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夜,储秀宫的琉璃瓦映着清辉。晴儿倚着雕花窗棂,望着远处公主府方向腾起的烟花,手中的团扇不自觉地停了下来。自从小燕子被封为固伦荣敏公主,整个紫禁城都像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涟漪至今未散。
"格格,荣敏公主派人送了盒桂花酥来。"丫鬟捧着描金食盒踏入内室,清甜香气顿时弥漫开来。晴儿打开盒盖,见最上层压着张小字条,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晴儿姐姐尝尝,比御膳房的好吃一百倍!"她不禁莞尔,指尖轻轻着字条,恍惚又看见小燕子在朝堂上挥舞着手帕慷慨陈词的模样。
第二日清晨,晴儿前往长春宫请安,途经御花园时,正巧遇见小燕子带着柳红在追一只雪白的兔子。公主的金线绣鞋踩过沾着露水的青石板,珍珠流苏随着跑动叮当作响。"站住!别跑!"小燕子边喊边笑,发间的东珠步摇晃得人眼花。
"荣敏公主好兴致。"晴儿含笑出声。小燕子刹住脚步,裙摆扫落了一旁芍药的花瓣,她拍着胸口笑道:"差点让这小东西跑了!晴儿姐姐,快帮我评评理,柳红非说兔子比我跑得快!"
柳红捂着嘴偷笑,晴儿却拉过小燕子的手,凝视着她明亮的眼睛:"妹妹可知,那日在乾清宫,你这番话惊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她压低声音,"那些话,我在老佛爷身边伺候多年,连想都不敢想,你却能噼里啪啦说上一大堆,生生稳住了军心。"
小燕子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当时也没多想,就是看不得柳大哥受委屈。再说了,朱元璋的故事是说书先生讲的,我不过现学现卖罢了。"她突然凑近,神秘兮兮道:"其实我腿肚子都在打颤,生怕老佛爷一生气,把我脑袋砍下来当夜就送出宫!"
晴儿被逗得首笑,取出袖中一方苏绣帕子为她擦去额角薄汗:"傻丫头,你这一闹,倒让满朝文武都记住了荣敏公主的风采。如今六部那些大臣见了你,哪个不是客客气气?"
正说着,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跑得气喘吁吁:"荣敏公主!皇上宣您即刻去御书房,说是礼部又为册封礼仪起了争执......"
小燕子无奈地耸耸肩:"得,我的桂花酥还没吃完呢!"她冲晴儿眨眨眼,"姐姐等我回来,咱们接着聊朱元璋!他当乞丐时还有那么多趣事,我能讲上三天三夜!"说罢,提着裙摆跟着太监匆匆而去,发间金步摇的脆响渐渐消散在回廊尽头。
晴儿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复杂的情绪。这个曾经在她眼中莽撞无知的丫头,如今却以雷霆之势改写了命运。想起老佛爷前日的感慨——"这丫头的胆子,倒有当年孝庄太后的风范",晴儿不禁微微颔首。或许,紫禁城沉闷己久的规矩,正需要这样鲜活的力量来打破。
御书房内,乾隆看着小燕子叉腰与礼部尚书辩论的模样,既头疼又欣慰。"公主殿下,固伦公主册封需行三跪九叩大礼......"礼部尚书话音未落,小燕子就抢白道:"我给皇阿玛行礼自然心甘情愿,可让我对着一堆木头牌位磕头,这不是折腾人吗?"她转头看向乾隆,眼底满是狡黠,"皇阿玛,您说是不是?"
乾隆咳嗽一声,掩饰嘴角的笑意:"礼部再议,一切从简。荣敏公主生性洒脱,莫要拘了她。"待众人退下,他招手让小燕子近前,语气温和:"你这丫头,如今连礼部都敢顶撞了?"
小燕子吐吐舌头:"还不是皇阿玛给的胆子!"她突然正经起来,"皇阿玛,其实那些规矩不该是用来为难人的。就像打仗一样,该变通时就得变通,不然......"她比划着,"就像把骑兵派去水战,不就成了笑话?"
乾隆怔愣片刻,继而抚掌大笑。他忽然发现,这个义女身上有着朝堂老臣们没有的灵气与通透。或许,大清的未来,正需要这样不拘一格的新气象。
此后数月,小燕子凭着首爽性子和过人胆识,竟真在朝堂站稳了脚跟。她常带着柳红微服出宫,将市井百姓的疾苦写成折子呈给乾隆;又在公主府办起"女子学堂",教平民女子读书识字。而晴儿,也时常伴在她左右,看着这位传奇公主如何在紫禁城里,书写属于自己的别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