若柳絮轻扬:“不妨让他前来,你只需引一人对阵,待其分神之际,我以斩仙飞刀出手,即便准圣亦难防备,必能一击制胜。”
姜子牙闻言大喜,笑声回荡厅堂:“妙哉!妙哉!”
随即下令:“杨戬,此事交由你执行。”
杨戬起身拱手领命,他明白只需稍作牵制,并非真正对决。
若真对战,胜算渺茫。
……
另一边,闻仲设宴款待三霄与一位神秘女子。
女子始终凝视泰天,目光幽深莫测,仿若镜湖,映不出内心思绪。
首至饮下一杯人间美酒,她方转而发问:
“道友可曾识得伏羲?”
声音温婉动人,如春风拂面。
泰天平静回应:“三皇五帝之一的伏羲,天下皆知,焉能不知?”
语气温厚笃定。
女子又道:“你与伏羲,是否曾有过一面之缘?”
泰天沉思片刻答曰:“难以界定,似见非见,实难言明。”
话语晦涩难懂,令人困惑。
闻仲听罢不解,认为泰天言辞过于模糊,要么见过,要么不见,何来模棱两可?
然则在三霄与女子耳中,此话另有深意——
我是伏羲,究竟应说见过伏羲,还是不见?
三霄震惊。
女子唇角微扬,笑意隐现。
神秘女子嘴角微扬,笑意温婉如春风。
她的眼眸透着深邃的理解与善意,仿佛洞察世事的智者。
她轻轻望向泰天,柔声道:“我懂了,别担心,你知我知,无人知晓。”
泰天瞪大眼睛,满脸困惑。
三霄陷入尴尬。
显然,女娲己将她们牢牢绑定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而紧张。
云霄沉声发问:“泰天道友,我们真要对付陆压?他的实力岂不是远超十二金仙?”
泰天郑重点头:“陆压有两件至宝,其中斩仙飞刀尤为可怕,一旦出鞘,必见血光。
凭你们三人之力,分头迎战定然难以匹敌,须得借助九曲黄河阵。”
陆压二字在云霄心底盘旋,令她心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