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小于平凡的一生 > 第79章 学校露营活动

第79章 学校露营活动

八十九:山野篝火与星空私语

十月的北京褪去了夏末的燥热,秋风裹着银杏叶的金黄掠过中央地质大学校园。林夏趴在"地质科考协会"的招新海报前,指尖划过"京郊地质露营研学"的字样,身后突然响起熟悉的脚步声。

"又在研究新地图?"小于晃了晃手里的报名表,纸页边缘画着歪歪扭扭的帐篷图案,"这次露营有定向越野和岩石标本采集,要不要组队?"他背包上的夜光藻标本随着动作轻轻摇晃,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林夏眼睛一亮,从帆布包里掏出《中国沙漠地理图鉴》,书页间滑落一张沙漠露营时的合影。照片里,两人戴着防风面罩,身后是被月光镀银的鸣沙山。"正好试试新买的地质罗盘!"她翻出背包侧袋里的黄铜罗盘,指针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报名截止那天,林夏在社团群里看到两人被分在同一组。群文件里的露营清单列得密密麻麻:防潮垫、便携式烧烤架、地质锤、标本夹......她对着清单逐条核对装备,忽然收到小于的消息:"带点沙漠带回来的沙棘干?烤棉花糖时撒上肯定好吃。"

活动当天清晨,林夏背着塞满装备的登山包在校门口等候。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小于就抱着折叠帐篷出现了,冲锋衣口袋里露出半截手绘的地形图。"我标注了附近的页岩层和石英脉。"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校车驶过盘山公路时,林夏望着窗外层林尽染的秋色。山间晨雾缭绕,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像极了地质图谱里的等高线。小于突然递来热可可,铝罐外壁凝结的水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天气预报说傍晚有霜降,待会儿搭帐篷得选背风坡。"他翻出手机里的卫星云图,指尖划过屏幕上的云系走向。

抵达露营地时己近中午。群山环抱的山谷里,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岸边铺满形态各异的鹅卵石。林夏蹲下身子,捡起一块表面布满气孔的玄武岩:"看!这是岩浆快速冷却形成的气孔构造。"她将石头放进标本袋,抬头看见小于正在研究营地旁的断层崖。

"这里有明显的层理错位。"小于用地质锤轻轻敲击岩壁,碎屑簌簌落下,"应该是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正断层。"他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下岩层走向,阳光穿过他微卷的发梢,在笔记本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两人领取帐篷后,开始搭建营地。林夏负责铺防潮垫,小于则熟练地组装帐篷支架。当帆布帐篷在秋风中稳稳立起时,林夏突然指着帐篷顶部笑出声:"像不像沙漠里我们用沙堆的城堡?"她掏出手机,将帐篷与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框进镜头,取景框里,蓝天、帐篷与秋色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户外画卷。

临近傍晚,营地渐渐热闹起来。林夏和小于在溪边清洗食材,不锈钢盆里装着新鲜的蘑菇、玉米和腌制好的肉串。"帮我把沙棘干碾碎。"林夏递给小于一个密封袋,看着他专注地用勺子碾压果干的模样,忽然想起沙漠里一起做饭的场景。那时他们用篝火烤馕,沙粒在火光中闪烁,就像此刻溪水里跳跃的夕阳。

烧烤架升起袅袅炊烟时,暮色己悄然降临。林夏将裹着锡纸的红薯埋进炭火,火星溅起又熄灭,在夜色中划出细小的抛物线。小于转动着肉串,金黄的油滴进炭火,发出滋滋的声响。"尝尝这个!"他递来撒满沙棘碎的棉花糖,焦糖色的糖壳裹着酸甜的果粒,在舌尖绽开奇妙的滋味。

周围的营友陆续点亮了露营灯,彩色的光晕在树林间流转。林夏打开便携式投影仪,将沙漠之行的照片投映在帐篷上。画面里,鸣沙山的月光与眼前的篝火交相辉映,引得路过的同学驻足赞叹。小于则架起录音设备,收录溪水潺潺、柴火噼啪,还有远处传来的虫鸣。

夜深后,霜降如约而至。林夏裹紧冲锋衣,跟着小于爬上营地旁的小山坡。星空下,两人用地质罗盘辨认方位,银河横跨天际,就像沙漠里见过的那般璀璨。"你看!"小于突然指向天空,一道流星划过猎户座腰带,拖着明亮的尾迹坠入山坳。林夏下意识抓住他的手臂,温热的触感透过布料传来,让这个深秋的夜晚不再寒冷。

返程时,林夏的背包里装满了采集的岩石标本,笔记本上记满了新的地质观察记录。校车发动的瞬间,她望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营地,忽然想起出发前小于说的话——"每次露营都是一场与大地的对话"。此刻,她终于明白,那些篝火旁的欢笑、星空下的探索,还有并肩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为他们的地质之旅写下新的注脚。

当校车驶入市区,路灯的光晕与星光交织。林夏和小于隔着过道对视,眼中闪烁着同样的光芒。明天,他们又将带着山野的气息与新的发现,走进教室,继续探索地球深处的奥秘。而这段露营时光,就像篝火中跃动的火焰,永远温暖着他们的青春记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