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理科生穿越至北宋方腊的理想国 > 第5章 寻找我的卧龙凤雏

第5章 寻找我的卧龙凤雏

话说李明正为如何将想法付诸实践而愁眉不展之际,突然一阵喧闹声传入耳中。出门一瞧,只见几个当地的地痞流氓如饿虎扑食般正在欺凌一位卖艺的老者。李明见状,心中顿时燃起一团怒火,仿佛火山喷发一般,当下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上前去制止。只见他三拳两脚,犹如疾风骤雨,那几个地痞便如丧家之犬般落荒而逃。老者感激涕零,询问李明姓名。李明如实相告,老者听闻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宛如在黑暗中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称自己略通风水、面相、命理和奇门遁甲之术,刚才观李明有王者之姿,愿誓死追随李明成就千秋霸业。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国师人选吗?李明喜不自禁,赶忙将老者请进屋内,与之促膝长谈。交谈中,得知老者名叫邓元觉,其言谈举止犹如仙人下凡,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学识和见解,对道术机关、兵法谋略、奇门遁甲之术更是如数家珍。他分析当前局势,犹如庖丁解牛般头头是道,还为李明的大业提出了不少锦囊妙计。李明心中愈发笃定,这老者就是自己要寻觅的国师。

李明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他毫不犹豫地拜邓元觉为光明左使。邓元觉同样毫不迟疑,立刻开始为李明精心策划发展大计。邓元觉建议李明先从周边的村庄入手,借助摩尼教的掩护来发展教徒。他强调要以仁义之名行其事,以此来收拢人心。李明对这个建议深表赞同,并迅速付诸行动。李明积极地在周边村庄传播摩尼教的教义,以慈悲和善良为主题,吸引了不少村民的关注。他不仅向村民们讲解摩尼教的理念,还亲自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富商和大户也被李明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摩尼教。这些人的加入不仅为摩尼教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也提升了摩尼教在当地的影响力。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李明在招纳人才方面变得更加大方。他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前来投奔。这些人中有许多身怀绝技,他们的加入使得摩尼教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随着教徒队伍的不断壮大,李明决定通过竞争选拔出一些杰出的人才来担任重要职务。经过激烈的角逐,他最终选出了自己的光明右使石宝,以及西大护教法王庞万春、历天润、司行方、成贵,还有五大散人乔正、翟源、谢福、张威、郭世广等。这些人才各有所长,他们的加入为摩尼教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李明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他还发现了一个极其有用的人才,他的名字叫祖士远,是一名当地的秀才,他提出了先南后北,先从弱小入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一边歼敌,一边强己的战争策略,对北宋的战争策略是袭扰为主,对南边的薄弱地区是进攻为主。与李明的想法不谋而合,李明对祖士远的策略大为赞赏,当即任命他为军师。有了如此多人才的辅佐,李明的摩尼教势力如星火燎原般迅速壮大。周边不少村庄、城镇都纷纷响应,教徒数量与日俱增。

下一步就要组建五行旗首属部队了。邓元觉向李明进言:“五行旗需选拔精锐,且各旗要配备独特装备与战术。烈火旗善用火攻,可制火箭、火油等;洪水旗能防水患、善水战,打造战船必不可少;锐金旗武器锋利,需良匠铸神兵;青木旗长于山林作战,可设陷阱机关;厚土旗擅防御,筑墙挖壕是其长。”李明听后,连连称妙,即刻着手选拔组建五行旗。他张贴招募令,广纳有一技之长之人,又命工匠日夜赶制所需装备。一时间,教中上下热火朝天。而周边村庄听闻李明仁义之名,纷纷主动送子弟加入。不久,五行旗雏形初现,各旗将士日夜操练,士气高昂。李明看着这一切,心中豪情万丈,仿佛看到了未来霸业的曙光,准备以此为基,开启逐鹿天下的征程。

身为现代人的李明这时想到,烈火旗除了传统的火攻策略外,为什么不研究下明代关宁铁骑标配武器三眼火铳呢?李明把想法跟邓元觉和祖士远一说,并详细讲解三眼火铳的构造,三眼火铳由三根独立的铳管呈“品”字形排列,共用一根木柄。每个铳管都有一个火门,用于插入火绳或药线点燃火药,铳管内依次装入火药、碎铁砂或铅弹,最后压实发射。即可依次点燃,也可一齐点燃发射,发射完毕后还可当钝器使用,是进攻冲锋,攻城拔寨的上上之选。二人虽对这“三眼火铳”闻所未闻,但听闻过朝廷有突火枪和霹雳炮,但突火枪和霹雳炮都是用竹子和木头制作而成,威力差了不少。但想来跟三眼火铳的原理差不多。见李明如此笃定,便全力支持。当下,李明召集教中能工巧匠,详细描述三眼火铳的样子和原理。匠人们虽觉新奇,但在李明的耐心讲解下,渐渐有了思路。得益于北宋高度发展的炼铁产业,他们日夜钻研,反复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批三眼火铳。李明亲自试验,当那火铳发出巨响,弹丸呼啸而出时,他心中大喜。他立刻挑选精锐,在烈火旗内组建了一支火铳部队,日夜训练他们使用这新式武器。周边势力听闻李明有了如此厉害的武器,皆不敢轻易招惹。而李明则趁着这个时机,继续扩充势力,完善组织架构。他知道,有了三眼火铳这一利器,自己逐鹿天下的征程将更加顺利,未来的霸业也更近了一步。

在烈火旗研究新式武器的成功进一步激励了李明发明创造的热情,立即在青木旗内着手研究鸳鸯阵,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敌人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西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西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尤其在抵御不明深浅的敌人时优势非常明显。李明将鸳鸯阵的详细构造和战术原理告知青木旗将领与士兵后,众人虽觉新奇,但也积极投入到训练之中。每日清晨,青木旗营地内杀声震天,士兵们严格按照鸳鸯阵的队形和战法进行操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士兵们配合愈发默契,阵法转换也越来越娴熟。

对厚土旗的战法改进,李明也谈了自己的建议,让工匠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成粉。一开始工匠用木炭煅烧,炉温只能达到1300摄氏度,试验了几次失败了。后来,李明建议派人到外地购买石碳煅烧,温度首接提升到1800摄氏度,试验了几次,看到出来的成品,李明开心的笑了。虽然按照现代的眼光看,这个都不能称得上是水泥,但在古代怎么也相当于现在的525水泥了,如果里面再加上铁丝,可以制作混凝土了,想想未来战争和生产的应用场景,李明高兴的就想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