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山村)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被树林环绕的小村子。铁头、老三跟小鹃便是在这里长大。
村子东头有条河溪,对面是另一个村子,叫做傍水村,老九的家人住在那里。
“铁头,我们到了!”老九看着前方河溪上的石桥,备感亲切的说着。
“哈哈!老实说,许久未归我还蛮想我妹妹的。”铁头抱胸笑着说。
“你妹妹是指铁锤吗?就说,谁家姑娘会起这种名字啊?你究竟是怎么当人家哥哥的?”想了想铁头妹妹那温柔可爱的模样,老九一时没忍住抱怨道。
铁头摸摸光头,解释说:“爹娘走的早,加之我就是个粗人,能给妹妹起个名字就不错了!你少在那里挑三拣西,哈哈~!”
“那么好的一个姑娘,哪怕你叫她小柔都行啊!就你,天生野熊一头。”老九摇了摇头。
铁头眨眨眼,目光炯炯有神的反问:“野熊咋地了?你小子瞧不起野熊吗?”
“算了!等下我们首接过桥,先把美娇姐准备的东西给那些人家送去,然后我再过桥回家。”老九懒得跟他一般计较。
“我没意见的!可是,小鹃家怎么办?话说在前头,我绝对不去哈!”
老九嫌弃的白了他,说:“瞧你那点出息!我自己去总可以了吧?”
“那行。”
两人谈拢后,老九便驱车过桥来到赶山村。
分别拜访了几户人家,货车刚好经过铁头老家的院子。
老九瞥了眼那篱笆小院,有抹倩影好似正在菜园里忙碌。
“到你家了,那你就先回去。剩下几户我自己去送。”
“那感情好!但,你不想进去坐会儿吗?”铁头跳下马车问。
老九摇头,“等完事后我再来不迟。”
看着他驾车离去后,铁头将自己媳妇准备的布袋扛在肩头,走到家门外喊道:“妹妹,我回来了!”
“哥?!你真的回来了!“院内,扎着头巾的姑娘闻声抬头,看见五大三粗的铁头站在外面,心中顿时一喜,丢掉锄头便冲了出去。
这边,老九赶着货车来到村西头的大柳树前,小鹃老家就在这里。
几个孩童正在绕着大树追逐嬉戏。
“仔细想想,老西一个人过活也挺难的,毕竟……”老九想了想,取下慧慧做的包子以及美娇姐特地准备的衣物,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
“老西!老西你在家吗?”
“赶紧滚!若是下回再到村子里来,当心我敲断你们的狗腿!”
伴随着几声惨叫,老九看到有三个男子被人从屋里撵了出来。
这几人一路抱头鼠窜,灰溜溜的从老九身边逃掉。只是走在最后那刀疤脸,出门前回头恶狠狠的瞪了一眼。
“怎么回事啊……”老九不认识这些人,更不知道他们因何而来。
“老九?”樵夫打扮的独眼壮年男子出了屋子,手里却拿着一把铁锹。
他见到老九,脸上尽是意外。
“这些人究竟怎么回事啊?”老九指指那些人问。
“你问他们?这些蠢货是过来买树的,来了好多回,我实在烦的不行,所以这回将人打跑了。”老西走过来解释。
老九眉头一皱,强调说:“买树?不论如何,你家后山那些树可是不能卖的!”
“不用担心!假如他们真有胆子再来,到时我就让他们竖着走进门,横着爬出去。”老西嗤鼻放狠话。
“……”这番话老九丝毫不会怀疑,反正之前老西就这般做过。
“你啊,还是悠着点吧!上回为了救你出大牢,小鹃可是把嫁妆都搭进去了。”随意规劝了两句,他便将带来的东西一并递出,“拿着!这袋包子是小慧做的;还有这些衣物,是美娇姐在成衣铺买给你的。”
“她们干嘛要为我费心啊?我过得挺好的其实。”老西显得有几分激动,但尽力克制着。
他接过东西又说,“对了,只有你一个回来吗?”
老九拍拍对方肩头,“就你,快别跟我装了!连做饭洗衣服都不会,也好意思说自己过得不错?这次,其实我是跟铁头一块儿回来的。不过呢,他愣是不肯过来见你了。”
“不来就不来,我不怪他。但是既然你肯来,那就进屋陪我喝一杯,我们好好聊聊。”老西将手搭在老九右肩,与他一同走进屋子。
后者不由得一蹙眉,问:“进屋聊……你那狗窝一样的屋子还能进人吗?”
老西一听,扯着嘴角笑道:“翠儿,快些出来招呼客人!”
“来了来了!”一个挂着围裙的姑娘很快应声而来。
“哎呦!”见到老西家中居然藏着一位水灵灵的大姑娘,老九顿时一愣。
他随即瞅瞅老西,说:“可以啊老西!短短一个月不见,居然连媳妇儿都有了?!”
“胡说什么呢?翠儿是司徒府的侍女,是萍儿拜托她前来照顾我的。”老西当即给了老九一拳,沉着脸解释说。
老九移开前者的拳头调侃:“难保人家翠儿不会这么想……”
翠儿噗嗤一乐,说:“真不愧是老九,一肚子的花花肠子。事实上,老西压根就没把我看在眼里。”
“嗯?我说翠儿,你当真就这么想嫁人不成?我倒是不介意给你当回媒人。”老西可不吃这套,果断反击。
“你要是敢娶,那我就敢嫁。如何?”翠儿毫不退让的回敬。
一旁的老九想了想,心说:“这二人,非常可疑啊!”
村外,被老西轰出家门的几人怨气冲天的来到桥边。
其中一人说:“怎么办?如果我们仍旧空手而归,施先生怕是不会轻饶我们。”
脸上有疤的人“呸”了一口,没好气的接话:“反正我们这回不能白来一趟。既然他不识好歹,那就给他点颜色瞧瞧。”
“你打算怎么做?”
“如此……这般……”
“主意不错。那么到时我给你们把风好了。”第三个人表态。
“就这么说定了!时间尚早,接下来我们先去准备准备。”脸上有疤的人说。
三个人讨论结束首接过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