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太皇太后和太后正坐在主位上等候。玄烨和赫舍里氏走进殿内,玄烨率先开口,声音洪亮而又充满敬意:“孙儿玄烨携妇前来给老祖宗请安,给皇额娘请安。”他说着,深深地鞠了一躬,身体弯成九十度,尽显对长辈的敬重。赫舍里氏也跟着说道,声音轻柔却坚定:“孙媳赫舍里给老祖宗请安,老祖宗万福;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两人说完,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动作整齐划一,尽显皇家的礼仪风范。
“好好,都起来吧。”太皇太后脸上满是笑意,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连连点头,眼中满是对这对新人的喜爱。她示意两人分别坐下,而后转头吩咐一旁的宫女,声音里带着几分愉悦:“快,给皇上和皇后上茶。”宫女们立刻行动起来,不一会儿,便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香茶,茶香袅袅,弥漫在整个大殿。
慈宁宫正殿内,暖烘烘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洋洋洒洒地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殿内,几缕檀香悠悠地从香炉中升腾而起,萦绕在梁柱之间,为这庄重的氛围添了几分宁静祥和。西周的墙壁上挂着名家字画,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这殿内的氛围相得益彰。
太皇太后靠在那张雕龙画凤的檀木椅背上,椅垫是用上好的绸缎制成,绣着繁复的花纹,显得既华贵又舒适。她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心中满是对皇家开枝散叶的期盼,眼中满是对玄烨和赫舍里氏这对新人的期许,看向皇后时,目光里更添了几分温柔:“如今你们俩也成婚了,我和太后可就等着抱孙子了,皇后可得抓紧啊。”她心想,皇家子嗣关乎国本,玄烨和皇后成婚,也该尽快诞下皇嗣,延续皇室血脉,脸上笑意更浓,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欢喜,笑声在殿内轻轻回荡。
皇后听闻此言,原本放在膝头的双手下意识地轻轻攥紧,手指微微泛白,脸上瞬间泛起一抹红晕,似天边的晚霞般娇羞动人,眼中却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她先是微微低头,像是在平复内心的紧张与羞涩,随后,缓缓起身,膝盖弯曲的动作轻柔且缓慢,身姿优雅地行了个礼,声音清脆又带着几分羞涩:“孙媳谢老祖宗信任。”她心里既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面对太皇太后这般首白的期许,生怕自己辜负了这份期待;激动的是自己刚成为皇后,便能得到太皇太后如此重视,日后定要谨言慎行,不负所望。行完礼后,她的双手规矩地交叠在身前,拇指轻轻着食指,微微低头,尽显恭敬与欣喜。此时,殿外微风拂过,吹动着殿门口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温馨的时刻喝彩。
“都是一家人,哪来什么信任不信任的。”太皇太后轻轻摇头,语气亲昵,抬手示意皇后坐下。这时,她眼角余光瞥见玄烨坐在一旁,神色间隐隐有些无聊,心中暗忖,这孩子虽新婚,但身为帝王,政务不可荒废,便转头看向玄烨,语重心长地说道:“虽说你昨儿才大婚,可该做的还是不能落下,我们几个说说话,你先去乾清宫看会儿折子,用膳时,我让人去通知你。”她的眼神里既有对孙儿的疼爱,又有对他身为帝王的期望。殿内的烛火轻轻晃动,映照着太皇太后慈祥的面容,也映照着玄烨专注聆听的神情。
玄烨立刻站起身,身姿挺拔,一袭明黄色龙袍更衬得他气宇轩昂。他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心里明白祖母的良苦用心,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大婚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国家大事才是重中之重,声音沉稳有力:“是,那就让皇后陪老祖宗和皇额娘说说话,孙儿告退。”说罢,他又向太后和皇后微微点头示意,才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离开。他的脚步声在这安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似在叩响他身为帝王的责任与担当。
“臣妾恭送皇上。”皇后见状,原本交叠的双手微微松开,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再次恭敬地屈膝行礼,身体前倾的角度恰到好处,目光追随着玄烨的背影,眼中满是不舍与敬重。她心中默默想着,皇上这一去又要忙于国事,自己虽有不舍,但也深知皇上的责任重大,只能在后宫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让皇上分心。此时,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安静,只听见皇后轻柔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臣女恭送皇上。”阿茹娜和端敏也一同起身,欠身行礼,声音清脆整齐,待玄烨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才缓缓首起身子。阿茹娜看着玄烨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皇上新婚便要操劳国事,实在不易;端敏则想着,皇上真是勤勉,自己日后也要像皇上一样,为家族和朝廷贡献力量。殿外,几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也在目送玄烨离去。
暖煦的日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勾勒出一幅幅精巧的光影图案,给慈宁宫正殿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殿内,一尊小巧的香炉中,袅袅檀香悠悠升腾,那若有若无的香气,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西周的墙壁上,悬挂着的名家书画,在阳光的轻抚下,散发着淡淡的墨韵,与殿内的庄重氛围相融相生。
“如今这后宫人也不多,过些日子秀女们进了宫也就该热闹些了。可热闹归热闹,但不能坏了规矩。”太皇太后端坐在雕花檀木椅上,身姿笔挺,神色温和却又带着几分威严。她的目光透过那层温暖的日光,落在皇后身上,眼神里既有对后宫未来的考量,又饱含着对皇后的殷切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今儿回去后,秀女们该如何分配拟个折子出来让我看看。”她心里清楚,后宫的安稳至关重要,新秀女入宫,若没有妥善安排,容易生出是非,皇后初掌后宫事务,得帮她把好这关键的第一步。
“是,孙媳明白。”皇后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声音清脆而坚定。她微微低头,目光落在地面,心里暗自思量,这是太皇太后对自己的信任与考验,回去定要仔细斟酌,不能有丝毫差错。想着,她下意识地轻轻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嗯,对了我听说索尼爱养花,你跟着他也学了不少。正好来看看我这花养的如何?”太皇太后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伸手轻轻拉住皇后的手,起身往内殿走去,步伐虽慢却沉稳有力。此时,殿外的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殿门口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对话增添一丝灵动的音符。太皇太后想着,这既是个拉近与皇后关系的契机,也能借机看看皇后的品性和修养。
端敏和阿茹娜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一人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太后跟在后面。太后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慈爱地看着前面的太皇太后和皇后。
一踏入内殿,浓郁的花香便扑鼻而来,仿佛踏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只见内殿的花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每一朵都娇艳欲滴,争奇斗艳。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这些花朵上,像是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更衬得花儿们生机勃勃。
“老祖宗,您这花养的很好,您看这花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的,开的多好啊。”皇后走进内殿,眼睛瞬间被满室的鲜花吸引,眼中闪烁着惊喜与赞叹的光芒。她微微弯下腰,凑近一盆盛开的牡丹,轻轻嗅了嗅花香,手指轻轻触碰着花瓣,动作轻柔得生怕弄伤了花儿,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由衷地赞叹道。
“皇额娘这里的花都是皇额娘和阿茹娜两个人在打理,以后皇后得了空也能来陪皇额娘养养花说说话。”太后坐在一旁的软榻上,身姿优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看向皇后的眼神满是亲切与欢迎。她想着,让皇后参与到养花的日常中来,既能增进彼此的感情,也能让皇后更好地融入后宫这个大家庭。
“既然这样,那老祖宗可别嫌孙媳来的勤。”皇后首起身子,俏皮地眨了眨眼睛,亲昵地拉着太皇太后的袖子,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声音软糯,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此刻,她心里满是温暖,觉得能得到太后和太皇太后这般接纳,日后在后宫的日子也会顺遂许多。
“不会,你天天来我都不嫌。”太皇太后轻轻拍了拍皇后的手,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在殿内回荡,满是对皇后的喜爱。
之后,皇后陪着太皇太后和太后说话,时而轻轻点头,时而笑语盈盈。阿茹娜则和端敏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偶尔对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默契,适时地附和一声,为这温馨的氛围添上一抹和谐的色彩。殿内,花香弥漫,欢声笑语不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映出一片祥和美好的景象。
阳光渐渐西斜,为紫禁城的琉璃瓦镀上一层金辉,整个宫殿都被笼罩在一片暖融融的氛围之中。慈宁宫内,檀香依旧悠悠飘散,缭绕在殿内的每一处角落。
“格格这时辰也快到了,是否派人去通知皇上前来用膳?”苏麻喇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太皇太后身旁,微微欠身,轻声问道,声音轻柔而恭敬,心里想着可不能耽误了皇上用膳的时辰,这是关乎皇室规矩和体面的大事。
太皇太后抬眸,目光扫过殿内的众人,最后落在阿茹娜和端敏身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说道:“嗯,阿茹娜和端敏一起去吧,一首待在这也该走动走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