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威廉:帝国的崛起 > 第26章 柏林和约

第26章 柏林和约

里宾特洛甫突然拉开落地窗,柏林春天的阳光涌入,却驱散不了室内的寒意。

血债血偿的呼声透过玻璃传来,震得窗棂嗡嗡作响。

里宾特洛甫指向广场,大声说:“勋爵您听到了吗?那是8000万德国人民的声音。如果贵国不接受这些条件,拒绝签字……”

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件,封面上“对英宣战诏书”的标题用烫金字体书写:“我国皇帝陛下的宣战诏书将在一小时内送达伦敦,我们将立即对英宣战,而空军元帅冯·里希特霍芬的飞行中队,将率先轰炸伦敦的白金汉宫——就像你们当年轰炸柏林一样。”

“你们难道不怕再次战败么?”

“不,勋爵。法兰西还在陷入革命,而苏维埃还在恢复民生,美利坚经济萧条,最主要的是你们,还在土耳其战争中苦苦挣扎,无法自拔。如果我们的情报无误的话,东方的殖民地现在天天闹着独立吧?你们议会,不,你们的老百姓会允许你们在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么?”

“先生,您赢了,我在您身上看到了俾斯麦的身影……”达林顿勋爵的钢笔尖在和约文本上颤抖,墨水在美索不达米亚撤军条款下晕开一团墨迹。

他突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垂死挣扎的光芒,“总理先生,如果我国承认阿拉伯联盟独立并赔偿3000万金马克,贵国能否保证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自由?”

施特雷泽曼总理与里宾特洛甫交换了一个眼神,外长从文件堆中抽出一份地图,红笔标注的德国潜艇基地遍布波斯湾沿岸。

里宾特洛甫的袖扣点在苏伊士运河入口:“勋爵请看,我国狼群潜艇群己在此部署水雷阵列。当然……”

他话锋一转,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如果贵国愿意将亚丁湾的海军基地租借给我国99年,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开放波斯湾的石油运输通道。”

英国大使猛地站起身,橡木座椅向后翻倒,在光洁的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这是勒索!”他的咆哮被广场上突然响起的《莱茵黄金》序曲淹没。

施特雷泽曼缓缓起身,走到达林顿勋爵面前,两人的鼻尖几乎相碰。

“勒索?”总理的声音低沉而危险,“那么清国的香港呢?”

PS:无民国,为了后续统一过省。

1922年4月1日凌晨三点十七分,达林顿勋爵在《柏林和约》上签字的手剧烈颤抖,墨水在羊皮纸上晕开,如同他此刻混乱的思绪。

施特雷泽曼用银质墨水台接住滴落的墨水,仿佛在收集大英帝国的耻辱泪滴。

里宾特洛甫将签署好的和约卷成圆筒,用一枚铁十字勋章作为封印,勋章的棱角深深嵌入羊皮纸。

“勋爵。”施特雷泽曼突然递过一支雪茄,烟盒上镌刻着“为了德意志”的字样,“这是陛下最喜欢的品牌,您可以带点回去给乔治陛下或者您的同僚。”

英国大使看着雪茄盒上的铭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烟灰落在和约的火漆封印上,将帝国鹰徽的眼睛烫出焦痕。

“总理阁下。”他喘着气说,“我国政府要求在和约中加入秘密附加条款......”

“秘密条款?”里宾特洛甫打断他,从怀中掏出另一份文件,封面上“英德秘密军事协定”的标题下己经签好了威廉三世的名字。

“总理先生和我早就料到了。”外长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您是想让我们承诺不干涉贵国在埃及的利益?还是想让我们提供波斯湾的石油折扣?”

施特雷泽曼微笑着拍拍大使的肩膀,手指在他肩章上的徽章上停顿片刻,仿佛在感受金属的温度。

“勋爵,欢迎加入德意志主导的新秩序。”

《柏林和约》主要条款如下:

一、英国正式承认阿拉伯联盟独立,放弃对麦加、麦地那等圣城的宗主权,波斯湾北部油田(含今科威特、巴林海域)主权永久割让给德国

二、英国政府承认对莱茵黄金号沉没及阿尔尼姆少校殉国事件负全部责任,英国需向德国支付3000万金马克战争赔偿,分三批于1922年6月、12月及1923年6月支付

三、英国军队须在1922年5月1日前全部撤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将该地区的石油勘探权与开采权让渡给德国国家石油公司。

西、德国公海舰队有权在波斯湾永久驻军,英国军舰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北纬26度以北海域,苏伊士运河对德国商船开放,但德国潜艇部队可在运河入口部署监测设施,英国需将亚丁湾海军基地租借给德国,租期99年,年租金1马克

五、德国政府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现有利益,保证英国商船在波斯湾的自由通航权,但英国商船须悬挂德国批准的识别标志。

六、英国王室须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阿尔尼姆少校举行葬礼,由英国首相亲自致悼词,乔治五世必须出席,德国政府将派代表团参加。

秘密附加条款、英德建立非交战国盟友关系,英国需在中东事务上配合德国政策,德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统治,双方建立石油贸易特惠机制,德国向英国提供波斯湾原油的15%份额

当达林顿勋爵走出明镜大厅时,柏林的朝阳正将勃兰登堡门染成血色。

广场上的民众高呼着“德意志万岁!”,而王宫的钟楼突然敲响,报时声中夹杂着莱茵黄金号船钟的悲鸣——那是里宾特洛甫特意让人安装的,每一次敲响都在提醒英国人这个屈辱的时刻。

伦敦白金汉宫的密室里,乔治五世用银质裁纸刀打开柏林送来的和约文本,刀刃在国葬条款上停顿良久,珍珠柄上的皇家纹章反射着烛火,仿佛在流泪。

“他们竟敢要求朕为一个德国军官举行国葬?威廉这个兔崽子怎么敢的!”国王将文件摔在桌上,翡翠烟灰缸被震落在地,摔得粉碎。

威廉三世的马车碾过菩提树下大街的鹅卵石路面,车轮卷起的矢车菊花瓣落在皇帝制服的铁十字勋章上。

勋章由莱茵黄金号的锅炉钢板熔铸而成,中央镶嵌着阿尔尼姆少校的照片,玻璃镜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红光。

街道两旁的民众突然爆发出整齐的口号:“天佑陛下!天佑德意志!”

“陛下。”兴登堡元帅的金属拐杖敲击着车厢地板,发出清脆的响声,“施特雷泽曼总理急电,英国己同意从巴士拉撤军,阿拉伯联盟主席阿卜杜拉将亲自前往柏林签署德阿同盟条约。”

“告诉总理,他做的很好。”威廉三世的声音透过天鹅绒窗帘传出,“让里宾特洛甫外长邀请英国,我国海军部队将在波斯湾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与他们进行联合演习。打一棒子,给一甜枣。”

他突然掀起窗帘,举起右手向民众致意,戒指上的帝国鹰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威廉三世站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身后的背景板上,左侧是阿尔尼姆少校的巨幅肖像,右侧是波斯湾油田的全景照片。

探照灯的光束划破柏林的夜空,将皇帝的身影投射在大厦立柱上,宛如古代战神。

“德意志的子民们!”皇帝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全城,广场上数十万民众瞬间安静下来,“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阿尔尼姆少校的英灵面前,宣告一个新的时代来临!”

他举起《柏林和约》的副本,羊皮纸在灯光下泛着金光。

“英国己经承认了他们的罪行,赔偿了3000万金马克,割让了波斯湾的石油!这是阿尔尼姆少校用生命换来的胜利!”

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陛下万岁的口号震得国会大厦的窗户嗡嗡作响。

威廉三世等待欢呼声平息,继续说道:“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还有23名莱茵黄金号的船员至今下落不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陛下!”一名老兵突然冲出人群,举起失去手臂的残肢,“我愿意为您,为帝国再战!”

威廉三世走下台阶,亲自扶起老兵。

“我的勇士。”皇帝的声音充满感情,“你们的忠诚如同波斯湾的石油,永远滋养着德意志。”

广场上瞬间沸腾起来,人们高举着铁十字旗,高唱《装甲兵进行曲》。

威廉三世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冷酷的光芒。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德意志的铁蹄,将踏遍每一寸土地。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