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楼的走廊,从未如此漫长而安静。
两扇门,1701和1702,如同两座沉默的孤岛,隔着一片名为“分歧”的冰冷海域,遥遥相望。
门内,是两个截然不同,却同样煎熬的世界。
1701的客厅里,苏晚星关掉了所有灯,只留下一盏落地灯昏黄的光。她没有哭,也没有发呆。她换上了练功服,将音乐开到最大,一遍又一遍地跳着那支为她赢得桂冠的《殊途同归》。只是这一次,她的舞步里没有了和解与拥抱,只剩下最原始的、剧烈的撕扯与对抗。每一个旋转都带着愤怒,每一次跳跃都充满了挣扎。汗水混着不知名的液体从她脸颊滑落,她用最极致的疲惫,来麻痹心脏那尖锐的钝痛。
而在1702,陆知珩的世界里,只有代码和算法的冷静光芒。他没有去碰《星梦奇缘》的任何一行代码,那里面如今充满了她的气息,让他无法专注。他强迫自己打开另一个科研项目,试图用复杂的逻辑运算来填满大脑的每一个缝隙。然而,屏幕上流淌的字符,却总是在不经意间,组合成她的名字。他烦躁地摘下眼镜,揉着刺痛的眉心。他第一次发现,有一种bug,无法用任何算法来修复,它盘踞在他的心上,让整个系统濒临崩溃。
“现实一点”,他对她说。
“你想把它卖掉”,她对他说的。
两句话,像两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插在彼此最柔软的地方。
这一夜,两人都没有睡。
清晨,陆知珩顶着通红的双眼,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没有去找苏晚星,他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他打开电脑,用了一整个上午,以他最严谨的逻辑,起草了一份长达二十页的、全新的《补充协议》。
协议里,他详细规定了公益部门的预算下限、技术共享的无偿性、以及创始团队对公益项目方向的一票否决权。他试图用商业的规则,为他们的初心,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法律壁垒。他想证明,他不是要放弃,他只是想用更聪明的方式,去保护它。
他将这份凝聚了他所有努力的PDF,发给了江影。
江影的电话,在十分钟后就打了过来,语气依旧明快,却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笑意。
“知珩,我看了你的补充协议。写得非常精彩,逻辑缜密,堪称法务级别的范本。”她先是赞扬,随即话锋一转,“但是,亲爱的,我们是风险投资,不是慈善基金。我投的是一个能成为独角兽的未来,不是一个被情怀捆绑住手脚的公益组织。你这份协议,我很欣赏,但我不能接受。”
“最初的条款,不会变。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
“想清楚,是守着你那个小而美的盆景,还是跟我一起,去创造一片真正的森林。”
电话挂断,陆知珩的世界里,那扇通往“完美妥协”的门,被“砰”的一声,彻底关上了。
他颓然地靠在椅背上,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将他淹没。他引以为傲的逻辑和智慧,在现实的商业规则面前,不堪一击。
鬼使神差地,他抓起车钥匙,驱车来到了启明学校。他没有进去,只是将车停在马路对面,像一个窥探者,看着校园里的一切。
午后的阳光正好,孩子们正在操场上活动。他一眼就看到了小树。小树不再是那个缩在角落的孤单雕塑,他正被几个孩子围着,手里拿着一张画。陆知-珩认得,那是他画的第一张蓝色翅膀鱼。小树正用他学到的、还不算熟练的手语,兴奋地对同伴们“讲述”着什么,脸上洋溢着一种陆知珩从未见过的、名为“分享”的快乐。
那一刻,陆知珩忽然明白了苏晚星的话。
他们创造的,从来就不是一个软件,一个技术。而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小树这样的孩子,有机会被看见、被理解、被连接的机会。这个机会,是无价的。它不能被估值,不能被稀释,更不能被当成商业故事的华丽点缀。
江影的森林,或许广袤,但那里的每一棵树,都必须按照资本的规则生长,整齐划一,最终被砍伐变现。而他和小树共创的这棵小小的、歪歪扭扭的树,却是自由的,唯一的,它本身就是意义。
他驱车回到空无一人的实验室,心中的迷雾,在见到小树的那一刻,己经散去大半。
他打开电脑,没有再看江影的邮件,而是创建了一个新的项目文件夹,命名为:
`Project_Echo`(回声计划)。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敲击键盘。他没有再写任何关于“融合”的算法,而是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底层的“守护协议”。
他想起了苏晚星编织的那个彩色毛线辫,她说,不是谁覆盖谁,而是彼此穿梭,互相支撑。
他想,如果他们的梦想,真的要走进那片充满规则的商业森林,那它需要的,不是妥协,而是一身坚不可摧的“铠甲”。
他要为《星梦奇缘》的核心代码,写下一个“数字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将与他和苏晚-星的生物特征(比如心跳、声纹)进行深度绑定。无论未来公司的股权如何变更,任何试图修改、删除或商业化滥用核心公益模块的行为,都必须得到他们两人同时的“生物授权”。否则,这个“数字生命体”就会启动自毁程序,将整个项目的核心代码,连同它自己,一同格式化为无意义的0和1。
这不是一份法律协议,这是一份用代码写下的、与梦想同生共死的契约。
这是他的答案。是他作为一个顶尖程序员,能给出的、最极致的守护与承诺。
当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时,陆知珩终于敲下了最后一行代码。他给江影发去了最后一封邮件,只有一句话:
“谢谢你的赏识,我们决定,自己来种这棵树。”
然后,他将这个被他命名为《回声》的程序,打包,加密,通过一个专属的内部链接,发给了苏晚星。
附言是:
【孤岛呼叫,请求回应。这是我为你,为我们,写的防火墙。】
---
A大舞蹈楼,凌晨五点。
苏晚星终于停了下来,她脱力地倒在地板上,任由汗水浸湿冰冷的木质地面。身体的疲惫到达极限,心里的痛楚却依旧清晰。她蜷缩成一团,像一只受伤的兔子,第一次感到了无助。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是一条陌生的链接,和一句来自陆知珩的话。
【孤岛呼叫,请求回应。这是我为你,为我们,写的防火墙。】
她的心猛地一颤。
她用颤抖的手指,点开了那个链接。一个简约的界面弹出,中央是一个跳动的、由光点组成的心脏。心脏旁边,有两行文字。
一行写着:【书行万里路,权限己认证。】
另一行闪烁着,等待着她:【孤星,等待你的心跳回声……】
苏晚星看着那段文字,眼泪,终于决堤。
原来,他没有选择森林。
他选择回到他们最初的孤岛,然后用他所有的方式,为这座岛,筑起了全世界最坚固的城墙。
她伸出手指,轻轻按在了屏幕上那个等待她回应的区域。手机的传感器开始捕捉她的心跳。
一下,两下,三下……
屏幕上,那颗光点组成的心脏,旁边缓缓浮现出另一颗,以同样的频率,开始跳动。两颗心,发出的光芒交织在一起,融合成一圈温暖而明亮的光晕。
【孤星,心跳回声己同步。】
【《回声》守护协议,正式启动。】
在晨光熹微的舞蹈房里,苏晚星看着屏幕上那两颗同频共振的心,破涕为笑。
她知道,他们的故事,没有裂痕。
只是在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后,那座连接他们世界的彩虹桥,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绚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