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小渔民穿越:1980, > 第18章 81年林家村的春节

第18章 81年林家村的春节

早晨时,林峰便带着林善军、林建国驾船出海,赶在约定时间前将鱼货卖给梁老板。

日落时分,林峰踏进造船作坊。指尖抚过新木料的纹路,目光扫过榫卯接口,当即对振华叔说:"这五艘船,争取年底可以下水,大家多分奖金过一个肥年。”

林立新递来材料货物清单,林峰接过来随意扫视一眼看着林立英气蓬勃的帅脸说:“开车路上当心,尤其走山路那一段。"

"放心。"林立新扯了扯腰间皮带,我带了两个兄弟跟车,他俩拳头比秤砣还硬。"

三人围着未完工的船体复查,从龙骨角度争到船舷弧度。

等回过神,暮色己爬满衣襟,林峰这才匆匆返程。

暮色爬满窗棂时,林峰推开家门,饭菜香气裹着暖光扑面而来。

杨慧芳将最后一道菜摆上桌,目光落在他晒得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上,指尖不自觉抚平他微乱的衣领:“快坐,糖醋鱼还热乎着呢。”

林峰长臂一揽,将杨慧芳带进怀中,炽热的法式深吻裹挟着急切与眷恋落下:"宝贝,你可比刚出锅的糖醋鱼更勾人。"

杨慧芳脸颊绯红,娇嗔着抵住他胸膛,指尖蹭过他沾着海盐结晶的脖颈:"一身海腥味也不老实,吃完饭,快去冲个澡!"尾音未落,嘴角却不受控地扬起甜笑

杨慧芳支着下巴坐在对面,目光像融化的蜜糖般黏在林峰身上。

看他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筷子翻飞间风卷残云,鬓角未干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进领口。她睫毛轻颤,唇角漫开的笑意都浑然不觉,满室饭菜香里,只觉得眼前人比任何珍馐都更让人心动。

两人蜷坐长条木椅,杨慧芳把新鲜出炉的羽绒服往他膝头一搭,就势窝进他臂弯。

林峰的手臂自然环住她逐渐丰腴的腰肢,掌心轻柔地贴着微微隆起的小腹,指尖无意识地打着圈。

杨慧芳慵懒地窝在他腿上,月光混合灯光透过纱帘洒在她胸前,林峰望着那片雪白柔软,眼底笑意漫开:"咱们孩子可算投对胎了,自带'粮仓'管饱。"

话音未落,指尖突然感受到胎动,赶忙俯身将耳朵贴上去,声音里满是惊喜,"宝贝是不是也馋妈妈的'粮食'了?"

杨慧芳笑得肩头乱颤,脸颊浮起两团红晕,指尖轻点他的鼻尖:"就你嘴贫!只要你这馋猫不跟肚里的小馋虫抢食,保管'粮库'满满当当!"

林峰低头看见杨慧芳眼尾笑出的细纹,便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

窗外的月光正透过纱帘,将相拥的身影镀上柔边——他能清晰感受到她背脊随着呼吸的起伏,像贴着一颗温柔跳动的心脏,在这方被暮色包裹的小屋里格外温馨。

林峰将下巴轻轻搁在杨慧芳发顶,手臂收紧将她往怀里带了带:"快年底了,制衣作坊的成绩怎么样?"

杨慧芳慵懒地往他肩头蹭了蹭,声音裹着倦意:"林学彬的妹妹林佩茹把残次品分走一半,剩下的给三十个学徒平分了。

现在他们上手快,残次率降了不少,很快这批苗子都能独当一面。"

林峰指尖着她肩头的碎发,语气带着几分关切:"成衣成品积压得大概有多少?春节前先紧着兄弟们拿些货,让他们带给亲戚朋友。

学徒员工也按这个规矩,等林家村乡亲们挑完,再让你哥通过供销社处理剩下的。"

杨慧芳轻"嗯"一声,柔软的手掌无意识林峰胸膛:"作坊头半月都在磨技术、带新人,满打满算做成衣才一个月。

现在囤着2000件羽绒服、2000条牛仔裤,还有4000件长袖T恤。"话音未落,

她突然轻笑出声,脸颊贴着他胸膛蹭了蹭,"林峰,你属永动机的吧?海上折腾一天,回来还这么有劲儿。我可熬不住了..."尾音渐渐模糊,她轻拍两下他肩膀,呼吸绵长地坠入梦乡,

林峰心里默算:"两千件羽绒每件加工费十块。牛仔裤2000件,T恤各4千件,单件赚三块...。

除去八个师傅月薪共2400,三十个学徒底薪共3000加8000件成品抽成,再拿出两成利润约4920当师傅奖金..."

他眼底的光暗下去,指腹无意识着杨慧芳发顶,"累死累活才剩18000,还比不上渔船加运输跑一天的进账,真成血汗钱了。"。。。。

。。。。

腊月下旬的日头矮了几分,林峰、林卫东几人新房前的晒谷场却腾着热气。

竹篾筐里的螃蟹鱼货还在蹦跳,十几个亲戚围坐成圈,刀光起落间鸭子扑棱着翅膀,鸭毛混着吆喝声飘上天。

远处的年轻人扎堆挤在布幔前,有人把羽绒服往身上比画,绒毛在阳光下泛着白光,有人套着新T恤转圈圈,

隔壁大队的婶子挎着竹篮往人堆里钻,尖利的嗓音穿透喧闹:"给俺闺女来件红羽绒服!"

晒谷场的石磨盘上,刚宰好的鸭子堆成小山,与花花绿绿的成衣相映着,把年关的热闹酿得更稠了。

晒谷场的水泥地上,钱票与稻谷的交易声此起彼伏。有人捏着皱巴巴的票子点算,

有人用竹筐往秤上倒金黄的稻谷,谷粒簌簌落进麻袋时,总能惊起几只啄食的麻雀。

刚承包到户的村民们攥着的谷穗来换衣,眼角的笑纹里都沾着稻芒的香气——隔壁大队的王大爷用两筐新谷换走件藏青羽绒服,絮絮叨叨念着"给孙子娶媳妇穿";

李姓嫂子把糯米混着稻谷往秤盘上堆,非要给双胞胎换同款蓝T恤。

日头偏西时,晒谷场的谷堆成衣堆却冒了尖,衬着村民们被丰收映红的脸蛋,活像年画里走出来的热闹光景。

笑容在晒谷场肆意绽放,只因每个人都攥着盼头——明天会更好,小康不再是梦。

林峰、林卫东等几家人忙得脚不沾地,吆喝声、记账声此起彼伏。

这边有人手脚麻利地剖鱼称鸭,那边有人踮脚整理挂得整整齐齐的成衣。

拿货的商贩背着麻袋穿梭,零售的村民围着摊位讨价还价,晒谷场俨然成了热火朝天的年货集市。

。。。。

。。。。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