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次元 > 除夕夜被冻死,老太重生抛子弃女 > 第98章 上门感谢,成了抢手货

第98章 上门感谢,成了抢手货

王主任仔细琢磨了下工作,街道现在有四个人,也有招新人的打算。

一开始她还真没考虑过苏美珍这个年纪,而且街道的工作繁琐归繁琐,但也是正式工,有不少领导都想办法将自家孩子塞进来。

但是老苏不一样,通过她见义勇为这件事能看得出来,她热心肠,而且街道这片都熟悉,刚才又将张红怼到哑口无言,明显是为了调解工作量身定做的。

张红胸口闷疼,仰头望着天,她想不通,苏美珍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

想到苏美珍成天往外面跑,难不成是去找了哪个神婆算命不成?

神婆?

她倒是知道一个,回头她也去算,就不信弄不倒苏美珍。

苏美珍也和郑公安说完话了,她捏了捏装着赔偿的信封,深吸一口气交给了王主任。

“王主任,我听说咱们街道有专门资助上不起学的贫困生,这钱不多,就当是我的心意。”

她本意也不是想要赔偿,这算是意外之财,与其留下,还不如做好事。

王主任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她看着信封的厚度,凭她的经验,里面至少有一百块钱。

已经走到门口的郑公安又折了回来,“你知道里面有多少钱吗?”

苏美珍摇摇头,“信封都没拆,怎么知道?”

郑公安不由地多看了苏美珍一眼,他回去就把这件事情宣传出去。

张红也愣了下,直勾勾盯着信封心痛到难以呼吸。

这可是钱!

苏美珍就是有毛病,还专门拿钱买名声。

一想到今天之后,苏美珍就会成为街道的名人,张红这心里跟针扎了一样地难受。

“就知道装相,真恶心人。”

苏美珍睨了她一眼,“我装相,但是我拿钱了,有本事你也拿钱啊?”

王主任严肃批评道:“张红同志,你也是咱们胡同的老人了,咋老胡咧咧,嘴上就不能有个把门的?苏美珍同志有着一颗善心,愿意做好事,咱们街道有不少女娃都不能上学,有了这笔钱,咱们再凑一凑,差不多能让20个女娃读到小学毕业。”

主任都帮着说话,张红闹了个脸红,却不愿意认输。

“女娃读啥书,早晚都要嫁人,王主任你可是咱们的大主任,有这样的好机会,就应该给分给咱们街道的男娃,尤其是我家小儿子,机灵的很,要不是家里面困难,我就供他继续读书了。”

苏美珍越听越不对劲,“你家小儿子?张红你脑子装的屎还没清出去啊?你小儿子都到了能下乡的年纪,我记得小学读一年级就开始留级,硬是读了三年小学一年级才升到二年级。”

随后,她看向王主任,“王主任,我将这笔钱交给街道,但是街道也要提供出名单,至少让我知道,我这钱捐给谁了。”

到时候就知道这些钱是不是真的给了需要上学的孩子。

王主任爽快答应了,“你放心,回头咱们会在街道门口的公布栏贴出名单。”

“这么热闹?我们也过来凑热闹了。”郑厂长牵着儿子,身后秘书两手都拎满了东西。

郑公安和郑厂长经过这次的拐子事情,也认识了,加上俩人都姓郑,交情更深一层。

郑公安笑着将苏美珍要捐款的事情说了出去。

郑厂长眼中闪过赞赏,“婶子有格局。”

“今天我是来上门感谢的,谢谢您救了我儿子。”

身后的秘书眼力见儿十足,也就是在厂长话音落下的瞬间,他就已经将东西递到苏美珍跟前儿。

苏美珍低头瞟了一眼,好家伙,真是大手笔!

张红不知道眼前这个领导是谁,因为啥上门感谢苏美珍,但不耽误她好奇。

她走到苏美珍身边,踮起脚看了看布袋子。

没忍住尖叫出声,“这么多东西?”

其他肉罐头就不说了,光是麦乳精就两袋,还有一台收音机。

苏美珍往回推了推,“郑厂长,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郑厂长却不这样认为,“你救了我儿子一命,这就值得。”

张红舌尖抵在上牙床,品了品郑厂长的话,心里酸得都要反酸水了。

也不知道苏美珍咋就那么好运气,虽然不知道这个郑厂长是哪个厂的厂长,看这气派就厉害,苏美珍竟然攀上这么厉害的人物,以后在大杂院岂不是要横着走了?

苏美珍本不想收,但是转念一想,对于郑厂长这样的领导,欠人情恐怕更难受。

这就好比一颗不定时炸弹悬在头顶,睡觉都不踏实。

“行,我收下了。”

郑厂长满意极了,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不用说太多话,对方就能明白这个意思。

苏美珍也没想到今天还真来了个大丰收。

王主任在一旁看了半天,没想到苏美珍跟纺织厂厂长都有交情。

她可听说纺织厂的郑厂长是从京市调过来的,家里面可有背景了。

与其招个小年轻,还不如让苏美珍来街道工作。

“老苏,听说你在罐头厂工作不愉快,不如你来咱们街道。”

郑厂长闻言看了一眼秘书。

懂领导的秘书立刻会意,沉思几秒钟,在领导耳边悄声说:“咱们现在空着的位置只有妇联干事。”

“罐头厂比较乱,领导层胡乱弄塞亲戚当工人,现在订单也不多了,前一阵机械厂的刘立伟被撤职,听说就是罐头厂一名工人参与了。”

不言而喻,郑厂长明白,眼前的苏美珍就是罐头厂去闹事的人,怪不得王主任会这样说。

与其让苏美珍去街道,也可以去纺织厂啊!

“婶子,你要是想换工作,我们纺织厂正好需要一名妇联干事,您这个年纪要经验有经验,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王主任也顾不上厂长不厂长了,气得多瞪了他两眼。

明明是她先想出来的计划,却被郑厂长掺和一脚。

“不行,要来也是先来街道,上班离家近。”

郑厂长淡淡道:“我们食品厂全省食品行业第一厂,福利待遇自然是最好的。”

王主任:“……”

拼福利待遇,她拼不过。

苏美珍也懵了,她几句话的工夫,她就变成了香饽饽。

“苏同志,好事,大好事。我先在这恭喜了!”赵有志跑进院子,就看到所有人全都盯着他。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