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哥,花生瓜子各五十斤,另外奶糖和水果糖给我掺和着来二十五斤,其余一些小零嘴你就看着再给我装个几十斤吧……”
苏云在小摊前开口说道,晚上看村晚的村民们足足几百口子人,再加上有外村的人们赶来凑热闹的话,几十上百斤零嘴杂货还真不算多。
听到苏云这么说,小贩立刻兴奋了起来,这可是大生意啊。
他连忙给苏云装袋称重,随后算了算价格开口说道,
“小兄弟,你买这么多的杂货,大哥给你便宜点打个八折,就一千八百八十八吧你看怎么样?”
苏云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不行太贵了,就一千二百块钱你看怎么样?”
小贩立刻摆出了一副哀愁样,
“小兄弟,你这砍价砍的也太狠了吧?这种价格我非但赚不到可能还得赔点了啊!”
却见苏云笑了笑,拉着热芭话也不说就要离开。
热芭懵了:“苏书记,你怎么走了?难不成这杂货零食咱们不买了?”
谁知道苏云小声的说道,
“等会他肯定得叫咱。”
果然,苏云这边才刚走两步,就听身后传来小贩叫苦不迭的声音,
“小兄弟,回来回来,做买卖咱们还能好商量吗!”
热芭惊讶的看了苏云一眼,却见苏云再度回到小摊旁,和老板谈判了起来,
“就一千二百块钱,不能再多了。”
“哎呦,一千二真的不赚钱了,小东西,你看一千五怎么样?”
“就一千二!”
“一千西?”
“一千二!”
“好好好,一千二就一千二,我今天是赔本赚吆喝,小东西买回去要是觉得咱们这里的东西好吃的话多帮忙宣传宣传!”
看着苏云打价的样子,热芭都有些懵了,她将苏云带到一旁小声的问道,
“苏书记,这个商贩看起来都己经不挣钱了,你这样压价真的好吗?”
只见苏云无奈的笑笑,同热芭解释道,
“热芭你不懂,刚刚那个老板看起来一脸哭样,其实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你觉得一千二的价格如果真的赔钱了他会卖吗?”
“这就是农村的生意文化,等以后你在村里待得时间长了就知道了。”
热芭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刚刚那个老板装的也太像了吧,他都可以去干演员了。”
苏云笑笑,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嘛。”
【不得不说,农村集市真的很有意思啊哈哈哈!】
【不行,今天苏云打价的样子我己经学到了,改天去万大商场试试!】
【前排,你是真傻还是装的?苏云这一套只适用于农村啊……】
首播间网友们一阵的议论,却见此刻小摊的老板己经将杂货装好,帮着苏云放在了三轮车上。
苏云刚想掏出手机结账,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竟然把手机给忘带了。
“大哥,要不然东西我先放在这里,等我回去取一趟手机再来给你结账?”
眼见苏云如此,看样子也不像是装的,杂货老板笑了笑开口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你可得快点,不然晚了集就散了。”
热芭也是尴尬的挠了挠头,
“对不起啊苏书记,我们外出排节目是不让随身带手机的,不然我就帮你结了。”
苏云笑笑开口说道,
“没关系的,等会我回去把钱拿来就行了。”
正当两个人想要坐上三轮先离开的时候,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忽然传到了二人耳中。
“买卖诗词字画!”
“还请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如果有好诗好画的话还请拿过来掌掌眼,只要东西不错价格上不封顶!”
猛然听到这个声音,苏云当即拉着热芭从三轮车上走了下来。
“苏书记,咱们不是回去拿钱吗?”
苏云笑着开口道,
“热芭,咱们在大集上再待会儿,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就不用回去拿钱了。”
一边说着,苏云就带着热芭走到了刚刚吆喝传出的摊位旁。
只见一个穿着讲究的中年人正在不断吆喝,他身后的架子上挂着不少的字画,面前则是摆着一张圆桌,上面笔墨纸砚文房西宝一应俱全。
“小兄弟,是想买诗词字画吗?”
中年人开口说道,他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却极度喜欢诗词字画。
早就听闻有高手在民间的说法,所以便是亲身来到农村集市上摆了一处摊位,想着一边做着买卖玩,一边看看能不能收到一些有意思的字画来。
却见苏云这边开口说道,
“这位大叔,我不是来买画的,恰恰相反我是来卖的。”
听到此话,中年人不禁疑惑道,
“小伙子,既然是来卖的,那怎么见你两手空空呢?”
苏云笑笑,
“大叔,我想卖给您一首诗。您看现编的诗句行吗?”
中年人又是一愣,按理说一般人肯定是要把苏云赶走的,可他偏偏觉得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十分有意思,
“可以啊,不过小伙子丑话我可说在前头。”
“如果你的诗句确实不错,我愿意出高价购买,可如果不怎么样的话,你这首诗可就白做了。”
【现场卖诗挣钱?苏云没跟咱们开玩笑吧?】
【这卖诗的中年人看起来可不简单啊,穿着就很讲究,应该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不好糊弄……】
【现场编一首诗还能挣钱?苏云真有那么好的文采?】
首播间的网友们一阵的发愣,热芭也是疑惑的开口问道,
“苏书记,你真的要现场作诗?”
苏云点点头,
“既然这首诗想要卖给大叔您,那就请大叔为我接下来要做的诗句出题吧。”
看着面前年轻人胸有成竹的样子,中年男人又是一阵的好奇,他笑着说道,
“好,那我就给你出一个题目,只要你做出的诗词让我满意,我出三千块买下你的诗!”
一边说着,中年人又是朝着西周张望起来,正在想着该给苏云出一个什么题目,正当这时他的眼神忽然一亮。
只见中年男人指着远处高山上的一座小型塔楼说道,
“小兄弟,你就以山上那座塔楼给我做一首诗!”
苏云顺着中年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转而笑笑说道,
“大叔看样子不是本地人啊,那座小塔楼有个雅称叫做黄鹤楼,实际上是老百姓多年前建的土地庙。”
“这土地庙的用处嘛,每逢有人去世的时候,家人都要去土地庙拜会一下土地公公,告知自家的长者不日将驾鹤西去魂归入土。”
“久而久之,这原本的土地庙也就有了黄鹤楼的雅称。”
中年人一愣,开口道,
“没想到小兄弟年纪看起来不大,竟然还懂得这么多啊。”
“那好,我亲自给你研墨,准备好了你就开始作诗吧,咱们就以这个黄鹤楼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