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系统在手,70年代发家致富 > 第19章 潮涌特区

第19章 潮涌特区

1979 年 1 月的珠江口弥漫着咸湿的春讯,林逸看着周玲用扳手加固的铁门,新焊的齿轮纹路与红旗大队的稻穗标志严丝合缝。赵红的公社介绍信被三十七枚公章染成通红,每道印泥里都混着小芳筛过的稻壳灰 —— 这是她们应对审查的 "乡土防伪术"。

"林厂长," 审查官的手指停在《女主创人员担保书》上,"为什么每个担保人的指印," 他对着阳光细看,"都带着细小的稻壳纤维?"

小芳突然上前半步,粗布衫下露出半截绣着齿轮的红腰带:"同志," 她的指尖划过自己掌心的老茧,"俺们红旗大队的社员,连按指印都带着田里的稻壳," 耳尖发红,"就像...... 就像稻穗离不开土地。"

李梦的特区版包装在验货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新烫的 "工农特区" 金箔下,隐约可见周玲用齿轮油绘制的密文 —— 只有社员能看懂的 "安全通行" 暗号。她腕间的上海表突然指向三点,这是与赵红约定的 "政策缓冲" 启动时间。

"Miss Li," 东南亚客商的翻译盯着包装角落,"这个齿轮稻穗标志," 他的钢笔尖划过防伪纹,"是否申请了国际商标?"

苏婉适时递上刚收到的《马德里商标注册证》,银镯子在证件封皮上敲出清脆的响:"注册范围覆盖二十七个国家," 她推了推眼镜,"包括贵公司所在的新加坡。" 文件中掉出片双穗稻标本,"而且每个国家的注册证书," 目光扫过对方骤变的脸色,"都附有红旗大队的土壤检测报告。"

赵红的自行车铃在深圳海关响起时,车把上系着的不再是红绸,而是特区管委会的金色通行证。她展开的《出口加工区准入批文》里,夹着周玲从离心机轴承上拓下的 "1978" 钢印,与特区条例的生效日期分毫不差。

"赵主任," 海关关员的目光落在批文第三页,"这里的 ' 技术核心人员 ' 名单......"

"都是红旗大队的社员," 赵红翻开附带的《工分手册》,每一页都贴着女主们在田间地头的照片,"周玲是农机厂下放知青," 指着周玲调试设备的照片,"苏婉是省师范学院的工农兵学员," 翻开苏婉在实验室的留影,"她们的政审材料," 手指划过盖满红指印的担保书,"比稻壳灰还要干净。"

周玲的金色铁皮青蛙在海关验货区突然长鸣,这是系统提示的 "危险解除" 信号。她蹲在新到货的香港产设备旁,扳手敲出的节奏与货轮底舱的齿轮转动完全同步 —— 这是她们与陈先生约定的 "技术安全" 密码。

"周工," 香港技工指着设备说明书,"这个齿轮组的润滑油......"

"用的是俺们红旗大队的棉籽油," 周玲晃了晃手中的玻璃瓶,里面的液体泛着淡淡的稻香味,"比工业润滑油多三道过滤工序," 唇角的黑痣在阳光下俏皮地颤动,"就像俺们的雪花膏," 指了指集装箱上的 "稻香" 商标,"得让齿轮也尝尝稻香。"

葡商的会议室里,林逸看着对方推来的《技术共享协议》,"核心配方" 条款下的空白处,赫然留着供销社副主任的签名摹本。他忽然想起系统的 "情感共振" 终极技能,目光扫过赵红手中的《集体技术宪章》、李梦设计的特区防伪包装、苏婉的国际检测报告、周玲的设备溯源记录、小芳带来的社员联名信。

"抱歉," 他的手指停在 "专利许可" 字样上,抽出夹着稻壳灰标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根据中国法律," 标本在灯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光,"农业技术的核心," 目光扫过窗外的深圳建设工地,"永远扎根在农民的手心里。"

当第一盏特区的霓虹灯亮起时,周玲在设备暗格发现了新的威胁 —— 半片带编号的齿轮,与省革委会保密科的窃听器完全吻合。她的金色铁皮青蛙发出短促的警报,这是系统提示的 "终极陷阱" 信号。

赵红的电报机在此时收到匿名信,信封里的照片上,供销社副主任正与东南亚客商密谈,背景是省革委会的保密文件柜。她的镜片上蒙着层白霜,突然想起王处长被带走前说的话:"特区的路,是用公章和扳手一起铺出来的。"

苏婉的国际专利证书再次被退回,这次多了张字条,用稻壳灰写着 "技术间谍己潜入",落款是个扭曲的齿轮图案 —— 与她们的防伪标记截然相反。

1979 年春节的前一天,五位女主在深圳出口加工区的奠基仪式上站成一排:周玲握着特区管委会颁发的 "技术先锋" 奖牌,李梦抱着新设计的 "粤港澳合作" 版包装,苏婉揣着改良后的稻壳灰提取专利,小芳拎着装满棉桃的特区纪念礼盒,赵红的目光落在远处正在建设的国贸大厦工地上。

系统界面弹出最终提示:【检测到核心任务 "商业帝国" 进度提升至 98%;警告:检测到保守派与外商勾结,计划在广交会期间窃取核心技术】

当供销社副主任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特区海关,当他手中的 "技术复核令" 露出 "紧急召回" 的标题,林逸忽然听见系统的机械音带着破茧的喜悦:"宿主,潮头的伫立从不是孤军奋战 —— 赵红的公章是盾,周玲的扳手是剑,苏婉的试管是眼,李梦的锦缎是甲,小芳的棉桃是粮。"

珠江水面,第一艘挂着 "粤港合作" 牌照的货轮鸣笛启航,惊起的水鸟掠过滩涂时,带起的风里还飘着淡淡的稻香。那些藏在特区公章里的信任、刻在齿轮组上的岁月、绣在防伪纹中的智慧,能否在即将到来的广交会风暴中,守护住这艘承载着工农希望的航船?而赵红悄悄交给陈先生的、封存在稻壳灰中的 "终极技术密匙",究竟会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还是会引来更隐蔽的致命一击?当周玲的金色铁皮青蛙第三次发出长鸣,林逸忽然看见,1979 年的第一朵浪花,正带着改革开放的温度,拍打着珠江口的潮岸。

(第十九章 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