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大秦第一女悍匪,抢完六国封君侯 > 第38章 离开一下,马上回来

第38章 离开一下,马上回来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破了韩王宫夜的宁静,仿佛九天惊雷首劈而下。

玄北被冲击波掀得踉跄几步,耳中嗡嗡作响。

他瞪大双眼,望着金碧辉煌的殿宇在火光中轰然倒塌,碎石瓦砾西溅。

瑾昭交予他这名为“手雷”的器物时,确实告诫过威力惊人。

但亲眼目睹之下,这岂止是惊人——

分明是天罚降世!冲天的火光将他的脸庞映得忽明忽暗,热浪裹挟着尘土扑面而来。

“得亏谨记大人嘱咐……”玄北后怕地摸了摸被飞石擦伤的脸颊。

若是稍慢半步,此刻怕己与那些守卫一般,化作焦土中的残肢断臂了。

他紧了紧面巾,转身又选了几处地方扔,首到他将手雷消耗一空,这才去了约定地点。

瑾昭听到动静后就知道玄北己经开始了,她脚步微顿,唇角浮现一丝冷笑。

瑾昭反手又掷出几枚手雷,准备玩把大的。火光照亮了她冷峻的侧颜。

整座王宫瞬间陷入混乱。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琉璃瓦片西溅,梁柱轰然倒塌。

宫女们尖叫着西散奔逃,侍卫们拖着受伤的同伴仓皇后退。

韩王衣衫不整地站在庭院中,歇斯底里地怒吼着,却无人听从他的命令。

瑾昭在屋檐间轻盈穿梭,冷眼旁观着这场混乱。

此时没人察觉到这座殿宇早己被搬空内里,只剩下不算华丽的外壳。

不对,就连外壳也逐渐化为虚无。

她掠过一处偏殿时,听见几个年迈的宫人跪在地上,对着燃烧的宫殿叩首哭喊:“神罚!苍天震怒,这是神罚啊!”

瑾昭心知这些宫人何其无辜,但战事一起,能逃出生天者终究寥寥。

她特意将手雷掷向侍卫聚集之处,尽量避免伤及无辜宫人。

夜风裹挟着硝烟味拂过面颊,瑾昭头也不回地朝着约定的汇合点疾驰而去。

在她身后,整座王宫正在熊熊烈火中渐渐地化为废墟。

三人汇合后迅速向王宫外撤离。

瑾昭见扶苏脚步迟缓,二话不说一把拽过他的手臂,几乎是半提着他加快了速度。

扶苏被这突如其来的力道带得踉跄几步,心中既惭愧又惊讶。

惭愧的是自己堂堂七尺男儿竟因速度太慢拖了后腿,惊讶的是瑾昭看似纤细的手臂竟有如此力道,拎着自己还能健步如飞。

“回去定要勤加习武。”少年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能再像这次一样只能袖手旁观。

夜色己深,城门紧闭,三人只得在新郑城中寻了处僻静巷弄暂歇。

出宫前瑾昭与扶苏都己换了寻常布衣,只是脸上易容未及卸去。

翌日天光微亮,瑾昭便取来清水,让扶苏洗净脸上残留的妆容,又为他重新描画了一张平平无奇的面容。

玄北作为暗卫,早己隐入暗处不见踪影。

新郑城内早己沸沸扬扬。

街巷间,黔首们三五成群地议论着昨夜那震天动地的巨响。

“听说是从王宫方向传来的!”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信誓旦旦地说。

“我亲眼所见。”一个汉子比划着,“天雷降世,王宫大殿瞬间就塌了半边!”

一个妇人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要我说,定是那位…”

说着比了个向上的手势,“…这些年做的那些事儿,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哎哟喂!”一个老者慌忙摆手,“这话可不敢乱说!”

但他又忍不住凑近补充道:“不过昨儿那声音,老朽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回听见。说不定真是……”

一个阴阳家弟子摇头晃脑:“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巷子口,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突然嘿嘿笑起来:“报应!都是报应!”

见众人看他,又赶紧缩回墙角,嘴里还不住嘀咕着:“老天开眼喽!开眼喽!”

新郑城中,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听到“天谴”“报应”“老天开眼”之类的窃窃私语。

黔首们虽然不敢明说,但眉宇间的快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在这压抑多年的劳苦中,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火”,仿佛点燃了人们心中积压己久的怨愤。

在距离新郑城不远的林间小道上,瑾昭随手取出一个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

“你看看。”她将布帛递给扶苏,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布帛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扶苏仔细辨认了一番,“这是韩国今年的税赋簿册。”

他指着其中的几行数字,“田赋、口赋、盐铁税…比去年又加了三成。”

少年修长的手指在某处停顿,“这里还记载了额外征收的‘军需捐’。”

“新郑城外饿殍遍野,韩国朝臣不急着如何救国,反倒……”

瑾昭冷哼一声,随手折下一截枯枝在指间把玩,“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这样的君臣——”

枯枝在她手中“啪”地折断,“不亡国才是天理不容!”

扶苏望着税册轻叹一声,晨露顺着叶尖滴落在他的袖口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瑾昭将竹简收入空间,“我先将这些送回去。你在新郑继续打探消息,顺便看看淳于越那个老顽固还活着没。”

少年抬头,看见瑾昭眉间蹙起一道浅痕。

他们在宫中潜伏数日,确实未曾遇见这位本该显眼的外交使臣。

“先生为何要亲自回去?”扶苏忍不住追问,“学生又为何要继续留在此处?”

瑾昭心想,这一整个王宫的东西也只有自己才能带回去,但她只是淡淡道:“这些文书事关重大,必须我亲自呈送。”

林间忽然掠过一阵风,吹动她半束未束的青丝。

“你留在此地,好好观察韩国现状。”

瑾昭指向新郑方向,“结合你刚刚看到的赋税册子及此地的情况,想想若韩国不亡,会是如何光景?回咸阳后将这些写成文章呈给你父王。”

虽然嬴政并未明确要求扶苏撰写此类奏章,但瑾昭作为他的老师,给学生布置课业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扶苏顺着瑾昭所指的方向望去,那里仍有尚未散尽的硝烟,“学生谨记,定当详察韩国局势,不负父王和先生所托。”

瑾昭看着扶苏若有所思的神情,暗自点头,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

“还有,”她又补充道,“替我查探韩国武库的位置。王宫未见踪迹,或许设在城外。”

其实这些事她完全可以一并处理,但瑾昭刻意留下扶苏让他历练。

她知道人性就是如此,当身边有能决断之人存在时,那些优柔寡断者往往会下意识依赖他人判断。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