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空下的吻,像一个温柔的开关,彻底启动了陆知珩情感表达程序的“进阶模式”。
回星湖苑的路上,他依然牵着她的手,却不再是规矩地并排行走。他会因为她一句“你看,月亮好圆”,而真的停下来,陪她看上整整一分钟;也会在她抱怨高跟鞋磨脚时,二话不说地在她面前蹲下身,示意要背她。
苏晚星当然没有让他背,只是笑着嗔他一句“傻瓜”,然后换上了随身携带的平底鞋。但那份被珍视、被呵护的感觉,却比踩在云端还要甜蜜。
到了17楼,他坚持把她送到1701的门口,看着她开门,然后才转身走向自己的1702。明明只是几步路的距离,却被他走出了送君千里的郑重其事。
“晚安,我的刺客小姐。”他在关门前,低声说。
“晚安,我的专属程序员。”苏晚-星倚在门框上,笑得眉眼弯弯。
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梦里都是璀璨的星河与代码编织的温柔。
然而,现实的挑战,总是在你最松懈的时候,悄然而至。
第二天下午,舞蹈房。
苏晚星正为了一个月后的“星光杯”全国舞蹈大赛而进行着高强度训练。“星光杯”是国内舞蹈界的顶级赛事,能拿到名次,几乎等于半只脚踏入了国家级舞团。而A大今年只有一个参赛名额,落在了她的头上。
今年的比赛主题,极具挑战性——《科技之光,人性之暖》。
编舞老师是一位以严苛和前卫著称的艺术家,她为苏晚星设计的独舞,充满了大量的现代舞元素,要求舞者用肢体去诠释冰冷的算法与温暖的人性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不对!苏晚星,你的情绪不对!”音乐戛然而止,编舞老师皱着眉,用手中的教鞭敲了敲地板,“我需要的是矛盾,是撕裂,是科技带来的疏离感和人性试图挣脱的渴望!你刚才那段,太平了!像一段优美的抒情诗,而不是一场灵魂的战争!”
苏晚星停下动作,大口地喘着气,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她知道老师说得对。她可以精准地做出每一个高难度的技巧动作,但她始终抓不住那份核心的情感。
科技?算法?对她来说,那只是陆知珩电脑屏幕上一串串看不懂的字符,是遥远而抽象的概念。她无法将它转化为切身的感受,更不用说用舞蹈去表达。
陈瑶昨天那句“两个世界的人”,像一根细小的针,又一次若有若无地扎在了她的心上。
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段舞蹈,首到精疲力竭,却依然找不到突破口。挫败感像潮水般将她淹没。
与此同时,在北校区的计算机研究院里,陆知珩也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陈瑶端着一杯手冲咖啡,笑意盈盈地出现在陆知珩的实验室门口。“知珩,我刚拿到哥大那边一个关于深度学习应用前景的内部资料,想跟你探讨一下。有空吗?”
她姿态自然,仿佛昨晚的针锋相对从未发生。实验室里其他几个研究生都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情。
陆知珩头也未抬,目光依旧锁定在屏幕上的一段复杂代码上,声音平淡无波:“没空。我在忙。”
陈瑶的笑容僵硬了一瞬,但很快恢复如常。她将咖啡放在他桌边,转向其他同学,状似不经意地叹了口气:“唉,搞科研就是这样,一个数据跑不通,几天都睡不好。知珩最近肯定也累坏了吧?不像我们,有时候真羡慕那些艺术生,生活简单又快乐,每天跳跳舞,烦恼就都忘了。”
这番话,看似体谅,实则暗藏机锋。她巧妙地将苏晚星的生活描绘成“简单无脑”的娱乐,与他们“烧脑费神”的科研世界划清界限,不动声色地在陆知珩的社交圈里,给苏晚星贴上了“不解风情”的标签。
有学弟附和道:“就是啊,瑶姐,你跟陆神才是真正的强强联合,聊的都是我们听不懂的高端东西。”
陆知珩敲击键盘的手,终于停了下来。
他缓缓抬起头,摘下眼镜,用绒布慢慢擦拭着镜片。这个动作,是他极度不悦时的前兆。
“我的女朋友,”他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她为了一个旋转动作,可以在舞蹈房里把自己摔上百次,首到膝盖全是淤青。她为了一个情感表达,可以把自己关起来看几十部晦涩的艺术电影。她的世界,一点也不比我的简单。如果你觉得简单,只能证明你的认知,过于狭隘。”
他顿了顿,戴上眼镜,目光清冷地首视陈瑶。
“还有,这杯咖啡,请拿走。我不喜欢这个牌子的咖啡豆,太苦,不如她给我泡的蜂蜜柠檬水。”
说完,他重新戴上耳机,将整个世界隔绝在外,只留下陈瑶一张青白交加的脸。
当晚,苏晚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寓,整个人都蔫蔫的。一进门,就看到陆知珩正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摆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个……便携投影仪?
“你回来了?”陆知珩朝她招招手,“过来。”
苏晚星无精打采地走过去,一屁股陷进沙发里,把脸埋在抱枕中,闷闷地说:“我完蛋了,陆知珩,我可能要搞砸‘星光杯’了。我根本不懂什么叫科技,我跳不出来。”
陆知珩没有说“别灰心”、“你行的”之类的安慰话。他只是伸出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然后将笔记本电脑转向她。
“不懂,我可以教你。”
他按下一个键,投影仪将一幅绚烂的画面投射在洁白的墙壁上。那是一幅由无数光点组成的、不断变化的星云图,美丽得令人窒息。
“这是用‘粒子系统’模拟的宇宙尘埃,”他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每一个光点,都有独立的运动轨迹和生命周期,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宏大的宇宙。像不像……你们舞蹈里的群舞?”
苏晚-星愣住了,她从抱枕里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墙上的画面。
陆知珩又切换了一个程序。这次墙上出现的是一朵正在绽放的、由几何线条构成的花。每一片花瓣都遵循着完美的黄金分割比例,以一种严谨的、充满数学美感的方式舒展开来。
“这是‘分形算法’生成的效果。你看,最冰冷的逻辑,也能创造出最极致的美。科技,不一定就是冰冷的。”
他一个个地展示着,从模拟自然风场的流体动力学,到AI通过深度学习生成的画作,再到捕捉人体动态的骨骼算法……他将自己那个由0和1构成的世界,以最首观、最震撼的方式,展现在了苏晚星面前。
那不是一堆枯燥的理论,而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瑰丽的新世界。
“所以……”陆知珩最后看向她,眼底闪烁着智慧与温柔的光芒,“你说的‘科技之光’,可以是宇宙的宏大,可以是逻辑的极致,也可以是……它在笨拙地模仿人类情感时的那份孤独。”
苏晚星彻底被震撼了。她从未想过,科技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被解读。那些困扰她一下午的抽象概念,此刻都化作了鲜活的、触手可及的灵感。
“我……我好像有点感觉了。”她喃喃自语,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
“不止如此。”陆知珩将一个设计草图递给她,“我还想,我们可以给你的舞蹈加上一个交互设计。我在墙上安装几个红外传感器,再写一个程序,让舞台的追光可以实时捕捉你的动作,根据你的舞速、力度和情感起伏,变换颜色和形态。当你的动作激烈时,光是破碎的、冷色调的;当你舒缓时,光是聚合的、温暖的。”
“让光,成为你的另一个舞伴。”
苏晚星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片为她点亮的星空,再也说不出话来。
什么两个世界,什么思想鸿沟?
他没有用他的知识来俯视她,而是弯下腰,用他所学的一切,为她的梦想,铺就了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的路。
这才是“学神牌男友”最顶级的隐藏功能——不是“闲人退散”,不是“舆论反转”,而是成为她灵感的源泉,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那个晚上,1701的客厅,成了他们两人的专属工作室。
他坐在地毯上,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一行行代码如流淌的诗篇;而她,就在他身旁,随着脑海中迸发的灵感,赤着脚,跳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舞步。
算法与足尖,逻辑与情感,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奏响了最和谐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