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沈廉之你欺负我 > 第十七章 回门

第十七章 回门

令妃与纯妃二人,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静静等待着那两位出嫁的闺女——小燕子和和嘉两姐妹。小燕子所嫁之人,乃是当朝少年太傅沈廉之;和嘉的夫婿,则是学士府福伦的长子福尔康。今日,两姐妹回门,小燕子满脸兴奋,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鸟,紧紧挽着和嘉姐姐,而她们的相公则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乾隆与两位妃子,还有其他妃子和皇后、太后老佛爷等人,皆端坐于太和宫,宛如一座庄严的山岳,等待着两个闺女回门,并准备送上丰厚的回门礼。

此时,令妃突然启唇说道:“皇上,如今小燕子虽被皇上您封为了和硕公主,然其封号‘还珠’,似乎略有不妥。依臣妾之见,不若赐予她‘静’字,让她安安静静,听从丈夫沈廉之的教诲,如此可好?和嘉是和嘉,小燕子是和静,二者相辅相成,岂不妙哉?”乾隆轻抚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爱妃所言甚是,就称其为和硕和静公主吧。”而坐在角落里的紫薇,却如一朵孤独的小花,微微抿起嘴唇,低头不语,那金锁则如护花使者般,心疼地望着自家格格紫薇。

皇后见状,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嘲讽道:“令妃妹妹倒是心思细腻,不过这封号一事,也该慎重些。这‘静’字虽好,可若这公主本性难改,怕是这封号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太后也轻轻点头,说道:“皇后说得有理,封号代表着皇家颜面,不可儿戏。”

小燕子一听,顿时急了,蹦蹦跳跳地说道:“老佛爷,皇后娘娘,我以后肯定会乖乖的,不会再闯祸了,您就答应让我叫和静公主吧。”沈廉之赶紧拉住小燕子,轻声劝道:“莫要失态。”

和嘉也笑着打圆场:“皇阿玛,老佛爷,皇后娘娘,令妃娘娘也是一番好意,妹妹日后定会收敛性子,这和静公主的封号就挺好。”乾隆摆了摆手,笑道:“既如此,就这么定了。”令妃得意地看了皇后一眼,而皇后则冷哼一声,不再言语。随后,众人开始为两姐妹送上回门礼,太和宫里一片热闹景象。

太和宫内,鎏金蟠龙柱倒映着明黄烛火,各色宝石镶嵌的屏风将殿内映照得流光溢彩。乾隆端坐在九龙金漆宝座上,望着阶下笑闹的两对新人,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太后斜倚在紫檀雕花榻上,手中的翡翠佛珠轻轻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令妃身着月白绣牡丹吉服,鬓边东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见乾隆下了决断,她优雅地福了福身:"臣妾谢皇上恩典,愿和静公主与和嘉公主婚后和和美美,为皇家添福添寿。"

"谢皇阿玛!"小燕子兴奋地拉着和嘉的手,凤冠上的珍珠流苏跟着颤动。她转头看向沈廉之,眼里满是得意:"沈太傅,以后我就是和静公主了,你可得好好'教导'我呀!"

沈廉之无奈一笑,轻轻扶了扶她歪掉的发簪:"臣遵旨,公主殿下。"他的动作自然亲昵,引得殿内众人一阵轻笑。

和嘉则温婉地福身谢恩,尔康站在她身旁,身姿挺拔如松。今日的他身着崭新的朝服,腰间系着和嘉亲手绣的玉佩,眼中满是柔情。

角落里,紫薇攥着帕子的手微微发白。她看着小燕子欢快的模样,又想起自己与尔康无疾而终的感情,心中泛起阵阵酸涩。金锁在一旁担忧地看着她,小声道:"格格,您要是难受,咱们..."

"我没事。"紫薇强挤出一丝笑容,低头掩饰眼中的黯然。

此时,皇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封号之事己定,也该看看各位准备的回门礼了。"她话音刚落,宫女们便鱼贯而入,捧着各色珍宝陈列于殿前。

太后率先开口:"哀家准备了一对翡翠玉镯,愿两个丫头平安顺遂。"那玉镯通体碧绿,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乾隆笑着点头,示意太监呈上礼物:"朕赐你们每人良田百顷,绸缎千匹,望你们夫妻和睦,白头偕老。"

令妃与纯妃也各自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令妃还特意为小燕子准备了一本《女诫》,笑着说道:"公主如今成了亲,更要好好研习礼仪。"

小燕子吐了吐舌头,接过书时偷偷对沈廉之做了个鬼脸。沈廉之不动声色地将书收入袖中,眼中满是宠溺。

轮到皇后时,她命人抬上两个檀木箱子,打开后竟是两套精美的宫装:"这是内务府新制的衣裳,赏给两位公主。"她的目光扫过小燕子,意味深长地说道:"希望和静公主穿上这衣裳,能更有皇家公主的风范。"

小燕子正要反驳,却被沈廉之轻轻拉住。她只好乖乖福身:"谢皇后娘娘,儿臣定会好好收着。"

回门礼结束后,殿内摆开宴席。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不断。小燕子与和嘉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婚后趣事。尔康和沈廉之则与几位王爷大臣交谈,时不时看向自家夫人,目光温柔。

紫薇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她望着小燕子幸福的模样,再看看和嘉与尔康相敬如宾,突然意识到,有些东西一旦错过,便再也回不来了。

夜色渐深,宴席散去。小燕子和和嘉向众人告辞,两对新人在侍卫的护送下离开皇宫。月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为这场回门宴画上了句点。而深宫中的故事,仍在继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