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的,方腊起义这时间,对宋朝廷来说,那可太不凑巧啦!为啥呢?因为宋徽宗刚和金朝签了个“海上之盟”。这“海上之盟”都有啥内容呢?主要就三条:第一条,金军打辽国的中京大定府,打完南下,到长城北古口;宋军打燕京,然后北上到古北口。两国就以古北口为界,谁也别越界。第二条,金国同意宋朝把幽云十六州收回来。第三条,宋朝本来给辽国的岁币,以后就给金国啦。就这么个不平等条约,宋朝廷居然乐呵呵地接受了,还正准备调兵遣将,想着能把燕云十六州这要地给抢回来呢。
“海上之盟”到底是咋达成的呢?这就得讲讲一个古代“大忽悠”的传奇故事啦!话说 1111 年,童贯担任检校太尉的时候,奉命出使辽国。在去辽国的路上,路过卢沟桥,这地方后来因为卢沟桥事变被大家牢记,可谁能想到,900 多年前,这里也是汉人的伤心地呢!那天晚上,一个叫马植的人,偷偷摸摸地钻进了童贯的营帐,说有消灭辽国的好主意。童贯正好没啥事,就在帐篷里接见了他,这一见,可把童贯惊到了——咱也不知道马植跟童贯说了啥,反正童贯对他那是喜欢得不得了。咱只知道,这马植可不是啥好东西,他本来是契丹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辽国的大族,官也当到光禄卿了,相当于现在的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可这人“品行不端,内乱不断,被人看不起”,反正就是在辽国待不下去了,就想来咱们宋帝国捞一笔。童贯觉得马植是个奇才,就把他当成宝贝一样带回了宋帝国,还给他改了个名字叫李良嗣,然后把他和从辽国搜罗来的古玩字画一起推荐给了皇帝。
在接见李良嗣的仪式上,李良嗣那叫一个慷慨激昂:“东北的女真人可太恨辽国人啦,那辽国的天祚帝就是个昏君,天天荒淫无道的!咱要是派使者从山东的登州和蓬莱渡海过去,首接就能到东北,跟女真结盟,一起去打辽国。辽国被咱两面夹击,那肯定得完蛋!您想啊,到宋徽宗这会儿,辽宋两国因为澶渊之盟都和平了 100 多年了。这时候的国际局势呢,辽国不行啦,东北的女真正在崛起呢!就因为辽宋两国这么多年都和平,李良嗣这提议可就招来了在场一些大臣的反对,他们都说,这盟约可不能违背啊,要是随便挑起边境争端,道义上就先输啦,也不是咱中国的福气啊。这时候李良嗣就开始展现他那大忽悠的本事了,特深情地跟犹豫的皇帝陛下说:“辽国肯定得灭亡,这是老天爷定好的!陛下您要是心疼幽云十六州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就出兵去讨伐辽国,把咱中国以前的疆土给恢复喽!那可是拯救百姓、讨伐有罪的高尚行为呀!王师一到,幽云十六州的老百姓肯定会拿着好吃的好喝的,搭起香花楼子欢迎咱们呢!”
赵佶这人啊,就是个爱出风头的主儿。啥叫大头症呢?就是平白无故就容易头脑发热,为了那点虚荣心,啥都不管不顾,非得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你想想,当赵佶听说那在水深火热中的幽云十六州百姓,正眼巴巴地盼着他这位大救星出兵相救时,他得有多高兴啊!二话不说,就赐李良嗣姓赵,还给他改名叫赵良嗣。嘿,你瞧瞧,这位在辽国混不下去的小混混,这名字啊,短短几个月,就从马植变成了李良嗣,又变成了赵良嗣,而且还被任命为秘书丞,没多久又升官成了龙图阁首学士、光禄大夫。赵良嗣这下可算是在南方找到了他在北方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咯!
就在女真兵团按照海上之盟的约定,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辽国大地之际,本该出兵燕云十六州的赵佶,却不巧遭遇后院失火。方腊率众起义的消息,那传播速度比火箭还快,眨眼间就传到了开封。这可把满朝文武惊得合不拢嘴,宋徽宗更是吓得面如土色。在向童贯了解了民怨的起因之后,宋徽宗那是麻溜地行动起来。其一,招安方腊,只要投降,过往之事就既往不咎。其二,赶紧下“罪己诏”,然后立刻着手叫停苏杭的造作局,停运花石纲。宋徽宗为了平息民怨,拯救这混乱的局面,也只能顺应民意,将朱勔父子这些声名狼藉的官员给撤职了。其三,调兵,从中央和西兵那里调了整整 20 万大军,任命大太监童贯和谭稹当总司令和副总司令,去围剿起义军。
统领二十万大军的童贯和谭稹,居然不是将领,而是朝廷里的宦官!谭稹的资料少得可怜,不过童贯嘛,大家肯定都有所耳闻。这童贯啊,打小就进宫了,还投靠到了李宪门下。宋徽宗即位后,立马在杭州设立了明金局,童贯就是最早负责明金局的人之一。在这期间,童贯和蔡京那可是相见恨晚,两人臭味相投,蔡京入朝当了宰相,童贯呢,竟然开始领兵打仗了。在北宋和西夏军队的战争中,将士们那是拼尽全力,奋勇杀敌啊,这领兵的童贯呢,也趁机步步高升,当上了武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傅、泾国公等等一系列官职。那真是顺风顺水,权倾朝野啊!和他同时期入朝为相的蔡京也是平步青云,这俩人在朝廷里那可是呼风唤雨。这次方腊起义,宋徽宗又想到了童贯,可这童贯军事才能一般般,咋还能打胜仗呢?这童贯啊,除了会拍马屁讨好宋徽宗,其他啥都不会。虽然他手握重兵,可对统军作战那是一窍不通。不过好在这次他用人用对了,这次征讨方腊,童贯和谭稹是正副统帅,但是具体的军事行动可不是他们指挥,而是王禀和刘镇负责,还有辛兴宗、杨可世、折可存等名将具体执行。尤其是参与平叛的西军,那可是当时北宋唯一能打的部队,他们常年驻守在陕西和西夏打仗,所以朝廷大老远地把西军调到江浙平叛。这也能看出朝廷对方腊起义有多重视了。
话说这宋金两国可是有盟约的哦,童贯带的那支队伍,按道理得在攻打辽国燕京的战场上露个脸才行。可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给宋徽宗写信的时候,却一个劲地强调,要是宋军不参加对燕京的进攻,那他之前答应把燕云地区还给宋朝的事,可就没法兑现啦。本来呢,宋军是要和金军一起去打燕京的,结果方腊起义这一出,首接把计划全打乱了。这起义闹得宋朝国内鸡飞狗跳的,宋军没办法,只好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镇压起义军,结果在燕京战场上露面的时间就被大大推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