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1月的枢密院会议上,威廉三世用银质指挥棒敲击着工业产能图表,金属棒在图表的失业率曲线上划出刺耳声响。
“37.2%的失业率,施罗德,这比1919年革命时还要高。”他的目光扫过财政部长泛白的指节,“而私营企业主们还在瑞士银行晒太阳。”
财政部长施罗德推了推眼镜:“陛下,私营钢铁厂产能己降至战前32%,他们声称......”
“声称什么?声称原料短缺?”威廉三世打断他,将克虏伯工厂的秘密报告摔在桌上,“蒂森家族的煤矿库存足够烧到1922年,却故意停产制造恐慌。”
说罢,他指向地图上的鲁尔区:“从今天起,克虏伯工厂联合工业部、财政部、商业部,成立帝国工业集团。”
工业部长冯·莫尔特克的金属义肢碰撞桌面:“陛下,这意味着国有化进程将扩大到整个重工业......”
威廉三世冷笑:“扩大?当资本家把煤矿封起来换外汇时,朕只能做他们的提款机?”
他展开帝国工业集团的章程草案,大声说:“集团将统管钢铁、煤炭、机械生产,利润的30%用于工人福利,20%投入技术研发。”
清晨的克虏伯工厂,博伦赫踩着积雪走进车间,工装裤口袋里的技术手册边角己被磨破。
“米勒师傅。”他拦住正在调试车床的老工人,“新到的铁矿砂检测过了吗?”
米勒吐掉嘴里的草根:“博伦先生,硅含量还是超标。”
说罢,他指向原料堆场:“蒂森家的矿砂,掺了一半石英石。”
博伦蹲下身,手指捻起矿砂:“告诉熔铸车间,提高炉温50度,增加脱硫剂用量。”
他突然首起身,看到威廉三世的汽车驶进厂区:“陛下怎么来了?”
威廉三世踩着铁梯爬上高炉平台,火星溅在他军大衣上:“博伦先生,听说你改良了炼钢工艺?”
“只是些小改动,陛下。现在每吨钢的脱硫成本降低12马克。”
威廉三世看着炉内翻涌的钢水:“12马克?这能让每个工人多领半公斤面包。”
他忽然提高声音:“米勒师傅,听说你带头报名了职业培训?”
米勒抹了把脸,煤灰在脸上划出白痕:“陛下,咱不能总靠力气吃饭。下个月我要学开拖拉机了!”
柏林证券交易所的穹顶下,退休教师埃尔莎·施密特攥着布包排队购买工业复兴债券。
她对售票员说:“小姐,这是我攒的300马克,给我买三年期债券。”
年轻的售票员递过单据:“施密特女士,三年后您能拿到360马克,还能优先换购国产收音机。”
旁边的钳工汉斯·贝克插话说:“我买了500马克,等钱回来了给我儿子买台自行车。”
消息传到资本家俱乐部,西门子总裁卡尔·冯·西门子将债券样张撕得粉碎:“民众疯了吗?买政府的债券?”
蒂森家族族长晃了晃威士忌杯,冷笑道:“等着吧,国有工厂生产的拖拉机连地都犁不平。英国佬说了,只要他们的债券跌破面值......"
1921年春耕时节,巴伐利亚农民约瑟夫·迈尔围着帝国工业集团的拖拉机打转。
“这个真能用三袋土豆换?”他摸着锃亮的钢板。
推销员递过使用手册:“迈尔先生,这台拖拉机一天能犁二十公顷地,还能分期付款。”
旁边的老农民彼得·施奈德插话:“该死!我去年租了台私营厂的拖拉机,光维修费就够我再买两头奶牛了。”
迈尔一拍大腿:“就它了!我儿子再也不用靠锄头吃饭了!”
与此同时,克虏伯工厂的装配线上,博伦正在检查最后一台拖拉机。
他对工人说:“记住,每颗螺丝都关系到农民的收成。”
当拖拉机驶下生产线时,他突然想起去年威廉三世的话:“钢铁要为祖国而炼。”
现在,他终于明白祖国的含义。
莱茵-鲁尔运河工地上,失业矿工海因里希·库恩扛起一袋水泥。
“弟兄们加把劲!”他带头唱起号子,“皇帝修运河哟,咱们有饭吃哟......”
年轻工人弗里茨·布劳恩接口:“运河通了船哟,面包管够哟......”
监工米勒笑着扔过香烟:“慢点唱,下午还有三车石料要卸!留点力气吧,兔崽子们。”
说完,他又压低声音:“听说下个月要发工装了,还是帝国工业集团的呢!”
1921年2月19日,运河竣工,威廉三世站在船头,看着两岸欢呼的工人。
他握住老矿工的手:“库恩师傅,这条运河能让鲁尔区的钢铁便宜40%。”
库恩擦着眼泪:“陛下,我儿子能上学了,不用跟着我挖煤了......”
埃森市的职业培训中心里,博伦正在讲解机床原理。
“注意看这个齿轮,转速比不对会导致......”
女工安娜·施密特举手:“博伦先生,这种铣床能加工钟表零件吗?”
“当然能,课后我教你怎么调整精度。”
他看着台下闪烁的眼睛,突然想起自己在剑桥留学时的课堂,那时他的同学们从不正眼看工人。
深夜的教室里,安娜还在练习绘图。
博伦递过热可可:“安娜,这么晚了还不睡?”
“我想学会这个,以后我要做女工程师。加入年初陛下成立的帝国科学院或帝国工程院是我的目标!”
博伦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想起自己的女儿:“你一定能的。”
他转身时,看到墙上威廉三世亲手写下的标语:“以知识改变命运,以技术振兴帝国。”
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上,工业部长莫尔特克将帝国工业集团的不锈钢餐具摆在展台上。
法国代表皮埃尔·洛朗撇着嘴:“德国佬又来卖劣质货了。”
莫尔特克拿起餐刀削苹果,刀锋闪过寒光:“洛朗先生,这把刀能用上十年。”
他指向旁边的测试台:“那边有盐雾试验机,您可以试试。”
美国商人约翰·戴维斯走过来说:“部长先生,这不锈钢餐具我们要5万套。”
他压低声音:“你们的比英国货便宜30%。”
消息传回柏林,施罗德挥舞着订单:“陛下,美国佬要订购拖拉机生产线!”
威廉三世看着地图上的美洲大陆:“告诉他们,用福特的汽车技术换。洛朗先生不是说我们卖劣质货吗?让他看看帝国的货品怎么占领巴黎市场,军事为政治服务,政治又为经济辅助!”
柏林夏洛滕堡区的面包店前,埃尔莎·施密特拿着债券兑换券排队。
“汉娜太太,用这张券换三个黑麦面包。”
汉娜擦着柜台,她压低声音:“施密特女士,今天的面包刚出炉,还热乎呢。听说帝国工业集团的面粉供应稳定了,以后不会再有霉面包了。”
旁边的工人卡尔插嘴道:“我老婆说,用集团的面粉烤的面包更香。这个月工资涨了20%!”
面包店的橱窗里,新到的帝国工业集团产烤面包机正在展示,旁边的海报写着:“用德国钢铁,烤幸福面包。”
埃尔莎看着橱窗里自己的倒影,发现嘴角不知何时扬起了笑容。
蒂森家族的别墅里,老族长看着破产通知书浑身发抖。
他将文件砸向壁炉:“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的煤矿怎么会......”
管家递过《帝国日报》:“老爷,有人说您勾结英国佬,举报信送到了柏林,现在工人们己经聚集,准备把煤矿交给帝国工业集团了......”
这时,门铃响起,盖世太保的上尉出示查封令:“蒂森先生,您的资产己被冻结。近卫军将奉陛下旨意代表帝国工业集团接管您的工厂,外面有辆卡车,将送您去柏林接受调查。”
与此同时,博伦正在蒂森煤矿主持交接仪式。
他对矿工们说:“弟兄们,以后这里生产的煤炭,优先供应国内电厂。”
老矿工海因里希喊道:“博伦先生,以后我们能按时领工资了吗?”
博伦展开新的薪酬方案:“不仅能按时领工资,并且可以按照陛下提出的8小时工作制来工作,还能参股分红!”
矿工们的欢呼声响彻矿区,惊飞了栖息在井架上的乌鸦。
1921年9月28日,
施罗德在枢密院展示经济图表时,手指激动得颤抖:“陛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3%,失业率降至12.7%!而帝国工业集团贡献了其中38%的增长。”
威廉三世看着地图上亮起的工业红点:“告诉各部门,用盈余资金修建100所职业学校。商业部回去起草文案,帝国工业集团如此成功,我们就要一鼓作气,接着成立国有集团公司,比如帝国粮业、帝国石油等等。对了,洛朗先生还在抱怨我们向法国倾销钢铁吗?”
工业部长莫尔特克回答:“哈哈哈,法国佬都只能开始进口我们的拖拉机了,陛下。他们的农民不相信他们本土的拖拉机!”
1921年11月11日,
威廉三世站在帝国工业集团总部大楼前,看着上下班的工人潮。
他们穿着统一的工装,胸前别着集团徽章,脸上洋溢着笑容。
施罗德递来最新报表:“陛下,马克汇率稳定在10:1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913年水平。”
威廉三世点点头,目光投向远方的勃兰登堡门:“新军校筹办的怎么样了?”
“帝国装甲学院己开始招生,帝国空军学院和帝国海军的航母、潜艇学院正在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