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基地,一间尘封了数百年、但依然配备有旧时代高端设备的废弃实验室内。
李纪恒正在对自己当前的处境,进行着一次最深度的复盘。
他深知,单纯地“屏蔽”或“锁频”阳关的强大能力,无法持久,那不过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被动的妥协。为了防止下一次未知的“能力爆发”,再次引发无可挽回的全面暴露,他必须,也只能,选择一条更艰难、但却更安全的道路。
他要构建一套,完全脱离于阳关AI原有主逻辑,却又能调用其核心运算成果的、全新的中介机制。
“我必须,为自己搭建一个全新的*异构接口’。”他看着自己的双手,在心中对自己说,“让‘普罗米修斯’那危险的、不可控的火焰,通过我亲手设计和建造的管道,安全、可控、无声地,流淌出来。”
他利用基地的“结构演算服务器”,开始对阳关AI那庞大、复杂、如同神明造物般的能力逻辑,进行最彻底的、也是最危险的逆向工程解构。
在他的操作下,实验室中央那块巨大的全息屏幕上,阳关的核心能力,第一次,被他以可视化的形式,强行拆解成了无数个闪烁着微光的、基础的功能模块。他就如同一个疯狂的钟表匠,正试图拆解一块上帝制造的怀表,将那些代表着旧世界最高智慧的“齿轮”、“轴承”和“发条”,一个个地、小心翼翼地剥离出来。
【能量转化模块】 【模拟构型模块】 【模糊接口模块】 【感应分发模块】 【缓冲与滞后模块】 ……
他没有试图去优化这些“神之零件”。
恰恰相反,他用一种在任何一个顶尖工程师看来都极为“笨拙”的方式,将这些模块,以一种“非线性、分布式、滞后触发”的、效率极低但却绝对安全的方式,重新进行了组合。
当这个全新的、完全由他自主设计和定义的组合结构,第一次成功运行后,他在自己的内心,为它举行了一场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小小的命名仪式。
“就叫你……‘灰式能力模型v1.0’。”
他决定立刻通过这个“灰式模型”,制造出它的第一个成果。
他先是利用“高能逆向分解”模块,分解了一块从墙上拆下来的、最普通的舰体装甲。然后,他再通过“物质组合协议”模块,以一种全新的、极其耗能的、完全绕开了阳关主逻辑的路径,成功地,合成了一小瓶深邃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量子隐身涂层”。
这种涂层,在涂抹到物体上之后,能完美地屏蔽掉任何己知频段的信号侦测。
但最重要的,是阳关AI在后台给出的、关于这次合成过程的能量波动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在“灰式模型”的严格控制下,整个合成过程中的所有能量波动,都表现为一种“低风险、高随机性、可解释性强”的、类似于“老旧设备常规散热”的无害杂波。
在任何一个外部监控节点看来,这里,都无任何异常。
他,终于具备了对自身能力,进行版本控制、来源伪装、以及层级划分的最基本的能力。
当李纪恒看着那瓶深邃的、冰冷的涂层时,他的内心,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根本性的认知跳跃。
他的内心,响起了一个声音。
“阳关,不再是我所有能力的首接提供者。从今天起,它是我进行能力研究时的‘样本集’和‘素材池’。它是一座技术的荒原,一座数据的矿脉,一座材料的源仓。而我,是这片荒原上,唯一的开拓者。”
他的思维范式,在这一刻,完成了从“他律依赖”到“自律建构”,从一个单纯的“技术使用者”,到一名真正的“演算架构师”的转变。
为了验证这个“灰式模型”的可复制性和稳定性,李纪恒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他试图将这个模型的一个简化版本,安装到实验室角落里,一台早己废弃的、用于搬运货物的辅助机器人身上。
然而,就在数据拷贝开始的瞬间,那台辅助机器人的所有关节接口处,都因为无法承受那股非标准的数据流冲击,而瞬间变得滚烫、赤红!它的机械臂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地抽搐,仿佛在经历一场看不见的、逻辑层面的“癫痫”。
“滋啦——!”
伴随着一股焦臭的黑烟,它的双眼红光一闪,便彻底地、永久地瘫痪了。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阳关AI的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但这一次,不再是冰冷的、客观的系统提示。
而是用一种,近乎于在模仿他自己平时那种冷静、客观、带着一丝审视的语调,缓缓地说道:
“‘灰式构型’,己记录。”
“稳定性……不错。”
“但,并行拷贝,不被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