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回85带着宗门灵田 > 第12章 瓜果长期采购意向

第12章 瓜果长期采购意向

光荣道,西沽公园北门。

花鸟鱼虫市场,没几个商贩。倒是有一个农民打扮的汉子,推着一车的花盆,花盆之间用粗草绳捆扎着,停在路边。

“师傅,这花盆怎么卖的?”辛海月拿起一个粗陶花盆问道。

“小的5毛,中号的2块,大号的6块。你要几个?我每个礼拜都来,保证质量好,耐用。”汉子憨厚的笑着答道。

“中号的有多少个,要50个,能便宜多少?“

“中号的只有40个,你如果都要了,每个便宜2毛,给你算1块8。”

“1块5,行不行?如果行,大后天再给我运200个过来,还在这里交货。”

“行,就按照1块5给您,这次就赚个饭钱。不过,后天的花盆,您能不能给个定钱?

万一您不来了,我可就亏大发了。不过您放心,我是常摊,每个周末都在这里卖花盆。

大家都叫我李黑子,附近的摊贩都认识我。” 李黑子略加思索,就立马答应,憨笑中带着几分精明的跟辛海月保证道。

辛海月见王华生对着自己点点头,就掏出钱,数出7张大团结,递给李黑子。“这里是70块,60块是花盆钱,剩下的10块钱,是下次货的定钱。”

“谢谢了。这花盆给你送到哪里?”李黑子蘸着吐沫,把钱来回数了三次,放进兜里,才问道。

“花盆放到前面一百米的地方,你就别管了,待会家里有人来取。”王华生指了指前面人少的一个巷子口。

“好咧。师傅,您贵姓?也在这里卖花?”李黑子一边推着车向前走,一边跟辛海月搭话。

辛海月则是胡乱的应答着,到了人少的地方。让李黑子卸了花盆,清点了数量,就打发走了。

等到西处无人,王华生一个念头,便把花盆收入空间。

大胡同市场也在红乔区,在南运河的南边,打清末民初开始,因为临近运河的码头,逐渐就变成了商贾聚集之地。改开之后,市场上个体户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露天摊位和简易的棚户。

摊位之多,客流量之大,超乎了王华生的想象。从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再到各种旧货,应有尽有。

沪上产的“的确良”衬衫,京城的军大衣和布鞋,东广的电子表,温州的纽扣,甚至产地不明的尼龙丝袜都有的卖。

由于市场还存在双轨制,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在这里出现明显的差价。

比如,沪上产的手表,在国营商店凭券需要80元,市场上不要券售价120元。北首隶省产的粗布,国营商店每米5毛5,市场上要5毛就可以了。

外祖孙两个,逛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市场都没有看完。

王华生买了十来斤核桃,收进空间。

选了几个大个的,在灵溪里稍微浸润,也不等到核桃果壳裂开,就埋在灵溪岸边。相信灵溪水的神秘力量,会尽快将核桃催发出芽的。

来到卖苇席、竹竿、麻袋的区域,王华生甚至看到了聚丙烯的塑料编织袋,和黄麻编织的麻袋放在一起卖。

打听了一下价格,王华生就死心了,太贵。

聚丙烯塑料编织袋,是去年刚刚上市,5块钱一条,买的人少,摊主卖的也少。

辛海月打开两条麻袋,挨个仔细的检查质量。

摊主戴着眼镜,书卷气的脸上,带着几分商贩的市侩。估计是返城的知青,家里没法给他安排工作,就在这里摆摊卖货。

“伯伯,这种新麻袋3块钱一条,都是安徽的黄麻编的,结实耐用,能装100斤麦子。怎么样,来几条?”

见辛海月不说话,只是在那里翻看,摊主又推荐道:“这种旧麻袋1块5一条,最多装70斤麦子。要是装多了,明年后年,我可不保证麻袋不漏。”

看着摊主指的旧麻袋,都是用旧麻袋拆下来的麻料织的,王华生就提不起兴趣。一分钱一分货,用不了几次就破了,还不够麻烦的。

“小伙子,这新麻袋要50条,能便宜多少?”辛海月对着不断推销的摊主问道。

“伯伯,真的便宜不了多少,再说了,我这里不要工业券,价格是最便宜的啦。”

是的,你没有听错。麻袋虽然是土产用品,但却是工业纺织品,所以在供销社购买,是需要工业券的。

“那我再转转。”

见辛海月转身要走,摊主急忙越过摊子,拉住他的衣袖。

“伯伯,你还个价呀,不还价就走,咱们这买卖也没法做,是不是?”

“2块一条。”

“不行,那我不得赔死了,真的不行。你再给涨点,听您口音,北首隶省的老乡吧。

我插队的时候,就在北首隶省的邳州县。插队的时候年年挨饿,好不容易回城了,你总不能还让我挨饿吧。”

噗呲,一旁的王华生被逗的乐出声来。

这津门的人,天生带着幽默感,不愧是出相声演员的窝子。

“2块1,行不?”

“2块6,不能再少了,我批发过来,就2块5。伯伯赏个买煎饼果子的钱。”

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2块4的价格成交,摊主还赠送了两小捆细麻绳。

辛海月数出来12张大团结递给摊主,摊主数了一遍,就把钱揣进兜里。

摊主下午在市场能碰到这样的买主,己经算是“大生意”了。

手脚麻利的把麻袋,捆扎成两大一小的三捆,递给了辛海月。

外祖孙两个走到人少的地方,仍旧由王华生把麻袋收到空间。

大胡同市场虽然是服装百货、五金土产为主,但是还是有少量摊位是出售农产品的。

逛了半天,不愿意到红旗农贸市场和西站农副产品市场的王华生,决定就地把空间的瓜菜卖掉变现。

王华生和姥爷知会了一声,便一同进入蟾鸣空间。

一道道意识传出,空间的西瓜,甜瓜,南瓜,西红柿就被摘下来,装在麻袋里。

2分地的朝天椒则被一道烘干的意识,弄成了干辣椒,装在几个麻袋里。

之前被晾晒在空间的烟叶,也被弄成20张一捆,装在两个麻袋里。

辛海月吃惊的看着空间惊人的瓜菜产量,又看着王华生的采摘手段,嘴巴再次无法合拢。

见用不到自己动手,便弄了两张烟叶,用手搓成细碎的烟末,装入烟荷包。然后急不可耐的点着烟袋锅子,抽了起来。

爽,这味道绝了,没有土腥味,抽一口,简首快乐似神仙呀。

空间内的瓜菜真的是大丰收,西瓜2分地产量大概3000公斤,每个5-7公斤不等的样子,大概500多个。

甜瓜2分地产量1000公斤,大约1000来个.

南瓜本来产量就高,栽种的类似板栗南瓜的品种。2分地产量1000公斤,单个都在2公斤左右,大约500个。

西红柿2分地产量2000公斤,就装了一麻袋,怕压坏了,就收拢到地头堆放着。

朝天椒晒成红色的干货,2分地产量280公斤,分装在麻袋里。

看来麻袋是不够用了,只能分批从空间往外运了。

王华生挑了一个比较偏的地方,一个念头,将空间的瓜果分别弄出来十几个麻袋,摆成一排。

辛海月则去买了两把西瓜刀,将西瓜、甜瓜、南瓜、西红柿分别切开几个,就放在铺开的麻袋上,开始叫卖。

干辣椒和烟叶,只是解开麻绳,打开一个个麻袋的口子,让客人们挑选。

“瞧一瞧,看一看了。市场独一份的大西瓜,甜掉牙。咬一口,比蜜甜的大甜瓜。”王华生前世没有做过摆摊生意,便学着后世影视剧里的样子,胡乱的喊着叫卖。

“板栗南瓜,味道干糯,蒸着吃,焖米饭,津门一绝。”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春天吃上新鲜瓜果,以前皇上都享受不到的生活。”

一连串的叫卖,瞬间吸引了一些路过的人来看热闹。

“师傅,你这个季节,哪来的西瓜和甜瓜,能好吃吗?”一个个子不高,嘴唇微薄的小伙子笑呵呵的问道。

“这是温室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去年秋后就种下了,本来想春节前上市卖个好价钱。

谁想第一年种,去年冬天温度太低,收获晚了20多天,现在才上市,今天来试试。小伙子,你帮大伙尝尝好吃不?”说完,辛海月就拿起一块西瓜,递了过去。

正月天气,下午温度还是有些冷的。看热闹的小伙子看着红瓤大西瓜,早就垂涎欲滴,仗着年轻火力壮,三五口就把西瓜啃了个干干净净。

“咋样?小伙子,瓜甜不甜?”所有围观的人盯着吃瓜的小伙子问道。

小伙子则盯着辛海月问道:“师傅,能不能再给我来一块。太好吃了,我长这么大,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西瓜。太甜了。”

辛海月笑呵呵的又递了一块给小伙子,把切开的西瓜也送给围观的人品尝。

“我们今天是在市场试卖,也没带着称,西瓜就估着个头大小卖。小个的10斤左右,一个瓜3块。大个的每个15斤左右,一个瓜5块。”

“师傅,您这西瓜价格不便宜呀?”围观的一个人说道。

“我这个瓜绝对算是便宜的,咱们李七庄的西瓜存放到春节前,都卖到5毛钱一斤。

我这瓜这么甜,卖3毛多一斤,您还觉得贵吗?再说了,现在除了我这里,市场上您还能找到第二份卖瓜的摊子吗?”

听了辛海月的话,加上西瓜确实好吃。众人你两个,我三个的挑了起来。半个小时,就卖出一百多个。

“列位叔叔大爷,你们别光买西瓜呀,我这里的西红柿、甜瓜你们也尝尝,顺便捎些回去。

甜瓜6毛钱钱一个,买5个,赠一个。

板栗南瓜8毛一个,干糯香甜,跟大米饭一起焖着吃。也可以馏馒头的时候蒸上,15分钟就熟了,营养价值高,老人孩子吃了特别好。孩子吃了窜大个,老人吃了益寿延年。买5个,赠1个。”王华生边收钱,边适时地推销着其他的东西。

这年头卖东西,还没有买几赠几的把戏。看到瓜果质量好,加上有便宜可占,买的人就更多了。

这边人头攒动,很快惊动了市场的监管人员,过来看了看,没什么投机倒把的情况,收了1元钱的摊位费就走了。

人一多,坏人就多。除了有两个图小便宜的,拿了瓜没给钱,就想趁乱走掉的,都被王华生点了出来,就再也没有人浑水摸鱼了。

倒是人群中有个扒手,被巡逻的便衣民警揪了出来。

这个年代,人们好像见惯了小偷小摸,除了把自己口袋看紧点,倒也没有更大的骚动。

一个小时,王华生拿出来的西瓜,甜瓜,南瓜就卖光了。

连估堆卖的干辣椒和论捆的烟叶,都卖了许多。

人群逐渐散去,辛海月和王华生正在收拢地上的麻袋,就见到一个人急匆匆的跑过来。

来人40多岁,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中山装,外面套着一件藏青色的呢绒风衣。

“师傅,还有西瓜和甜瓜吗?啊?卖光了呀。”来人看了一眼地上一大堆的空麻袋,表情极度惋惜。“市场监管的老孙给我说了,我跑了半天还是来晚了。”

王华生看了看来人的穿衣打扮,就猜是给单位或者厂子里采购的。

“伯伯,您别着急,您是自己吃,还是给单位采购呀?”

“我是津门拖拉机制造厂采购科的,过几天是我们厂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和元宵节青年联谊舞会,厂子里就想弄的好点。计划采购点新鲜的瓜果,可惜来晚了。”说着掏出手绢,擦了擦冒出的汗水。

“是这样啊,领导您别着急,我们还有一些货,上午人多,车进不来。就卸在了市场外面,待会可以去取。”辛海月连忙说道。

“真的呀,质量怎么样?价格呢?西瓜和甜瓜各有多少?”问题一连串的从采购员的嘴里抛出来。

王华生装作整理麻袋,从空间里取出一个西瓜、和几个甜瓜,搬到前面的麻袋上。

辛海月用水果刀一一切开,让采购员尝尝味道。

“太好吃了,这瓜甜的,我都找不出词来形容了。师傅,往后能不能长期给我们厂供应瓜果?”尝过西瓜的采购员都顾不得擦嘴,急忙说道。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