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高三毕业生的帮助,虽然我自己在学习方面并不是特别擅长,但是我的室友们可都是年级里赫赫有名的学霸呢!接下来,我就把她们的学习经验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高三经验分享的核心其实就是科学规划、高效执行以及心态调整这三者的综合实践。
通过对权威备考策略的总结以及长期的实战经验,我们发现高三的学习需要着重关注学科方法的优化、复习阶段的把控、考试技巧的提升以及心理状态的管理这西个大的维度,从而构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备考体系。
这里所说的实战经验,主要就是指高中三年做卷子的经验啦。毕竟在高中阶段,做的卷子越多,你遇到的题型也就越多。
就算你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稍微差一些,那至少模仿总会吧?要知道,无论题型怎么变化,它的基础题型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哦。
下面就来具体说说各个学科的学习要点吧:
语文:
精准审题?,严格依据题干关键词作答,避免主观题跑题。??(抓住关键词,勾出来就对了)
多元积累?,收集客观题错误类型、主观题答题模板,精选时评金句提升作文深度。??
数学:
思维训练?,保持草稿与解题过程清晰,通过完整推导提升逻辑严谨性。??(其实我自己都是在卷子上面打草稿,只要自己看得清、找得到自己的笔记就行了)
基础强化?,优先掌握常规题型而非偏难怪题,通过高频训练保持解题速度与准确率。??(说白了就是多做题,尤其是基础题)
英语:
使用碎片化学习,利用便携单词本记录高频词汇变形与搭配,睡前回顾课堂重点强化记忆。??(单词其实最重要,尤其是高频单词)
物理:
采用模型积累?,独立推导运动过程,整理二级结论规避常见思维误区。??(物理这个东西我不是很擅长,全靠数学还不错,高三物理资料不需要留很多,高三会发复习资料,把积累公式的笔记本和高三期间的大考卷子留下就可以了)
?化学:
构建知识网络图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整合,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考试和实际应用。
在构建知识网络图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专题突破的方式来填补知识盲区。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或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然而,要想真正掌握知识,最重要的还是看书。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上面的大多数知识点都是考试的重点。因此,我们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其中的每一个概念和原理,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千万不要把课本扔了,高三复习的时候要用)
地理:
多出去走走吧,不要总是埋头于书本之中。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它们毕竟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有亲身去感受这广阔的世界,去领略那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才能真正理解学习地理的意义所在。
在这里,我想悄悄地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国内有很多我曾经去过的地方,都在考试中出现过哦!所以,多出去走走,不仅能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能会在考试中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我虽然选择了物化地这个组合,但我的内心其实是更倾向于历史的。历史这门学科,真的非常有趣,我高一的历史成绩完全是靠兴趣来支撑的(?˙︶˙?)。每次学习历史,就像是穿越时空,去了解那些古人的生活和故事,真的让人着迷。
最后,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一下学政治的朋友们:你们的高中政治书还留着吗?我听说大一考政治的考点几乎都在高中政治书上哦(′-ω-`)。如果你们还留着的话,那可真是太明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