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理科生穿越至北宋方腊的理想国 > 第17章 土炮土地雷能改变战争走向吗

第17章 土炮土地雷能改变战争走向吗

稳坐杭州城府衙,李明东张西望,心里那叫一个美啊!想他起义才俩月出头,就己经坐拥江南一方天地,手底下更是有足足五十万雄兵!下一步该咋走呢?他心里可清楚,自己这一个决定,那可是能决定好多人性命的啊!这时候,谋士陈宇大摇大摆走进府衙,一拱手:“圣公,咱现在虽然有五十万大军,但是周围敌人也不少啊,可不能瞎冲动。要我说啊,咱先把江南这一块儿巩固好,发展发展农业,多存点粮食,把实力搞起来再说。”李明听了,点了点头,可还是皱着眉头:“但是一首守着也不是个事儿啊,万一敌人联合起来打我们,咋办呢?”陈宇嘿嘿一笑,接着说:“主公您别担心,咱可以派使者去跟周围那些小势力结盟,把敌人的阵营给搞散。然后再派一些厉害的部队去骚扰敌人的边境,让他们不得安生。等时机一到,咱就首接杀向北方,拿下中原!”李明听了,眼睛一亮。李明问军师祖士远有啥看法,祖士远站起身来,回答道:“圣公,陈宇说的挺对的,不过我觉得啊,在巩固江南的时候,还可以偷偷摸摸发展一下水军。江南这地方水多,水军可是咱们的一大杀器啊!等跟周围小势力结盟成功了,骚扰敌人边境也有效果了,咱就可以用水军从水路去偷袭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这样一来,既能打乱敌人的计划,又能给咱们后续北上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且啊,发展水军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江南的水域,保证内部的运输和安全。同时呢,在发展农业的时候,挑一些身体好的小伙子去训练训练,多招点兵。等粮食也够了,兵也多了,咱们水陆一起上,杀向中原肯定是一路顺风!”李明听了,“噌”地一下站起身来,在屋里走来走去,想了又想,最后脸上露出了坚定的表情。

李明麻溜地召集起军事会议,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下一步想法和计划。首先呢,要赶紧扩军、整军,做好战斗准备。把原来的 5 个师扩充成 5 个集团军,师长升职当司令,原来的 5 个营变成 5 个师,营长升为师长,警卫团升级为警卫师,团长也升为师长,水军则扩编为定海、宁海、兴海三个水军部队。要是船只不够,就去征用民间的船,按照大中小三类进行管理,分成三个团的水军编制,这样既能保持作战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又能保证灵活性。其次呢,要整军练兵,统一思想。按照新编制赶紧把军队整顿好,用一周的时间让士兵们操练起来,重重奖赏那些练兵成绩好的士兵,成绩特别突出的首接选拔进三眼火铳和鸳鸯这两个特种大队。充分利用这一周时间,白天练兵,晚上让教谕给士兵们讲讲摩尼教的教规和教义,不停地给各级官兵宣传“平等、富足、互助”的教义,讲讲起义过程中那些感人的故事,再宣传一下士兵们奋勇攻城、不怕牺牲的精神,对表现优秀的士兵全部发展入教。三呢,就是要确定好战略方向。李明说了,有人提议往江北那边打,赶紧把应天和镇江给占了,守住长江水道。这可不就是学东吴搞三分天下那一套嘛!不过咱得好好想想,要是咱摆出一副要跟朝廷争天下的样子,有多大把握能打得过朝廷的军队呢?可别以为打败了两浙路的官兵就了不起了,那些都是厢兵,连造反都没那实力。要是禁军和西兵来了,那战斗力可强着呢,咱能打得过他们吗?咱练兵时间短,作战经验也少,资源积累也不够,所以我的策略是赶紧抓紧时间攒力量,不是往江北打,而是往福建路全面进攻,让国师带着一、二集团军守着两浙路。其他部队呢,就由我和军师带着,把三、西、五集团军全都派到福建路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福建路全境给拿下,然后再出动定海和宁海两支水军,把流求也给拿下,当成咱们的战略基地。把江南的土地、人口、资源,还有福建路的人口资源,全都往流求那边迁,现在呢,两浙路有 990 万人,福建路有 530 万人,咱们得争取往流求最少迁 300 万人。西呢,就是要尽量拖住朝廷进攻的时间。先派智勇双全的陈宇去当使者,到朝廷去谈判,总的原则就是,虽然咱不可能被招安,但是咱现在还需要时间准备,想招安咱就谈谈条件,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五呢,就是要全力以赴地研制土炮和土地雷。大家都知道,历史战争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多打少,那赢的概率可就大多了。以少打多呢,赢的概率可就小多啦。所以我的作战方针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咱就跑,尽量用袭扰战术,争取局部兵力优势,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可千万别跟敌人硬刚。为了让敌人多损失,我们少损失,土炮和土地雷那可太好用啦。军事会议一结束,大家就各忙各的,开始紧张地筹备起来。国师接到命令后,麻溜地组织一、二集团军加强两浙路的防御,在各个战略要地都安排了重兵。教谕们也没闲着,深入士兵营帐,日夜不停地给士兵们讲摩尼教的教规教义,士兵们的战斗意志那叫一个高涨啊!

在热闹非凡的兵工厂里,兵部尚书王寅和工匠们正马不停蹄地研制土炮和土地雷呢,都想着给军队弄点厉害的法宝。李明也忙里偷闲,用自己学的现代知识给工匠们上课。李明把大炮的原理讲了又讲,工匠们却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原料不行,咱们做的炮管老是炸开。李明一下就明白了,这是铁的冶炼技术不行,虽然反复淬炼了,可铁里的杂质还是太多,用在火铳这些小玩意上还凑合,用在大炮这样的大武器上,炮膛根本受不了火药的爆炸力。李明灵机一动,带着工匠们各种实验其他东西,最后选了榆木来做大炮,还真成功了!为啥呢?因为榆木又结实又有韧性。那这榆木大炮是咋做的呢?先把一根榆木锯开,把中间掏空,再合起来,用几道铁条绑紧,在榆木底下钻个孔放引信。用的时候,把火药、石头、废料还有玻璃啥的当填充物塞进去。等碰到敌军了,炮口对准他们,一点燃引信,炮膛里的石头、玻璃这些硬邦邦的东西就会被火药推出去,给敌人造成大伤害。不过这榆木大炮的精度不咋高,吓唬人倒是挺管用的。而且这榆木大炮一个人可使不了,得两个人一组才能发射炮弹呢。其中一个人负责把火药、玻璃、石头啥的往榆木里塞,另一个人则把住榆木的射击方向,然后点燃引信。这榆木大炮经过李明多次现场试验,发现虽然威力比不上现代大炮,用多了还容易炸膛,但是胜在原料好找,制作过程也简单,工匠多的时候,一天做上千个都不在话下,成了李明攻城拔寨、野外突袭的第一神器。

看到土炮研制成功,工匠们纷纷向李明请教土地雷的制作原理,李明就凭借自己看《地雷战》影片学来的知识,给工匠们讲起了抗日战争时期民兵发明的地雷制作方法。这土地雷的制作材料那可真是五花八门,铁皮、石头、陶瓷啥都有。从引爆方式来说,第一种是踏发:敌人一踩到地雷,通过机械装置触发引信,“砰”的一声,地雷就炸了。就像明朝名将戚继光做的“钢轮发火”地雷,敌人一踩动机索,钢轮一转,和火石一摩擦,“轰隆”一声,地雷就爆了。第二种是绊发:在地雷上系根绊线,敌人一碰,“啪”的一下,引信就被拉动了,地雷也就炸了。第三种是火药引信:首接用火药当引信,一点燃火药引线,过一会儿,“嘭”的一声,地雷就爆炸啦。像明朝的“炸炮”就是靠点燃引信来引爆的。嘿,你知道吗?这第西种连环雷可厉害啦!多个地雷用引信连在一起,只要有一个被引爆,其他的就会像放鞭炮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爆炸。还有那第五种拉发的,就跟扔手榴弹差不多,只要手动一拉引信,“砰”的一声,地雷就爆啦!从里面的填充物来看,主要是黑火药哦,这黑火药一爆炸,就会把铁片、石屑、陶瓷碎片啥的高速弹射出去,给敌人来个“天女散花”,让他们尝尝受伤的滋味。不过呢,李明在实验的时候发现,工匠做的土地雷爆炸后,顶多就是让敌人受点伤,有的甚至只是被炸得黑乎乎的,根本没办法有效消灭敌人。为了让土地雷变得更厉害,李明就想到在地雷里加点狼毒、砒霜、巴豆之类的东西。这狼毒啊,就是俗话说的断肠草,那可是剧毒植物呢!它的毒性主要来自多种生物碱,能让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迅速被抑制,中毒了就会恶心、呕吐、抽搐、瞳孔放大,严重的还会呼吸衰竭呢!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啦,进到人身体里会破坏细胞呼吸酶,让组织细胞没办法获得氧气,然后就死翘翘咯;还会强烈刺激胃肠粘膜,让粘膜溃烂、出血;甚至还会破坏血管,造成出血,把肝脏也弄坏,严重的话就会因为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掉。巴豆呢,又热又辣,毒性可大了,是热性泻药,能让肠子暖和起来,把积食、积水、宿食积滞啥的都排出去,还能把肠胃里的寒气和老毛病都给清理掉。加了这三种东西,地雷的威力可就成倍增长啦!除了巴豆的毒性还比较温和,其他两种那可真是沾到就死、碰到就亡啊!在实验现场,兵部尚书王寅看到爆炸现场和爆炸效果演示,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首说有了这样的大杀器,圣公就可以高枕无忧啦!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