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小于平凡的一生 > 第88章 水上乐园

第88章 水上乐园

九十八:造浪池里的方解石泡沫与滑梯上的石英砂光轨

八月的北京被蝉鸣煮得滚烫,中央地质大学的岩矿实验室里,空调外机嗡嗡响着。林夏正在给方解石晶簇拍照,忽然听见小于的声音:"水上乐园的早鸟票抢到了!"他挥着手机,屏幕上跳出两张印着波浪图案的电子票,背包拉链上还挂着去年十渡漂流捡的石英砂钥匙扣。

"水上乐园?"林夏首起身,指尖的方解石粉末掉在载玻片上。小于推了推眼镜,镜片映出窗外摇曳的合欢花枝:"查过资料,园区的造浪池用的是循环水系统,"他从帆布包里掏出防水笔记本,"还标注了各滑梯的倾斜角度——大喇叭滑道28度,和野三坡的岩层倾角接近。"

准备出行的周末,林夏在衣柜前翻找泳衣。小于发来消息:"根据水质报告,池水pH值7.2,适合穿浅蓝色泳衣,"附带的图片里,他用软件模拟了不同颜色在水下的光学效果,泳衣领口处标注着"石英晶体解理面反光角度"。她笑着回复:"要不要在泳帽上缝块十渡的河沙贴片?"

出发前夜,林夏试穿新买的浅蓝色连体泳衣。小于突然发来CAD图纸:"根据你的身材数据,调整了泳帽的松紧带长度,"图纸上的泳帽在虚拟水波中呈现出完美的流线型,"帽檐弧度参照了热河泉边捡到的河蚌壳,减少水阻的同时能卡住石英砂贴片。"她对着镜子戴上泳帽,浅蓝色的布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极了十渡拒马河的晴空。

去水上乐园的当天清晨,林夏在玄关换鞋。小于抱着个防水桶走进来,里面是用3D打印做的微型地质锤浮板:"用EVA泡沫打印的,浮力系数1.8,"他往桶里倒了些透明液体,"这是荧光剂稀释液,晚上造浪池开灯时,泼在水面能模拟萤石的荧光效应。"林夏看着浮板上镶嵌的黄铁矿碎屑,想起他昨晚在实验室调试防水LED灯的背影。

园区门口的验票机滴的一声响。林夏跟着小于走进更衣室,忽然听见他背包里传来轻响——是装着石英砂的小玻璃瓶在晃荡。她换好泳衣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忽然看见镜中映出的自己:浅蓝色的泳衣衬得皮肤像水洗过的方解石,发间别着的石英砂发卡正闪着细碎的光。

走出更衣室时,阳光正照在造浪池的水面上。林夏远远看见小于站在遮阳伞下,手里攥着防水地质罗盘,看见她时,眼镜片在阳光下闪过惊讶的光:"林姐姐像块浸在水里的海蓝宝石,"他下意识把罗盘藏到身后,耳尖发红,"比十渡浅滩里的石英晶簇还透亮。"

第一站是大喇叭滑道。林夏坐在浮圈里往下滑,忽然听见小于在后面喊:"注意看滑道壁的水流纹路!"她侧头看,透明的塑料壁上,水流划出的弧线像极了野三坡页岩里的波痕化石。滑道尽头的水池溅起巨大的水花,小于举着防水相机拍照,镜头里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像极了萤石的干涉色。

玩累了坐在岸边休息时,小于突然指着水面上的泡沫:"这气泡首径2-5mm,像岩浆岩里的气孔构造,"他掏出防水放大镜,"和我们在承德采集的玄武岩样本气泡率一致。"林夏接过放大镜,看见阳光透过气泡,在池底投下微型的地质年代图谱。旁边的小朋友泼来一捧水,水珠落在她泳衣上,晕染出的形状像热液矿床的矿化带。

中午在园区餐厅吃汉堡时,小于忽然指着面包上的芝麻:"这分布密度像极了我们在热河泉边看到的化石孢子,"他用番茄酱在餐盘上画出野三坡的地质剖面图,"生菜叶的脉络和片麻岩的节理走向一致。"林夏笑着递过薯条:"加点'赤铁矿粉末'番茄酱,口感更像火山岩夹层——不过这次是油炸风味的。"

下午去玩漂流河时,林夏租了个透明的充气泳圈。小于划着地质锤浮板跟在旁边,忽然指着泳圈壁上的纹路:"这环形条纹像树木的年轮,也像我们在十渡测量过的石灰岩地层,"他用手指沿着纹路划圈,"每圈间隔3mm,和奥陶纪灰岩的沉积速率差不多。"水流推着他们漂过假山,假山上的人工溶洞让林夏想起野三坡的钟乳石,在阳光下闪着方解石的光泽。

造浪池的夜场开始时,灯光把水面染成蓝紫色。小于掏出防水桶里的荧光剂,轻轻泼在水面上——浅蓝色的光点随着波浪起伏,像极了决赛夜裙摆上的萤石荧光。"看!"他指着自己的浮板,黄铁矿碎屑在紫外线下闪着金光,"像地下千米的硫化物矿脉被点亮了。"林夏踩着水转圈,泳衣的裙摆泛起涟漪,在灯光下像片展开的月光石晶体。

忽然有巨大的浪头涌来,林夏尖叫着抓住小于的浮板。他下意识伸手扶住她的腰,指尖触到泳衣上的石英砂贴片:"这贴片在水里的折射率变了,"他凑近看,水珠在砂粒间滚动,"像极了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包裹体流体。"浪头退去时,林夏看见他眼镜片上沾着水珠,像极了实验室里没擦干净的载玻片。

玩到园区关门时,己是深夜。林夏在更衣室换下泳衣,忽然发现内衬沾着些细小的石英砂——应该是小于偷偷缝在里面的。她笑着把砂粒倒进随身携带的小玻璃瓶,忽然听见隔壁更衣室传来小于的歌声,他正唱着自编的水上地质歌谣,歌词里混着造浪池的水声、滑梯的尖叫,还有那句"林姐姐像海蓝宝石一样亮"。

走出园区时,北京的夏夜缀满星辰。小于帮林夏拿着防水桶,桶里的荧光剂还在微微发亮。"你看天上的银河,"林夏指着星空,"像不像放大了无数倍的石英砂结构?"小于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紫外线手电筒,往她手臂上照了照:"看!你沾到的荧光剂还在发光,像极了十渡漂流时遇见的萤火虫。"

路过园区门口的纪念品店时,林夏看见橱窗里的海螺摆件。"这螺旋纹路,"小于指着玻璃上的倒影,"和菊石化石的缝合线一模一样,"他推了推眼镜,耳尖又开始发红,"不过没林姐姐在造浪池里转圈圈时好看,裙摆像月光石在水里漾开。"林夏踢起脚边的小石子,石子蹦进路边的水洼,溅起的水花像极了滑道尽头的水晶灯。

回到地质大学附近的小区时,己是凌晨。林夏在玄关换下湿哒哒的拖鞋,忽然看见小于的防水桶里掉出张便签。"泳衣反光率=池水浊度×灯光波长,"他的字迹被海水晕染,旁边画着穿蓝泳衣的简笔画,裙摆处标注着"十渡河蚌壳弧度"。她笑着把便签夹进《水文地质学》课本,书页间还夹着水上乐园的门票和漂流河捡到的塑料海星。

第二天清晨,林夏去阳台收衣服,看见小于蹲在显微镜前。"在分析昨晚收集的池水样本,"他指着载玻片,"里面有微量的方解石粉末,和十渡的石灰岩成分一致,"显微镜的灯光映着他眼下的青黑,"还在你泳衣里发现了更多石英砂,应该是从浮板上掉下来的。"

早餐时,母亲端上蓝莓松饼。小于突然指着松饼上的气孔:"这像我们在承德看到的玄武岩气孔构造,"他掏出手机翻出造浪池的照片,泳衣的褶皱和松饼的气孔果然有些相似。林夏笑着递过蜂蜜:"加点'赤铁矿粉末',口感更像火山岩夹层——不过这次是甜点风味的。"

上午整理背包时,林夏在泳衣口袋里发现个防水盒。打开看,是条新的海蓝宝石手链,每颗珠子都嵌着细小的石英砂。盒子里的卡片上写着:"海蓝宝石代表海洋,石英砂象征大地,就像林姐姐在水里的样子。"她握着冰凉的珠子,忽然听见客厅传来小于的歌声,他正对着地质锤浮板唱道:"造浪池的泡沫是方解石的呼吸,滑梯的光轨是石英砂的记忆......"

窗外的阳光透过纱窗照在茶几上,昨晚带回的池水样本在试管里闪烁。林夏忽然觉得,这场水上乐园之旅像块被流水打磨的鹅卵石——原本以为只是消暑的寻常游玩,却被小于用地质锤般的细心,敲出了藏在水花里的璀璨纹理。而那些沾在泳衣上的石英砂、夹在课本里的便签,还有归途上关于海蓝宝石星球的幻想,都成了比任何纪念品都更珍贵的地质记录,在他们共同的青春标本盒里,闪着而明亮的光。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