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还珠固伦安宁公主 > 第三十章 永和宫

第三十章 永和宫

永和宫的铜鹤香炉里,龙涎香化作青烟袅袅升腾,却驱不散殿内凝滞的寒意。永琪握着一卷兵书,书页被翻得哗哗作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望着窗外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竹影,终于忍不住开口:"额娘,如今皇阿玛心里只有大哥二哥和妹妹还有皇额娘,哪里还记挂我们?看起来他们才像是一家人,而我们......"话音戛然而止,最后几个字被他生生咽回喉咙。

愉妃正在绣一幅《百子千孙图》,银针突然刺破指尖,鲜红的血珠滴落在绣布上,晕开一朵刺目的红梅。她望着儿子紧绷的侧脸,想起永琪幼时骑在乾隆肩头,父子俩笑声回荡在御花园的场景。如今不过短短数年,圣宠的天平早己倾斜。

"永琪,"愉妃放下绣绷,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你不该这般说。你皇阿玛是皇上,皇后娘娘是正妻,这六宫上下,我们这些妃嫔,放在民间不过是妾室通房。嫡庶有别,又如何能比?"她轻轻抚摸着儿子的手背,却触到一片冰凉,"还记得你五岁那年,不慎落水,是皇后娘娘亲自守在榻前三日三夜?"

永琪猛地抽回手,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可那是皇后娘娘的仁善!如今安宁妹妹闯了天大的祸,皇阿玛也只是笑着训斥;我苦读兵法数月,呈上去的策论却只换来'尚可'二字......"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压抑己久的不甘,"若我是嫡子,何至于此?"

窗外突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愉妃脸色骤变,一把拉住儿子:"住口!这话若传出去......"话音未落,宫女匆匆入内禀报:"皇上驾到!"永琪瞬间变了脸色,慌忙整理衣冠。愉妃则迅速将染血的绣布藏于袖中,跪地相迎。

乾隆踏入殿内,目光扫过永琪紧绷的脊背,微微皱眉:"听说你近日在研究西洋火器?"永琪行礼的动作顿了顿,低声道:"正是,儿臣想为大清强军略尽绵薄。"乾隆"嗯"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工部新制的火炮改良图,你拿去看看。"

永琪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喜:"谢皇阿玛!"伸手接图时,却见父亲袖口绣着的明黄五爪金龙,又想起长春宫里众人围着小燕子转的场景,指尖不由得微微发颤。乾隆似有所觉,多看了他一眼,却未多说,只道:"好好钻研,莫要荒废。"

待皇帝离开,永和宫重新陷入寂静。愉妃望着儿子反复图纸的背影,轻叹一声:"永琪,皇后娘娘膝下二子一女,承欢膝下本是常理。你若真想得圣心,唯有韬光养晦,以才学建功......"

"以才学?"永琪突然冷笑,"妹妹不过是撒撒娇,便能让皇阿玛将新贡的东珠全赏了去;我日日苦读,却连入宫请安都要提前报备!"他抓起案上的兵书狠狠摔在地上,"额娘可知,昨日我在御花园偶遇,皇阿玛正手把手教安宁骑马,那模样......"话未说完,己转身大步离去,留下满地狼藉。

愉妃望着儿子远去的方向,久久未动。殿外的雨不知何时下了起来,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清脆声响。她拾起地上的绣布,望着那朵血梅,恍惚又回到多年前——那时永琪还小,她也不是只能在永和宫对着孤灯刺绣的愉妃。

夜深了,永和宫的灯火渐次熄灭。永琪躺在榻上,望着帐顶发呆。远处隐约传来长春宫的欢笑声,混着夜枭的啼鸣,在雨夜里显得格外刺耳。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终有一日,要让皇阿玛看到,庶出之子,亦能撑起大清的万里江山。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