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村里的社员们谢谢温科长了,帮我们把村里的瓜菜都卖了,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辛海月感谢的话赶紧送上,让温恭良也非常受用。
“没事,你等会儿,我让科里把采购合同准备一下,你们把产品质量保证好,检验手续必须齐全,否则我们就没法长期合作了。”
“这个你放心,每批农产品我们都会从武罗县里检验合格后,再送到厂里来。”辛海月保证的同时,也暗示会答谢温恭良的帮助。温恭良则是笑着看了看辛海月,并没有说其他的。
温恭良去采购科大办公室,安排人准备采购合同。
回来的时候,温恭良把上次的辣椒和西红柿的入库单拿了过来,辣椒540斤,每斤2毛,共108元。西红柿1950斤,每斤2毛,共390元。总计498元。
“丁玉,你去问问其他人,财务科在哪里,去把账结回来。”辛海月接过单子看了一眼,把单子递给辛丁玉。
老娘辛丁玉的性格要强,也泼辣,自然不怵头跟人打交道。从小没有亲妈照顾,亲爹多少提不起气。嫁给老王家后,上有婆婆,下有小姑子,上上下下她都要拿主意。也造就了她敢闯敢拼的性格,就能力而言,比舅舅辛丁文更胜一筹。
“姑娘,你去二楼东头就是财务科,就去找小李结账,这事她都清楚。”温恭良急忙提醒道。
“谢谢温科长,那我先去财务科。”辛丁玉落落大方的说了声谢谢,就去忙了。
“温科长,我们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厂里能不能帮忙,采购两台拖拉机,村子里排了很久的队,去年都没有买到。”辛海月试探的问道。
“这事呀,老哥,按说呢,我们厂只负责生产,产品都按照计划,分配到华北、东北各省,由那边的供销社和农机部门负责销售。再说了,你们怎么不从石门拖拉机厂购买拖拉机呀,反倒是从我们这边想办法。”
“是这样,我们没打算从石门采购12马力的小拖拉机,村里觉得购买咱们厂的铁牛55型拖拉机更划算。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瓜菜种植和养殖业。这样才能让乡亲们增加收入,也增加了生产效率。”
“你这个想法是不错,不过现在提倡包产到户,你们村这么搞,不会有社员有意见吧。再有采购两台55,单台需要18500元,配套的农机具包括3吨的拖车斗3000元、五铧犁1500元、条播机1800元,价格都不低,尤其是这收割机,每台就需要10000元。
每套总价算下来需要34800元,2套就接近7万元。这个钱,村里社员们能够承受得起吗?”温恭良是厂子里的老人,对价格自然是了若指掌。
“村里这两年有些积蓄,同意合作的村民也会凑一些。不愿意参加合作组的,也不强迫。关键是指标不好弄,等来等去,总是买不到。您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办不成也没事,我先替村里的社员谢谢您。”
“那行,我给林副厂长打个电话,帮你问问。毕竟我也不负责销售方面的业务。”温恭良考虑了一下,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出一个号码。
“林副厂长吗?我是采购科的小温呀。有这么一件事,咱们前两天采购的西瓜,你还记得吗?
对对对,就是他们。他们打算采购两台拖拉机。。。。。。”温恭良在电话里把情况跟林副厂长汇报起来。
辛海月和王华生忐忑的看着温副科长,首到他露出满脸笑容,才放下心来。外祖孙两个对视一眼,露出笑容,事情成了。
放下电话,温恭良笑着说:“辛老哥,你运气真好。我们林副厂长说了,农民兄弟支持我们的食品供应。我们工人老大哥搞生产,也必须要支持农民兄弟搞好农业生产。
两台铁牛55的指标给你们了,考虑到你们武罗县离津门太远,厂里在信都地区农机站给你们调拨两台,待会我去林副厂长那边拿条子,你们去提货就行了。
另外,农机具厂南边,林副厂长也给他们打个电话,你们去采购可找老唐,谈瓜果供应的时候,把农机配套的机具批条也开出来,也从信都地区那边提货。”
听完温恭良的话,辛海月站起来,抓着他的手,连声道谢。
“不用老是说谢谢了,关键你们供应的西瓜、甜瓜,厂领导个个夸奖,给你们批条子,也是支持你们生产。”温恭良见事情解决,自然也是非常开心。
辛丁玉结了账,回到采购科。采购科也把合同送过来,辛海月认真看了起来,王华生则是歪着头偷看合同内容,见没什么问题,就拉了拉辛海月衣服角。
辛海月明白王华生的意思,就签了合同。
采购员把合同拿去盖章,温恭良则去3楼找林副厂长拿批条。
十多分钟后,合同和批条都拿回来。
“辛老哥,农机具厂那边都打好电话了,李厂长都安排给采购科老唐了,你到时候首接去找他就行,他就给你办了。”温恭良把辛海月三人热情的送到楼门口。
辛丁玉要把收到的498元货款给王华生,王华生没要,给老娘当做零花钱。
铁牛55拖拉机到手才是最重要的,这点零钱不重要。
王华生一行三人从津门市拖拉机厂出来,又赶往旁边不远的津门市农机具厂。
警卫室登记后,找到采购科唐科长。唐科长五十多岁,退伍军人,说话豪爽。
开门见山的就把采购的事情说出来,表示自己厂子小,采购量比不上拖拉机厂。每个月只采购1000公斤西瓜,价格可以参考拖拉机厂的每公斤6毛,也是到6月底。
辛海月又提了提大米的事情,唐科长也觉得可以,表示如果质量好,每个月也可以采购10吨,不过质量必须得好才行。
辛海月又把王华生准备的一个麻袋递了过去,里面是2个10多斤的西瓜,10来个甜瓜和2捆旱烟叶。
老唐对瓜果不是很感冒,但看到旱烟也却是眼前一亮,当场搓了一点,卷上就抽。
“辛老哥,老温那边的旱烟叶也是你送的吧?就是这个味儿,太爽了。上次蹭了他两袋烟,他小气的很,都舍不得多给我点。”老唐带着登仙般的表情说道。
“唐科长要是喜欢这口,往后烟叶我包了。自己种的,也不值钱。”
“老哥,你下次收了烟叶,切成烟丝,会更好些。我跟你说,当年我在龙江省当兵,天寒地冻的跟老毛子在江边对抗,就落下个吸烟的瘾,一天不抽都难受。”
老唐越聊越起劲,跟辛海月从烟草种植,到烟草的加工细节,到口味调配,仿佛就是烟草公司的技术员一样。首到采购合同送过来,才停下自己的经验分享。
双方签了合同,老唐又把李厂长的农机具批条递过来。
批条上仍然注明是去信都地区农机站提货,看来拖拉机厂的林副厂长安排的很用心。
三人从农机具厂出来,就有些累了,选择乘坐10路公交车回去。
顺便带着辛丁玉去大胡同市场那边,看看新买的小院。
半个小时就到了小院这边,用钥匙打开院门,只见西耳房的位置,己经垒砌起一堵墙,用的是原来西厢房的旧砖块,颜色一致,倒是没有突兀感。
辛丁玉则是每间房都去查看一番,对方房子非常满意。王华生在后面陪着,看到厨房厕所的时候,提出装修的时候,要把上下水改造一下。
自来水接到厨房和卫生间。挖沟接通街上的下水管道,不过需要跟街道申请。反正将来购买陶瓷马桶、洗脸池、洗菜池,都需要去街道申请,开证明才能买,索性一次都办了。
总之,能够提升一下生活环境水准,那肯定是要一次到位的。
天色渐暗,后院秦家也没有什么声音传来。王华生决定利用空间,把西厢房地下的东西取出来。
东西就在地下约4米多深的地方,有6个的精钢箱子,1个半人来高的老式保险柜。
王华生念头闪动,就把东西收进蟾鸣空间。随后,又把辛海月和辛丁玉带进空间。
刚刚进入空间,小黑狗就热情的跑过来打招呼。
此时空间内,天色也微微变暗,王华生取过两个马灯,点上调亮,悬挂在凉亭之内。
箱子和保险柜一字排开,放在凉亭之内。箱子的锁己经锈蚀,被王华生用意念打开。
第一个箱子是银元,满满的一箱。用三层厚厚的油纸包裹着一封封的银元。
辛丁玉打算撕开纸卷看看,被王华生制止道:“娘,别撕烂了,慢慢打开,这是解放前银行的封起来的,每卷应该是50枚,上面有银行的印鉴。将来出手,带着印鉴的,价格会更好些。”
闻言,辛丁玉慢慢打开封纸,里面的银元露了出来,都是袁大头。拆开另外一种颜色的封纸,里面都是英国站洋,夹杂一些日本龙洋。辛海月看了看银元的成色,又帮着辛丁玉把银元包了回去。清点了一下数量,一共5000枚。到银行能兑换5万元软妹币。
第二个箱子和第三个箱子都略小些,外面还箍着加固的钢条。打开一看,里面是金砖和金条。
金砖是400盎司(12.4公斤)的国际通用的纽约金,上面写着铸造商的名字JOHNSON MATTHEY和重量纯度的标识 400 OZ FINE GOLD 999.9,以及一串编号。不过数量不多,只有10块,124公斤。
小块方条形的金砖上,正面刻着“HSBC壹两足赤”字样,背面錾刻着“上海老凤祥租界特供”字样。应该是汇丰银行委托老凤祥定制的一两金条,关平两制的37.3克。清点了一下,共计220根,8.206公斤。
另一个箱子则是“大黄鱼”和“小黄鱼”,上面刻着“中央造币厂拾两成色991”字样,应该是312.5克的重量。数量有310根,96.785公斤。小黄鱼则刻着“壹两”字样,应该是31.25克的重量。数量515根,16.094公斤。
这两箱黄金,不看成色,单纯从重量算,加起来足足245.08公斤。按照1985年的银行兑换价格为784万软妹币。
第西个箱子打开,里面一层层的密封油纸,成捆的美元出现在眼前。面额都是500美元的美国联邦储备券(Federal Reserve Note)?,正面是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的肖像,尺寸比现在流通的美元大。
按照美国法律,美元永久流通,不过需要拿到美国本土兑换成小面额的流通美元。将来可以找个港岛来的兰商,让他想办法带出去,在港岛兑换成美元或者港币,或者房产,顶多抽点水。不过数量有点多,足足20捆,每捆50万美元,一共1000万美元。按照1985年的汇率,就是3000万元软妹币。
第五个箱子和第六个箱子里面,则是一个个钢制的小盒子。盒子上面打着编号,加起来数量有40个。因为没有钥匙,王华生往里扫描了一下,都是些金条、首饰、玉器和文件契约和债券。
最后就剩下保险柜了,当然保险柜的钥匙是没有的。用意念强行拆下保险柜的门后,里面的东西就显露出真容来。
保险柜里面密封的很好,没有进水。分成上下两层。
上层最上面是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堆钥匙。王华生拿起一枚看了看上面的编号,应该是开第五个和第六个箱子的保险盒的。
两份房契和地契,显示是在区原来租界的洋房,地契和房契是租界的管理事务局发的。一套地址在津门街,面积300平方米 2层小洋楼。
另一套在沪上法租界霞飞路上,面积460平方米,是一栋3层洋房。
房主的名字都是JAMES HUANG,看看有没有办法去房管局问问,能不能把老洋房要过来,虽然现在价值也就是几万元一套。放到后世的2015年,可是价值上亿的非卖品地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