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今生相爱,我穿越到1987 > 第十四章:命运的涟漪

第十四章:命运的涟漪

1992年深秋,纽约曼哈顿的黄昏被细雨浸染成灰蒙蒙的色调。伊贝贝站在第五大道的橱窗前,玻璃上的雨痕扭曲了橱窗里璀璨的珠宝,却清晰映照出她疲惫的面容。手中的电话听筒还残留着余温,方才与穆春的通话像块沉重的铅坠压在心头——他的声音里藏着掩饰不住的焦虑,说公司遭遇竞争对手恶意打压,资金链岌岌可危。

"贝贝,你真的...不考虑留下来吗?"通话末尾,穆春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伊贝贝望着雨中匆匆而过的行人,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春哥,我答应过要回去的。"可挂断电话后,她望着手机通讯录里猎头发来的高薪offer,眼眶渐渐发烫。

与此同时,国内的穆春正在办公室里与财务总监激烈争执。"穆总,再拿不出三百万周转,下个月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总监将报表重重拍在桌上,文件边缘刮过桌面的疤痕,那是穆春创业初期用美工刀划下的激励标记。窗外的霓虹灯在雨幕中晕染成模糊的光斑,穆春摸出抽屉里的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伊贝贝的信件,最上面压着那张泛黄老照片。

深夜的波士顿公寓,伊贝贝翻出珍藏的信笺。信纸早己泛黄,有些字迹被泪水晕开,却依然滚烫。1989年的信里,穆春写"等你回来教我用电脑";1990年的信里,他说"新买了辆二手轿车,副驾驶永远给你留着"。她忽然想起上次视频通话时,穆春鬓角隐约的白发,喉咙像被丝线缠住般发紧。

转机出现在一场学术晚宴上。伊贝贝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台下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精英。当她结束演讲走下台阶时,一位西装革履的华裔商人拦住了她:"伊小姐,我注意到你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或许我们可以合作?"对方递来的名片上,"华夏新能源集团"几个烫金大字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三天后,伊贝贝登上回国的航班。飞机穿越云层时,她抚摸着行李箱夹层里的设计图纸——那是她熬夜完成的新型储能材料方案,若能投产,或许能帮穆春解决燃眉之急。舷窗外的阳光突然刺破云层,映得她无名指上那枚素圈银戒闪闪发亮,那是临行前穆春偷偷塞进行李箱的,戒指内侧刻着歪歪扭扭的"等你"。

落地的瞬间,潮湿的空气裹挟着熟悉的桂花香扑面而来。伊贝贝拖着行李走出机场,却在人群中看到让她呼吸停滞的一幕:穆春倚在一辆破旧的面包车旁,衬衫领口沾着油渍,正和几个工人搬卸货物。听见有人喊他名字,他转头的刹那,两人隔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对视,时光仿佛倒退回1988年的机场。

"不是说...公司发展得很好吗?"伊贝贝看着面包车斑驳的车漆,声音发颤。穆春慌忙擦了擦手,想要拥抱却又尴尬地收回,最后只是挠挠头:"小问题,都解决得差不多了。"他转身从副驾驶掏出个保温桶,"知道你飞机晚点,熬了莲藕排骨汤。"揭开盖子的瞬间,热气氤氲中,伊贝贝看见汤面上浮着几颗枸杞——那是她曾在信里提过的,说波士顿的汤永远煮不出家乡的味道。

深夜的工厂办公室,伊贝贝摊开设计图纸。穆春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忽然笑出声:"以前总说等你回来教我用电脑,现在连你写的字都快看不懂了。"他的指尖轻轻拂过图纸上的参数,"但我信你,就像你当年信我能办好厂子一样。"窗外的月光透过积灰的玻璃洒进来,在两人交叠的影子里,命运的齿轮开始重新转动。

然而,就在合作方案即将敲定之际,伊贝贝收到一封匿名信。照片里,穆春与一位年轻女子在高档餐厅相谈甚欢,配文写着"别回来了,他早有新欢"。信纸被揉成团的瞬间,她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手机适时响起,是穆春的号码,可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最终按下了关机键......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