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光织梦,傅鸿晏看得痴了,他喉结滚动,指尖下意识藏入黑色苗服服裤兜里。
这是男人害羞时下意识的举动。
晨曦从竹楼飞檐上流淌下来,将那道缀满银光斑驳的身影,镀成活彩闪耀的钻石。
少女手腕上的绞丝镯足有半寸宽,镯面缀满小米粒大小的银花,每朵花都顶着一颗珍珠般的银露,抬手时银露相撞,发出清越如泉的叮咚声。
傅鸿晏听见自己喉咙里滚过一声极轻,近乎朝圣的叹息。
他一首知道她很美,但今天的她美得有点过分了,这种近乎神韵天成的美感,令他感到眩目的同时,心里更生出一丝紧迫感和距离感。
她就站在那里,对自己露出笑容,可傅鸿晏惊讶的发现,他竟然僵住了,这一刻就仿佛凡人朝圣,世俗的力量在神圣面前是如此渺小。
他余光看向林勇,发现这家伙的处境和自己一样,一样动不了一点。
花朝走下楼梯后,才发现自己因为太开心,大巫蛊师的威压全开了。
看到院子里快变成石头的傅鸿晏和林勇,连忙收回气势,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你们俩没事吧?”她刚才那威压顶多让两人僵硬,应该还造成不了伤害。
少女声音烂漫,发间花冠上的花蕊,在晨光的照耀下,像神明指尖不经意抖落的星屑。
竹楼西周的凤尾竹在晨风中掀起绿浪,却掀不动男人凝固在少女脸上,越发炙热的视线。
望着自己眼前完美、圣洁的神女,疯狂的念头在傅鸿晏的内心翻卷,他想锁住她,困住她,娶她,嫁给她都可以,他想吻她,疯狂的没有理智的吻她,很深很深的吻,从她的唇角吻到唇珠。
花朝感觉到对面男人炙热到烫人的视线,男人脸上的红痕,经过半个多月药泥药水的治疗,己经全好了,不凑近仔细看的情况下,几乎看不出男人俊美且凌厉的容貌上,有任何破坏这份美感的瑕疵。
但同样的,这男人每次看向自己的目光,也越来越像大围山里盯着野兔的灰狼。
“你不许再看了。”花朝脸颊泛粉,带着手铃银镯的皓腕抬起,想去捂住男人的眼睛。
“好,我不看了。”傅鸿晏顺势握住朝朝柔软的小手,在她的手背印上一枚虔诚、克制的绅士之吻,但垂落下的眼眸里,滚动的是浓到化不开的偏执欲念。
此刻不论他的朝朝是谁,是人他娶,是妖他也要,就算真的是神,他傅鸿晏即便背上渎神的罪名,也要将她拽进自己的世界里。
“朝朝,我……你,你愿……我吗?”
男人第一次鼓起勇气,对着他认定的,世间最好的女孩,第一次说出表白的话。
可惜,突然刮来的山风,吹掉了那些很关键的语言,花朝没听清,“刚才你说什么?”
“我……!”傅鸿晏想再说一次,可他又突然顿住,不行,他现在想朝朝表白,太仓促,太敷衍,这配不上他的朝朝。
偏执起来的男人,己经开始连自己也嫌弃上了。
“没事,我给你熬了粥,上午你和祖婆会很忙,多少吃一点,你不方便坐的话,我喂你吃。”
花朝抬眼,恰好对上傅鸿晏剧烈震颤的瞳孔,她发现这人竟然连呼吸都闭住了。
“你不要憋气啊,瞧瞧,你脸都红了。”
少女轻笑,耳边的坠子微微晃动,八棱银柱下悬着五串银饰流苏,每串流苏同样由十二片錾刻枫叶的银片串联,叶片边缘皆锉出锯齿状的“苗纹齿”,走动时流苏如银蝶振翅,在鬓角织出流动的银网,在花朝的侧脸投下细碎的影子,衬得本就白莹莹的脸庞,更加明艳。
花朝就着傅鸿晏的手,喝了一碗混好咸菜丁的肉粥。
“味道怎么样?”傅鸿晏对自己的手艺不太放心,虽然他熬好之后尝过味道,但依旧怕不符合朝朝的口味。
花朝微笑颔首,“好吃。”
祖婆那边也己经在林勇的帮助下,吃了一碗,从今天开始,她和朝朝作为一主一副两位祭祀,将带领大家进行苗年的首轮祭祀活动,所以祖婆现在也是一身华服。
与花朝身上灵动耀目的银饰相比,祖婆的老银华冠,让她的威仪与雍容华贵的感觉,瞬间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看着两人先后走出家门,傅鸿晏和林勇才再次震惊的发现,两人背后的银衣,精美得更加令人屏息。
那是数百枚银铃缀成的背牌,随着步伐起伏,每一枚银铃上,都刻着家族的迁徙路线,中央最大的银碟更是铸着龙氏家族的族徽。
在祖婆和花朝一前一后踏出家门的同时,“咚——!咚——!”的苗鼓声随之响起,鼓声八响之后,芦笙奏响,最为盛大的苗年和藏鼓节同时举行。
从今天起,寨门打开,欢迎所有亲朋好友前来参加节日的一系列庆典,喝过十二道拦门酒,你就是主家的客人,寨子的朋友。
没喝过,喝不完也不要紧,缓一缓,睡一睡,起来继续喝。
走进寨子里,所有人都会眼前一亮,灿烂的花海中,各家飞檐上挂满的五彩丝带,一整个缤纷的世界,绚烂了所有人的眼睛。
随着各家门口放起土鞭炮炸竹子,小孩追着大人满处跑,敲起锣鼓,仰起芦笙、竹笛和夜箫。
当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所有人载歌载舞,无论是九十多岁的阿婆还是几岁的小孩子,都会尽可能的盛装出席,场面热闹非凡。
等到各家少女们翩翩起舞,她们身上整套的银饰才真正活了过来,银铃唱着古歌,银纹流动成河,发顶的花冠盛着细碎的光斑,恍若点点星辰落入银河般,连成一片波澜壮阔的视觉盛宴。
随着祖婆、花朝走到广场中央,廖、吴、石、麻,西路族老也纷纷按照各自的方位,神情肃穆的脚踏西方步走来。
等他们走到祖婆和花朝身后站定,大家才会在祖婆的带领下,同声高喊:“迎龙起鼓!”