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还珠固伦安宁公主 > 第五章 茶楼

第五章 茶楼

盛夏的京城暑气蒸腾,"悦来楼"的竹帘被穿堂风掀起,露出雅间内围坐的三人。乾隆皇帝执起青瓷盏,听着楼下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啪"地一声脆响惊散了廊下的蝉鸣。

"列位看官,要说这京城奇事,眼下最火的便是六岁乞儿小燕子的故事!"说书人折扇一甩,绘声绘色道,"您道这小丫头有多能耐?捡破烂、写祝词、采山货,如今竟在城郊置了座小院,还带着一群乞丐自谋生路!"

和珅捏着翡翠扳指的手微微一顿,斜睨着身旁摇扇的纪晓岚:"纪大人,这坊间传闻怕是夸大其词。六岁孩童,能翻出多大浪?"话音未落,乾隆己将茶盏重重搁在檀木桌上:"朕倒觉得有趣。市井之间竟藏此等人物,且听下去。"

说书人唾沫横飞,将小燕子采药遇险的情节讲得惊心动魄。"那日她为采崖边的灵芝,绳索突然断裂!"折扇"唰"地指向虚空,"您猜怎么着?这小丫头竟用镰刀勾住岩缝,浑身是血也要护住怀里的药材!"雅间内,乾隆不自觉攥紧了袖口,纪晓岚轻摇折扇的动作也缓了几分,唯有和珅嘴角挂着冷笑:"编得倒比戏文还精彩。"

故事讲到小燕子教乞丐采药,引得满座唏嘘。"从前那些瘫在街角的懒汉,如今跟着小燕子起早贪黑!"说书人拍案道,"前儿个顺和号掌柜亲口说的,他们送来的山货,比猎户采的还规整!"乾隆若有所思地着茶盏,忽然转头问:"刘全,城郊可真有个会采山货的小乞儿?"贴身太监刘全忙躬身:"奴才昨日听内务府说,药库新进的黄芪、党参,品相极佳,正是从顺和号收的......"

纪晓岚摇着扇子笑起来:"和大人,看来这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和珅正要反驳,楼下突然传来孩童的笑闹声。三人掀开竹帘望去,只见七八个衣衫破旧的孩子举着野花,簇拥着个穿月白粗布衫的小姑娘进了茶楼。那姑娘虽面容清瘦,眼神却透着机灵劲儿,正是故事里的主角——小燕子。

"掌柜的,我们用山货换茶!"小燕子将布包搁在柜上,露出里头新鲜的木耳和晒干的金银花。茶楼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哎哟小财神来了!快请上座!"孩子们叽叽喳喳涌进大堂,有个男孩炫耀似的举起陶罐:"这是我们家母鸡下的蛋,可香了!"

雅间内,乾隆看得入神。见小燕子掏出块粗面饼分给同伴,自己却啃着野菜团子,他忍不住轻叹:"小小年纪,竟懂得与人为善。"纪晓岚抚须笑道:"此女虽身处泥淖,却心怀明月,倒让某些尸位素餐之辈汗颜。"这话似有意无意扫向和珅,气得他翡翠扳指在桌上重重一磕。

正当此时,小燕子仰头望见雅间,与乾隆目光相撞。不知怎的,她突然福了福身,脆生生道:"那位老爷,您若不嫌弃,尝尝我们种的黄瓜?"说着便让同伴捧上几根顶花带刺的黄瓜。乾隆一怔,随即大笑:"好!朕就尝尝这传奇小乞儿种的菜!"

当脆嫩的黄瓜入口,乾隆品出了泥土的清香与阳光的味道。他望着楼下欢快的孩子们,忽然想起御花园里精心培育却寡淡无味的果蔬,心中一动,转头吩咐刘全:"明日传旨,让顺天府尹彻查此事。若当真如此,朕要见见这个小燕子。"

暮色渐浓,小燕子带着孩子们蹦跳着离开茶楼。乾隆站在窗前,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喃喃道:"民间藏龙卧虎,这六岁乞儿的故事,倒比朕案头的奏折更值得深思。"纪晓岚与和珅对视一眼,前者笑意深沉,后者却暗暗握紧了拳头——他知道,一场关于市井传奇与庙堂风云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