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老朱模拟帝王人生,我修仙被曝光 > 第50章 大明的江山至少能稳固繁荣三代!

第50章 大明的江山至少能稳固繁荣三代!

对朱元璋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皇太子若真有如此过人的才能,大明的江山至少能稳固繁荣三代,这比他当初最乐观的期望还要好上许多!

[尽管听取了大本堂博士们的谆谆教诲,朱贵乾仍然密切关注着朝廷动向,尤其担心大伯的安危,因为在他年幼的心灵中,虽然大伯的三个儿子都愚钝平庸,但大伯本人却是一位心地善良、为人正首的长者,值得尊敬。]

[然而出乎朱贵乾意料的是,朱熔并未对朱标采取任何不利行动,反而破天荒地册封朱标为辅政大臣,让他进入内阁参与国家决策,据说若非朱标本人婉拒,朱熔甚至有意让他担任首辅的重要职位。]

[得知这一消息后,朱贵乾如释重负,终于能够放下心来全心投入到自己的学业和武艺修炼中,日复一日,刻苦钻研,进步神速。]

[然而好景不长,朱贵乾很快又听闻朝堂上接连发生了几件轰动朝野的大事,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

[首先,朱熔突然下诏东征扶桑,意图征服这个岛国;其次,朱熔命令马三保带领庞大的舰队远赴海外,开拓殖民地;第三,朱熔动用国家资源,派遣大批海商前往大明境外搜寻一种名为龙玉的神秘宝物,同时还组建了专门机构,西处挖掘古墓,寻找线索。]

[最令人瞩目的是,朱熔颁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资产雄厚的商户,授予他们"海外官商"的特殊身份,允许他们到海外开辟殖民地,而朝廷则以兵力、金钱和船只的形式入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表面上看,这一系列举措似乎是为了扩张大明的海外势力,但聪明的朱贵乾却洞察到了其中隐藏的真相——父皇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那神秘的龙玉!]

[朱贵乾注意到,父皇处理政务的效率惊人,每天能够迅速而精准地处理堆积如山的奏章,但无论如何勤勉,始终未能在国内找到龙玉的蛛丝马迹,这才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浩瀚的海外!]

[然而,作为一位年幼却思虑深远的太子,朱贵乾对父皇的这些决策并不完全认同,他在心中默默评判道:根据大本堂博士们教导的"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古训,当下的大明应当先集中全力征服扶桑,彻底消除岛上倭人的抵抗,然后确保北方蒙古等蛮族短期内不会南下入侵,才适合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殖民地的宏伟计划。]

[朱贵乾认为父皇此举未免操之过急,过于冒进,同时他也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那龙玉究竟有何等神奇之处,值得父皇如此大动干戈,不惜调动国家如此庞大的资源去寻找!]

在模拟画面中,大本堂的几位头发花白的儒家博士正轮番向朱贵乾灌输着各种关于"好战必亡"的传统思想,试图塑造这位未来君主的价值观。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却忍不住轻哼一声,流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态度。

他深知,过度的战争确实会消耗国力,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

但以朱熔的才智和能力,怎么可能不明白频繁开战的弊端呢?

朱熔必定有其深谋远虑,不会为了一时之功而不顾国家根本。

更何况,以朱熔的能力和眼光,他绝不会因为盲目开战而导致国力崩溃,这一点朱元璋是深信不疑的。

至于朱熔如此执着地寻找龙玉的原因,朱元璋自己也感到十分困惑不解,但他相信朱熔这样做必然有其不可告人的重大理由。

唯一让朱元璋感到些许不满的是,朱熔竟然允许那些商人带着大明的军队去开疆拓土,这确实有些不合常理。

即使那些地方都是些未开化且远离罗刹人势力范围的蛮荒之地,但当地的土著部落往往也拥有不可小觑的战斗力。

那些商人真的能够胜任如此艰巨的任务吗?

而且不仅要出兵,朝廷还要出资,甚至要帮助这些商人建造船只。

以朱元璋对商人群体的了解,他认为这些商人去经营殖民地,很可能会变成一笔亏本的买卖!

朱熔的这项决策,在朱元璋看来确实有些欠缺周全的考虑,似乎太过草率了。

[永盛第二年,当第一批受命的官商乘坐着朝廷精心打造的商船扬帆远航之际,朱贵乾突然得知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父皇朱熔竟然下令驻扎在扶桑岛上的明军暂时撤退!]

[起初,朱贵乾误以为这是父皇终于意识到了战争的弊端,决定暂停与倭人的冲突,他的心中甚至升起一丝欣慰,认为父皇采纳了智者的建议。]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贵乾很快又听说父皇派出使者,向倭人天皇递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诏书,要求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后果自负。]

[朱贵乾对此并未太过在意,他认为这不过是父皇为撤军的决定找个台阶下,挽回一些面子罢了,并无大碍。]

[紧接着,倭人天皇果然如朱贵乾所料,傲慢地撕毁了大明的诏书,公然挑衅天朝威严。]

[然而,就在朱贵乾担心父皇会因此大怒、重启战端之际,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扶桑岛上突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震级之高,威力之大,前所未闻!]

[东京城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中瞬间沦为一片废墟,倭人天皇更是惨遭厄运,尸体被断为两截,惨不忍睹!]

[与此同时,扶桑岛周围的海域也风起云涌,巨大的海啸接连不断地冲击着海岸线,滔天巨浪吞噬了数十座沿海城市,洪水肆虐了整整三个月之久,倭人死伤无数,哀鸿遍野。]

[待洪水终于退去,朱熔立即下令明军再度登陆,这一次,明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势如破竹地推进,很快就攻占了残破不堪的东京城。]

[倭人新即位的天皇见大势己去,连忙派使者递交投降书,却被朱熔断然拒绝,丝毫不留情面。]

[永盛二年八月,扶桑全境最终被明军彻底征服,朱熔迅速在岛上划分出三大州府,实行行政区划,并大规模迁徙大明子民入岛定居,每户移民都获得了朝廷慷慨赏赐的大量良田。]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