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燕垦春秋 > 第十九章 流民汇报

第十九章 流民汇报

三日后的紫禁城,阳光透过琉璃瓦洒在金銮殿的飞檐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小燕子一身粗布衣裳,头发随意用红绳束着,怀里抱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蹦蹦跳跳地往御书房跑去。她的裤脚还沾着安置点的泥土,可眼神里却满是藏不住的兴奋。

“皇阿玛!皇阿玛!”小燕子还未进房门,清脆的声音就己经传了进去。正在批阅奏折的乾隆抬起头,看着这个总是风风火火的女儿,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瞧瞧你,这一身脏兮兮的成何体统。”乾隆佯装生气,可眼里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皇阿玛,您先别管我!”小燕子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乾隆跟前,将包袱往桌上一放,“您快看,这是我从流民安置点带回来的!”说着,她迫不及待地解开包袱,里面是一叠厚厚的册子、几张皱巴巴的图纸,还有几片风干的野菜。

乾隆拿起一本册子,翻开后发现是密密麻麻的人名和信息,每个人的籍贯、年龄、特长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是紫薇帮我一起登记的,”小燕子在一旁解释道,“这样就能知道每个人擅长什么,安排起活儿来可方便啦!”

接着,她又拿起一张图纸,“皇阿玛您看,这是我和工匠大叔一起设计的窝棚,又结实又防风!我们还挖了排水沟,下雨的时候再也不怕水淹啦!”小燕子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而且啊,我们还分了片区,有住的地方,还有做饭的地儿,连茅房都单独建在一边呢!”

乾隆饶有兴致地听着,时不时点头,“没想到短短几天,你竟考虑得如此周全。”

“那当然!”小燕子得意地扬起下巴,又拿起几片风干的野菜,“皇阿玛,您知道吗?这些野菜可帮了大忙了!我们把野菜掺在馒头里,既能饱腹,又节省粮食。我还跟流民们学了好几种野菜的做法,等会儿就让御膳房做来尝尝,可好吃啦!”

说着说着,小燕子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皇阿玛,那些流民真的太可怜了。有的人家,一夜之间什么都没了。”她的眼睛有些,“不过您放心,我跟他们说了,有朝廷在,有皇阿玛在,大家一定能渡过难关!他们都可感动了,还说皇阿玛是大好人呢!”

乾隆伸手轻轻拍了拍小燕子的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个曾经只会闯祸的丫头,如今竟能如此心系百姓。

“对了对了!”小燕子像是想起什么,又从包袱里掏出一叠信,“皇阿玛,这些是流民们让我带给您的感谢信。他们好多人不识字,就请人代写,还有的画了画呢!”她将信一一摊开,有歪歪扭扭的字迹,也有简单却充满感情的图画:画着一家人围坐在窝棚前吃饭的,画着孩子们在空地上玩耍的,还有一幅画着一个戴着皇冠的人,旁边写着“大救星皇阿玛”。

乾隆仔细看着每一封信、每一幅画,心中感慨万千。这些质朴的文字和图画,远比任何歌功颂德的奏折都要珍贵。

“皇阿玛,”小燕子突然认真地说道,“我知道自己以前总是闯祸,让您操心。可这次看着流民们,我才真正明白,作为皇室子女,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多为百姓做事,不让您失望!”

乾隆看着眼前这个成长了的女儿,眼眶微微。他将小燕子揽入怀中,“傻丫头,你做得很好,皇阿玛很欣慰。”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父女二人身上,御书房里满是温暖与温情。这一刻,小燕子不再是那个莽撞的“还珠格格”,而是真正担起了皇室责任的清宁郡主;而乾隆,也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更是一位为女儿成长感到骄傲的父亲。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