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小于平凡的一生 > 第83章 体验生活

第83章 体验生活

九十三:月光下的废品站与攒起来的山河梦

九月的北京被秋老虎裹挟,中央地质大学的银杏叶刚染上金边,林夏抱着《矿床学》课本路过实验楼,忽然看见小于蹲在垃圾桶旁,手里举着个变形的铝罐。"这氧化膜颜色像斑铜矿!"他用地质锤轻轻敲击罐底,金属回声在午后的校园里格外清亮。

林夏走过去时,小于正把铝罐放进帆布包里,包底己经躺着几个饮料瓶和硬纸盒。"上周在十渡捡到的片麻岩切片该镶镜框了,"他抹了把额角的汗,眼镜片在阳光下映出宿舍楼的影子,"听说废品站收铝罐的钱够买亚克力板。"

三天后的傍晚,两人抱着纸箱路过家属区。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林夏忽然停下脚步:"你看那个纸箱,像不像我们在避暑山庄见过的方解石晶簇?"小于凑近一看,破损的瓦楞纸上果然沾着白色结晶,他掏出pH试纸蘸了蘸:"弱碱性,可能是水泥渗出的碳酸钙。"

他们在小区门口的废品站停下时,晚霞正给秤台镀上金边。收废品的王大爷戴着老花镜,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着:"铝罐0.5元/个,纸箱0.8元/公斤"。小于把铝罐倒在红塑料盆里,叮叮当当的碰撞声让林夏想起十渡漂流时橡皮艇划过鹅卵石的声响。

"这个铝罐氧化层有蓝绿色晕斑。"小于拿起个可乐罐,指着罐底的纹路,"像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斑铜矿标本。"王大爷眯起眼:"小伙子懂行啊,这罐能多给一毛钱。"林夏蹲在纸箱堆里分拣,忽然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是本被水泡过的《矿物图鉴》,封面的石英晶体图案己经模糊。

秤完重量时,王大爷递来皱巴巴的五元纸币:"一共五块二,凑整给五块。"小于把钱小心夹进防水笔记本,纸页间还夹着十渡漂流的门票 stub 和避暑山庄的纪念章包装纸。"再攒三次就能买地质标本专用标签纸了。"他笑着晃了晃笔记本,硬币在夹层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回家的路上,林夏看见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投在梧桐树上,忽然想起避暑山庄夜游时古松筛下的月光。"你说这些废品会不会也去过很远的地方?"她踢着脚边的塑料瓶,瓶子滚过路面的裂缝,像极了十渡河面上漂走的落叶。

小于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个磨花的玻璃瓶:"上周在操场捡到的,瓶底有海砂残留。"他对着路灯举起瓶子,细沙在光线下闪烁,"可能是从海边寄来的漂流瓶。"林夏接过瓶子,想起拒马河捡到的那张纸条,突然指着前方废品站的霓虹灯:"我们把攒的钱叫'山河基金'怎么样?"

周三下午没课,两人在实验室整理标本。林夏给十渡的片麻岩贴标签时,小于突然举起个矿泉水瓶:"看!瓶壁上的气泡排列像不像岩浆岩的气孔构造。"他拿出地质罗盘测量气泡倾角,铜质指针在实验台灯光下微微颤动。

傍晚去废品站的路上,他们在自行车棚捡到个破损的快递箱。"这纸板夹层有云母片!"小于用地质锤撬开粘合处,果然露出几片银色薄片,"应该是造纸原料里的矿物杂质。"林夏把云母片小心收进标本盒,想起避暑山庄博物馆里的花岗岩标本。

这次废品站的黑板上写着"铝罐涨价到0.6元"。王大爷看见他们就笑:"今天收了批旧书,有本地理杂志挺新的。"小于蹲在书堆里翻出本2010年的《中国国家地理》,封面是磐锤峰的照片,他指着图片对林夏说:"你看这断层线,和我们画的山庄地质图一模一样。"

称重时,纸箱里的云母片标本盒发出轻响。王大爷探头看了眼:"你们大学生捡破烂还挺讲究。"小于把卖废品的八块钱放进笔记本,夹在避暑山庄门票和十渡漂流的船票之间:"这是我们的山河基金,以后要拿去看真的名山大川。"

周五晚上,两人在宿舍楼下分拣废品。林夏忽然举起个变形的铁盒:"这像不像我们在冰碛石上看到的擦痕?"铁盒表面果然有平行的划痕,小于掏出磁强计测量:"有微弱磁性,可能是赤铁矿成分。"他们把铁盒放进"特殊标本"纸箱,旁边是装着铝罐拉环的玻璃罐——拉环摞起来像极了地层剖面模型。

月底汇总时,防水笔记本里己经攒了三十七块六毛钱。小于在扉页画了收支表:"铝罐18.6元,纸箱16元,特殊标本3元。"林夏指着表格笑:"再攒三个月,够买去野三坡的火车票了。"窗外的月光洒在笔记本上,那些硬币的反光像极了避暑山庄湖面上的星子。

秋分那天,他们在实验楼后捡到个完整的玻璃标本瓶。"正好装十渡的河沙。"小于擦着瓶身,突然发现瓶底刻着细小的字母,"像是某种矿物代号。"他掏出紫外线手电筒一照,瓶底立刻显出淡绿色荧光,宛如十渡漂流时遇见的夜光藻徽章。

废品站的王大爷最近总给他们留"好东西":带矿物结晶的瓷砖碎片、夹着石英砂的旧相框、印着地质剖面图的过期挂历。"隔壁理工大的学生都扔这些,"大爷把一叠旧杂志递给小于,"这本地质学报里有磐锤峰的论文。"

深秋的某个傍晚,两人抱着纸箱路过银杏林。金黄的叶子落在废品上,林夏忽然想起避暑山庄的古松:"你说这些废品会不会记得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小于停下脚步,从纸箱里拿出个缠着红绳的酒瓶:"这个瓶身有海水侵蚀的痕迹,应该来自海边。"

他们在废品站卖掉最后一批纸箱时,黑板上的铝罐价格又涨了。王大爷数出十二块钱:"今天收了个旧地球仪,底座是大理石的。"小于把地球仪抱在怀里,磨损的北半球上,十渡和避暑山庄的位置刚好被手指覆盖。

回家的路上,林夏看见月光把废品站的铁皮屋顶照得发亮,忽然想起十渡漂流时的河面:"我们的山河基金够买两张去野三坡的车票了。"小于打开笔记本,三十七块六毛钱旁又多了十二块,硬币在纸页间碰撞,像极了拒马河的浪花声。

走到小区门口时,林夏突然指着垃圾桶旁的纸箱:"看!那个像不像我们在热河泉边捡到的方解石脉?"纸箱侧面果然有白色条纹,小于掏出地质锤轻敲:"是石膏结晶,可能和地下水活动有关。"他们把纸箱拆开叠好,月光下,瓦楞纸的纹路像极了避暑山庄的青砖。

各自回家前,小于从背包里掏出个布袋子:"王大爷送的,说是以前地质队的旧物。"林夏打开看见个铜质罗盘,表盘上刻着"1976"和模糊的山脉图案。"下次去野三坡能用。"他笑着把罗盘放进"山河基金"的铁盒,盒子里还有十渡的河沙、避暑山庄的火山岩碎屑,以及三十七块六毛钱的硬币。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废品站的铁门声。林夏抱着铁盒上楼时,听见硬币在里面轻轻碰撞,像大地在低语,又像青春在歌唱。她知道,这些被时光打磨的废品,终将变成通往山河的门票——就像地质锤敲开的每块岩石,就像纪念章背面的那句"大地的日记",更像身边这个人,用废品和微笑,在她青春里写下的,关于星辰与远方的,温柔注脚。

当林夏把铁盒放进抽屉时,月光正透过窗户照在上面。铁盒旁,十渡的片麻岩和避暑山庄的安山岩静静躺着,而新捡到的石膏纸箱,正像一本摊开的地质书,等待着下一次山河之旅的书写。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